尤物视频网站,精品国产第一国产综合精品,国产乱码精品一区二区三区中文,欧美人与zoxxxx视频

免費咨詢電話:400 180 8892

您的購物車還沒有商品,再去逛逛吧~

提示

已將 1 件商品添加到購物車

去購物車結算>>  繼續購物

您現在的位置是: 首頁 > 免費論文 > 醫院財務管理論文 > 引入全成本核算概念的醫院大型醫療設備效益分析及管理實踐

引入全成本核算概念的醫院大型醫療設備效益分析及管理實踐

 第一部分目錄
第一部分目錄 I
第二部分內容摘要 III
第三部分案例正文 1
一、 背景描述 1
(一) 南京市高淳人醫院簡介 1
(二) 大型醫療設備管理現狀及存在的主要問題 2
(三) 對大型醫療設備進行全成本管理的必要性 3
二、 總體設計 4
(一) 大型醫療設備實施全成本管理的目標 4
(二) 大型醫療設備全成本管理過程設計 6
三、 應用過程 14
(一) 實施組織架構基本情況和人員 15
(二) 大型醫療設備事前可行性分析 15
(三) 大型醫療設備事中全成本核算與控制 20
(四) 大型醫療設備事后全成本分析與考核 25
(五) 大型醫療設備全成本管理存在問題及解決方法 28
四、 取得成效 29
(一) 大型醫療設備實施全成本管理后財務數據及指標對比 29
(二) 其他成效 31
五、 經驗總結 33
(一)全成本核算大型醫療設備的基本應用條件 33
(二) 全成本核算大型醫療設備成功應用的關鍵因素 34
(三) 全成本核算大型醫療設備應用效果的思考 35
(四) 全成本核算大型醫療設備的優缺點 35
(五) 全成本核算大型醫療設備的建議 36
(六) 對推廣應用全成本核算大型醫療設備的建議 37
第四部分附錄 38
一、 公立醫院大型醫療設備相關概念界定 38
(一) 公立醫院大型醫療設備的概念 38
(二) 公立醫院大型醫療設備的分類 38
二、 成本核算與控制相關理論與方法 39
(一) 全成本管理相關概念 39
(二) 目標成本管理理論 40
(三) 帕累托分析法 42
(四) 本量利分析相關理論 42
三、 事前可行性分析表單 44
(一) 預算項目申報書 44
(二) 可行性研究報告 46
(三) 項目評審報告 52
第五部分 聲 明 56
第二部分內容摘要
近年來,大型醫療設備已成為各級醫療機構提供醫療服務 的重要物質基礎。隨著科技的不斷進步和醫療水平的不斷提升, 各級醫院均引進越來越多的大型先進醫療設備。這些設備成為 醫院開展醫、教、研工作的主要保障,也是現代化醫院的重要 標志。作為醫院固定資產的重要組成部分,一方面,大型醫療 設備在診療和教研活動中具有極其重要的作用,其采購成本在 設備采購總成本中所占比重較大;另一方面,對大型醫療設備 的成本進行有效控制是降低醫院運營成本、提升醫院運營效率 的重要舉措。目前大部分醫院全成本核算已做到院級與科室兩 級核算,但是,大型醫療設備成本核算時并未做到單臺設備全 成本核算,效益分析時僅從直接成本角度出發,未對其進行全 成本核算。
針對大型醫療設備相關成本分析信息不精確,成本核算內 容規定不統一,成本分攤方式粗獷等相關問題,南京市髙淳人 民醫院按照對大型設備全成本進行預測、計劃、分解、控制、 核算、分析和考核的流程,構建了事前、事中、事后大型醫療 設備全成本管理體系,運用全成本核算管理會計工具,通過對 大型醫療設備事前可行性論證、事中成本核算和控制、事后成 本控制效果評價三個方面的分析,較好的解決了過去大型醫療 設備成本管理的隨意、粗獷以及核算內容方法不統一帶來的誤 導決策、成本過髙等問題,取得了設備效益和使用效率提髙、 人力成本比重降低、投資回收期縮短以及醫院管理更為精細化 的有效成果。
