
上海會計2001.9
公司治理結構與會計信息質量
楊興全
隨著我國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的建立和完善,不論是宏觀調控還是微觀管理,會計信息都處于十分重要的地位和起著十分重要的作用。然而,上市公司嚴重的會計信息質量問題,已成為困擾我國經濟改革與發展的難擔。造成企業會計信息失其的原因有很多方面,我們認為其深層原因在于我國企業缺乏完善、健全的公司治理結構。
一、公司治理結構與財務會計的關系
公司治理結構,狹義地講是指有關公司董事會的功能。結構、股東的權力等方面的制度安排,廣義地講是指公司控制權和剩余索取權分配的一整套法律、文化和制度性安排。凡此,都決定公司的目標,誰在什么狀態下實施控制,如何控制,風險和收益如何在不同企業成員之間分配等這樣一些問題。財務會計作為一個信息系統,在這套制度安排中扮演信息提供者的重要角色。公司治理結構由內部監控機制和外部監控機制組成。內部監控機制是由股東大會、董事會和經理組成的一個三級結構。外部監控機制是指一般股東、資本市場、經理市場、產品市場等外部力量對企業行為的監督。財務會計與公司治理結構之間的關系是系統與環境的關系,系統要與環境相適應、相協調,這樣才能有助于會計目標的實現。在一個治理完善的企業中,會計運作必然良好,它為相關利益主體提供可抵、相關的有用信息。反之,那些提供虛假會計信息的企業一般缺乏有效的公司治理結構。因此,公司治理結構在很大程度上會影響會計信息質量,從而影響財務會計目標的實現程度。
二、我國現有公司治理結構對會計信息質量的影響
1.現有公司治理結構導致嚴重的內部人控制現象。我國上市公司的股權結構的突出特點是:國家股、法人股股份所占比重過大且股權高度集中,社會公眾股比重小而且股權非常分散。國有股雖然擁有絕對和相對的控股地位,但國有股股東的代表,國有資產投資管理部門,并不是國有資本的真正所有者,相對于國有資本的立正所有者(國家全體人民)而言,他們是代理人。這些代理人在目標函數方面與江正的所有者不一致或至少不完全一致。同時,國有資產投資管理部門作為國有資產的代理人,在實際上行使了公司的最終控制權,但卻沒有相應的收入權。所以,他們本身缺乏監督上市公司經理的足夠動力。小股東雖然名義上也擁有股東監督權,但由于社會公眾股比重過小,而且分出,小股東除了“用腳投票”以外,對上市公司的經理基本上缺乏監督的辦法。此外,上市公司國家股和法人股又高度集中,流通股比重較小,即使潛在投資者能將市場上某公司的股票全部買進,也不能取得該公司的控制權,無論二級市場上股票如何換手也無法對經理人員構成威脅。這種股權結構很難避免內部人控制,不利于形成有效的公司治理。
在公司治理結構中,董事會擁有任免、監督、獎懲公司經理的權力。所以,從理論上講,董事會應該在監任經理方面發揮重要作用。然而,我國很多上市公司總經理本身就是董事長,或雖非董事長,也是董事會重要成員。這樣我國上市公司的股東大會、董事會不能真正起到對公司經理的控制作用,公司內部人控制現象十分嚴重。上市公司的內部人控制與股權的集中情況高度相關,并且隨著股權的集中,內部人控制顯出增大的趨勢。
由于在現有體制下,缺乏客觀評價經理人員的市場機制,很多經理人員仍由政府任命,還沒有形成一個競爭性的經理人市場,潛在的競爭者對現任經理的威脅較小,使得上市公司經理所面臨的約束徒具形式。上市公司內部人控制現象的出現導致公司經理操縱利潤、侵蝕公司外部投資者的合法利益,公司對外提供的會計信息不能真實反映公司的財務狀況。
2.現有的公司治理結構使審計缺乏根本的獨立性。上市公司的審計中存在委托人、被審計人與審計機構三者之間的特殊委托代理關系。被審計人即為上市公司,其主要表現為公司經營管理層,它是替委托人即股東經營管理公司資產的代理人,而審計機構則是管委托人鑒征公司經營管理層的代理人。而我國由于國有股占絕對控股地位的股權結構,國有資本主體的構建還不健全和內部人控制現象的嚴重存在,上市公司審計的實際委托人為上市公司的經營管理層,即由公司經營管理層聘請審計機構審計、監督經營管理者自己的行為,這必然使審計機構難以保持其公正執業的最根本的條件——獨立性,審計機構在同行業務競爭中讓步、遷就上市公司,此類現象并不鮮見。
