服務熱線
400 180 8892
各省轄市、濟源示范區、航空港區財政部門、衛生健康部門,南陽市中醫藥發展局,省衛生健康委預算管理醫院,各縣(市)財政局:
現將《財政部 國家衛生健康委 國家醫保局 國家中醫藥局關于印發<關于進一步加強公立醫院內部控制建設的指導意見>的通知》(財會〔2023〕31號)轉發給你們。同時為扎實推動全省各級公立醫院進一步加強內部控制建設,充分發揮內部控制在防范風險隱患、提升服務效能、推動高質量發展等方面的作用,結合我省實際,補充提出以下要求,請一并貫徹執行。
一、健全內部控制工作機制。全省各級公立醫院要修訂完善內部控制相關制度規定,明確醫院黨委主要負責人是單位整體內部控制建設與實施的第一責任人,黨政領導班子其他成員是分管領域內部控制建設與實施的負責人,內部控制工作納入黨政領導班子年度履職清單。要建立健全內部控制領導小組或內部控制委員會工作機制,由主要負責人任組長,每年至少召開一次專題會議研究內部控制建設問題;醫院綜合職能部門應作為內部控制建設的牽頭部門,指定內部審計部門或其他相關部門作為內部控制監督評價部門,牽頭部門和監督評價部門不能為同一部門。要明確醫院內部各部門是本部門內部控制建設和實施的責任主體,部門負責人對本部門的內部控制建設和實施的有效性負責。
二、完善重點業務內部控制措施。全省各級公立醫院要對人、財、物、技等核心資源,醫、教、研、防等核心業務持續建立健全防控措施,持續優化預算、收支、采購、資產、基建、債務、合同等主要經濟活動的控制管理,著力完善診療、醫保基金、教育項目經費、醫聯體、生物安全等重點業務內部控制體系,逐業務逐環節明確職責權限、業務規范、運營流程,加大對重大項目、關鍵環節、重點崗位的防控力度,確保醫院內部控制覆蓋各項經濟活動及相關業務活動,貫穿決策、執行、監督全過程,確保內部控制有效發揮作用。
三、開展內部控制風險評估。全省各級公立醫院要建立健全風險評估機制,全面、系統、客觀地識別和分析本單位經濟活動及相關業務活動存在的風險,確定相應的風險承受度及風險應對策略。要重點對涉及資金規模較大、廉政風險較高、業務模式較新、影響可持續發展等事項開展風險評估,著力將風險監測對象由事后向事前延伸、由表內向表外延伸。要每年至少組織開展一次風險評估,形成書面風險評估報告,有條件的醫院可聘請具有勝任能力的第三方機構開展風險評估工作。請省衛生健康委預算管理醫院將2024年風險評估報告于9月30日前報省衛生健康委,以后年度風險評估報告納入相應年度內部控制報告進行報送,并作為重點審核內容之一。
四、做好內部控制評價和監督。全省各級公立醫院要建立健全內部控制評價辦法,定期對內部控制建設與實施情況進行評價,醫院內部審計部門要將內部控制建立與運行情況納入內部審計范圍,內部控制監督評價部門每年要按要求組織開展內部控制評價監督工作,建立“建、用、評”閉環管理的內部控制管理機制。要建立紀檢審計監督檢查發現問題復盤評估機制,充分利用紀檢監察監督、巡視監督、審計監督、財政監督等監督成果,與單位內部控制形成監督合力,對存在的風險隱患漏洞及時研究制定有效措施,確保內部控制健全完善并有效發揮作用。各級財政和衛生健康部門要加強對醫院內部控制建設和實施情況監督檢查,對發現的問題和薄弱環節,要立即督促醫院進行整改,推動醫院從“立規矩”到“見成效”轉變,確保到2025年底各醫院均建立健全權責清晰、制衡有力、運行有效、監督到位的內部控制體系。
五、推動內部控制聯系點建設。為積極總結公立醫院內部控制典型經驗做法,充分發揮示范引領帶動作用,2024年暫先選擇鄭州、洛陽市級三級甲等醫院作為內部控制工作聯系點,以后視情況逐步擴大范圍,指導督促其健全內部工作機構,明確工作目標,落實各項任務和措施,探索內部控制建設實現路徑和方法,積累典型經驗做法,推動全省各級公立醫院內部控制建設水平持續提升。省財政廳、省衛生健康委將定期組織專家對聯系點內部控制建設情況進行評估指導,對表現突出的醫院將予以通報表揚,其有關做法及成效可優先納入全省管理會計優秀案例庫,相應案例成果可作為高級會計師資格評審相應業績成果予以參考認定。
附件:財政部 國家衛生健康委 國家醫保局 國家中醫藥局關于印發《關于進一步加強公立醫院內部控制建設的指導意見》的通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