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本文通過對國內134家制造企業問卷進行分析,試圖展示不同地區、規模、產權結構以及行業的中國制造企業成本信息應用的現狀,從而以了解我國制造企業成本管理的現狀。
首先,作者對134份有效問卷按地區、規模、產權、行業劃分子樣本。具體來看,以地區作為子樣本時,樣本企業所在地被劃分為東南部沿海地區、東北部地區、中西部地區;以規模作為子樣本時,樣本企業以雇員人數和銷售額為依據被劃分為小規模企業、中等規模企業、較大規模企業、特大規模企業;以產權結構作為子樣本時,樣本企業被進一步分為上市公司、外資企業、民營企業和國有企業;以企業所處行業作為子樣本時,樣本企業被劃分為傳統行業和高科技行業。
接著,作者分別從企業競爭形式、企業所在市場競爭主要表現方面、企業戰略的重點、成本信息在企業的使用情況和與三年前相比企業現在的成本信息使用情況等五個方面對樣本企業的競爭戰略和成本管理狀況進行了研究和分析,并得出結論:在競爭形式方面,我國制造業所面臨的競爭較為激烈,競爭對手的實力都比較強,但是企業都有一定的抵抗能力,對于現存的壓力還是能夠應付的;在市場競爭主要表現方面,我國的制造業企業的市場競爭重點主要集中在價格成本和質量技術上;在企業戰略重點方面,大多數企業仍然采用成本領先戰略,對創新和人才的引進和培養不夠重視;在成本信息在企業的使用情況方面,在我國制造業中,成本信息使用頻率遠遠沒有達到常規性,有些地方對成本信息的使用甚至未能達到經常性。
最后,作者指出,在我國最近三年制造業的各個管理領域都增加了成本信息的使用。
(李成林整理自《上海立信會計學院學報》2008年第2期,作者:林慧苗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