服務熱線
400 180 8892
【案例分析三】 (15分)
甲公司是一家從事特種橡膠制品研發生產銷售與服務的大型集團企業,其產品主要用于航天
汽車工程機械電器等領域,2022年末甲公司組織相關部門及下屬子公司召開全集團投融資
業務專題會,有關內容摘錄如下:
(1)融資與增長管理。公司面臨較大的償債壓力,近5年資產負債率均高于70%,并呈現 逐年升高趨勢,遠超同行業55%~60%的平均資產負債率水平。由于行業發展前景良好,財務
建議在控制負債規模的前提下,采取如下措施提高公司的可持續增長率:
①放寬針對客戶的商業信用條件,加大商業折扣力度,擴大市場占有率;
②引入新的戰略投資者;
③依靠數字化轉型實施智能化綜合管理,減少資金占用,加速資產周轉;
④通過租賃方式租入大型設備。
(2)項目投資。為提高航天業橡膠產品的市場份額,用戶們通過市場調研提出 AB 兩個項目 投資方案,兩個方案均與年初一次性投入并建成,所構建資產使用年限均為5年,經測算, 項目A 初始投資需10億元,內含報酬率 IRR 為27 .2%,凈現值NPV 為1.2億元。項目B 初
始投資需4億元,內含報酬率 IRR 為33 .6%,凈現值NPV 為0 .4億元。
(3)產業投資基金。為搶抓新能源汽車行業發展機遇,提升公司在新能源汽車領域的市場 競爭力,拓展業務規模,甲公司擬出資2億元與乙投資管理有限公司(簡稱乙公司),及其 他合格投資者共同出資設立產業投資基金,基金名稱為XYZ 股份投資合伙企業(有限合伙), 存續期為5年,由乙公司擔任基金管理人,該基金計劃投資一家由丁公司控股的新材料電池 企業,要求被投資企業在投資第三年達到10億元以上營業收入,如未達到要求則丁公司需 按每股20元價格回購全部股權。目前被投資企業年營業收入6億元,行業平均增長率20%,
有關人員提出如下觀點:
①投資部張某認為公司作為產業投資基金的發起方負責出資對合伙企業債務承擔無限連帶
責任;
②資產管理部李某認為在設立初期公司應予以公司及其他合格投資者,確定資金管理費用與
業績獎勵,定期召開會議由公司獨立負責合伙企業的經營管理;
③財務部孫某認為投資合約中股權賠付條款的設計有利于公司控制投資風險。
(4)產融結合。為加強集團財務公司在集團內各業務發展的支持,提高資金利用率與風險
管理水平,部分參會人員提出如下建議:
①財務公司需進一步精化管理同業拆借業務,提升短期資金的使用效率,財務公司繼續為集
團公司成員單位提供融資擔保;
②增強成員單位的融資能力;
③集團成員單位的外部供應商大額采購時經常面臨資金壓力,財務公司可為其提供貸款服
務,鞏固與供應商的長期合作關系;
④公司海外業務規模逐漸擴大,為增強公司匯率風險管理能力,財務公司需向董事會申請并
經批準后立即開展套期保值類衍生產品交易服務。
假定不考慮其他因素。
要求:
(1)根據資料(1)逐項指出①至④措施是否恰當,如不恰當,說明理由。
【參考答案】措施①不恰當。
理由:加大商業折扣力度,銷售凈利潤降低,根據公式“銷售凈利率×(1一股利支付率) ×(1+負債/權益)/[資產占銷售百分比一銷售凈利率×(1一股利支付率)×(1+負債/
權益)]"分子變小,分母變大,可持續增長率降低。
措施②不恰當。
理由:引入新的戰略投資者,會使債務/權益比例變小,根據公式“銷售凈利率×(1一股利 支付率)×(1+負債/權益)/[資產占銷售百分比一銷售凈利率×(1一股利支付率)×(1
+負債/權益)]"分子變小,分母變大,可持續增長率降低。
措施③恰當。
措施④恰當。
(2)根據資料(2),若項目A、 項 目B 為互斥項目,指出應選擇哪個項目,并說明理由。
【參考答案】選擇 A 項目
理由:采用擴大投資規模法, A 項目的凈現值為1.2億元,同樣規模下, B 項目的凈現值為
0 .4×10/4=1(億元),1 .2億元大于1億元,選擇A 項目。
(3)根據資料(3),指出甲公司發起設立的產業投資基金采取的組織形式;針對有關人員
的觀點,逐項說明是否恰當,如不恰當,說明理由。
【參考答案】有限合伙制。
①投資部張某的觀點不恰當。
理由:有限合伙人以其出資額為限,承擔連帶責任。
②資產管理部李某的觀點不恰當。
理由:普通合伙人具備獨立的經營管理權利。
③ 財務部孫某觀點恰當。
(4)根據資料(4),逐項指出針對財務公司未來發展的①至④建議是否恰當,如不恰當,
說明理由。
【參考答案】①建議不恰當。
理由:財務公司需要通過申請從事同業拆借,且不提供融資擔保。
②建議恰當。
③建議不恰當。
理由:財務公司服務對象被嚴格限定在企業集團內部成員單位。
④ 建議不恰當。
理由:需要向中國銀行保險監督管理委員會申請從事套期保值類衍生產品交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