綜上分析,我國上市公司治理結構上的缺陷不僅導致了內部人控制現象的出現,而且造成上市公司與審計機構之間的監督與制約關系失衡,使審計機構喪失獨立住。在我國這樣的公司治理結構之下,上市公司會計造假、會計信息失大不可避免。因此,導致我國上市公司會計信息失真的根本原因在于現行的公司治理結構。要徹底解決上市公司會計信息失真,必須從制度入手,不斷完善公司治理結構,建立真正的現代企業制度。
三、提高會計信息質量的幾點建議
1.逐步使上市公司的國家股、法人股上市場流通。現行的國家股、法人股和社會公眾股的劃分及國家股、法人股不能上市流通的規定,是我國經濟體制改革一定階段的產物,不宜長期停留于這一狀況。在保證國家對國有企業實施控制的前提下,讓國家股、法人股上市流通,有利于完善所有者控制權,促進上市公司治理結構“用手投票”和“用腳投票”機制的真正形成,激勵企業創新,強化公司約束;還能夠促進我國股市由“投機市”轉向“投資市”,有利于企業結構。產業結構調整,有利于國家宏觀調控,從而促進資源的合理流動與配置。
2.加強上市公司董事會的力量,改善其人員構成。在公司治理結構中,董事會是關鍵,它聯接所有者和經營者兩方的利益,同時防止所有者的干預,監控經營者的行為。而董事會功能有效發揮的關鍵在于董事會人員的構成。可借鑒西方企業在公司董事會中設外部獨立董事的作法,并規定外部獨立董事的一定比例,同時,董事會下設若干專業委員會,如執行委員會、財務委員會、任免委員會、經營委員會等,提高董事會專業化水平,以便有效發揮董事會的作用。
3.制訂有效的經理激勵機制。我國上市公司治理結構的缺陷導致經理人員的“敗德行為”和內部人控制現象普遍存在。要改變這種現狀,制訂符合我國國情的經理激勵機制就顯得尤為重要。目前,我國大部分上市公司激勵手段實行的是年薪制。由于經理人員的年薪是與公司的本期和上期業績掛鉤的,與公司的未來關系不大,公司價值的變動與經理人員的當前收入幾乎不存在相關性,上市公司經理就會產生短期行為。以持股或股票期權為形式的激勵方式通常能有效地激勵經理致力于提高公司的長遠績效,通過使公司經理持股或擁有股票期權,使經理人員在某種程度上成為企業的所有者,以便減低代理人成本和平衡代理人與所有者的利益,使代理人的收益依賴于公司的市場價值而非帳面收益,代理人就會注重長遠利益而非短期行為。這樣,代理人員與所有者的利益趨于一致,就會有效遏制代理人的道德風險。然而,只有在公司股價能夠基本反映公司長遠績效的情況下,這種形式才有可能有效地發揮激勵作用,要做到這一點,還有賴于股票市場的發展和完善。目前,我國的資本市場剛剛起步,還不健全,股價高低由多種因素決定,并不能準確反映公司經營業績,股價與公司業績的相關系數很小。所以,持股或股票期權還不能作為上市公司經理的主要激勵方式,而應與公司經理人員的基礎年薪、效益薪金、補充養老金等方式混合使用。
4.加強代理人行為的市場約束機制。市場約束包括產品市場約束、資本市場約束、兼并市場約束和經理人市場約束等等。這些外部市場存在激烈的競爭,給代理人員以很大的壓力。公司若經營不善,則產品市場上的份額就會下滑;資本市場上公司股價下跌;如公司舉債過多,公司籌資會發生困難,在兼并市場上還可能被其他公司接管兼并;而經理市場則更是提供了一個成本較低廉的對代理人的約束機制。如果企業經營效果不好,就可能成為兼并的目標公司,其結果是代理人員被解職或被驅出經理市場。即使沒有激勵合同,出于聲譽效應,代理人也會積極工作,因為這樣做可以改進自己在經理市場上的聲譽,從而提高未來的收入。這就是法瑪(Fama,1980年)提出的“代理人市場——聲譽模型”。但市場約束力度是以各類市場的發育程度為前提,市場越是不成熟,越是缺損,它對代理人的約束就起無力。目前我國產品市場還有待完善,資本市場和兼并市場剛剛起步,經理人市場幾乎還不存在。所以,我國應進一步完善市場,加強資本市場、兼并市場和代理人市場的培育,以利于激勵機制效用的有效發揮。
(作者單位:石河子大學經貿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