本文從髙淳人民醫院大型醫療設備管理現狀角度出發,正 文案例從五個方面介紹了大型醫療設備全成本管理的方法及應 用,首先對南京市髙淳人民醫院的概況和大型醫療設備進行了 描述,指出了本院未實現全成本管理前存在問題,并闡述了大 型醫療設備全成本管理的必要性,強調了開展大型醫療設備全 成本管理的重要性。第二個方面總結了大型醫療設備實施全成 本管理的目標,并抓住大型醫療設備全生命周期管理體系中的 關鍵從事前可行性分析、事中成本核算和控制、事后成本控制 效果評價三方面進行大型設備全成本管理的過程設計。第三方 面為具體案例的實施應用過程分析,從事前可行性分析、事中 成本核算和控制、事后成本控制效果評價對整個過程進行細致 評析。發現該過程中存在的問題,提出相關解決方案。第四方 面是通過相關財務指標的對比對大型醫療設備全成本管理實施 前后取得成效的分析。第五方面為經驗的總結,在事前可行性 分析、事中成本核算和控制、事后成本控制效果評價三階段分 別總結出相應的管理經驗,提出該管理方法的優點與缺點,旨 在為各公立醫院做出相關案例指導,對醫院今后設備的引進、 合理使用及經濟效益分析提供幫助,具有較好的示范推廣價值。
第三部分案例正文
一、背景描述
(一)南京市高淳人醫院簡介
南京市髙淳人民醫院系南京市衛健委所屬三級綜合醫院。
始建于1936年,經過八十余年的艱苦創業,目前已成為本地區 規模最大、功能齊全、優勢突出,集醫療、教學、科研、急救、 預防保健、康復于一體的綜合性三級醫院。醫院現有職工1567 人,其中髙級職稱209人。2019年底醫院完全搬遷至髙淳區古 柏經濟開發區,總占地面積9.4萬平方米,總建筑面積15.6 萬平方米。醫院核定床位1020張,共開設26個標準病區,5 個醫技科室,32個臨床專科,其中婦產科、急診科、重癥醫學 科、神經內科、神經外科、眼科、病理科、醫學影像科(超聲)、 腫瘤科、耳鼻咽喉科、普外科、麻醉科、檢驗科、醫學影像科
(放射)、心內科、消化內科、骨科、泌尿外科、腎內科、消化 內科、感染科21個專科被評為南京市重點專科。
2016年成為南京鼓樓醫院髙淳分院并加入南京鼓樓醫院 集團,是南京兒童醫院技術合作醫院,南京市口腔醫院髙淳分 部,江蘇建康職業學院、揚州大學醫學院附屬醫院,南京醫科 大學、江蘇大學教學醫院。
截止2019年12月31日,髙淳人民醫院擁有單價50萬元 以上(含50萬元)大型醫療設備76臺,賬面原值1.70億元,占 醫院醫療設備總額50%,主要分布于放射科、B超室、內鏡中心、 檢驗科、手術室、體檢中心等科室。無甲類大型醫用設備,乙 類大型醫用設備3臺(醫用直線加速器_Clinical ix 1臺, CT_Revolution 256 1臺,3. 0TMRI 1臺)。仍在折舊期內大型 醫療設備45臺(套)本案例選取CT_Revolution 256作為主 要對象。
(二)大型醫療設備管理現狀及存在的主要問題
髙淳人民醫院于2003年進行科室成本核算,2014年底上 線全成本核算系統,2019年全面上線醫院綜合運營管理系統 (HERP)和資產管理系統。截止2019年12月31日醫院大型醫 療設備使用狀況匯總見表1. 1所示。
表1.1醫院大型醫療設備使用狀況匯總表
使用狀況 臺數(臺) 原值(萬元) 凈值(萬元)
在用設備 72 16594. 98 5546.85
待用設備 0 0 0
停用設備 2 235. 8 0
報廢待處理設備 2 132. 5 0
合計 76 16963.28 5546.85
髙淳人民醫院大型醫療設備管理主要存在下列問題:
1、大型醫療設備收入成本存在大量手工數據,計算單臺設 備成本時僅計入直接成本,未分攤間接成本,全成本計算并不 完整,各項效益分析及本量利分析并不準確,并不能為領導決 策提供精準信息。
2、 大型醫療設備單機成本核算的內容、范圍、規則沒有統 一的規定,設備成本分攤較粗獷,無法做到精細化管理。
3、 部分設備預估工作量與實際工作量相去甚遠。申請購置 部門缺乏調研或者調研不充分導致設備閑置,使用率不髙。
4、 大型設備核算結果未完全與績效考核掛鉤,設備使用效 率與員工積極性無法得到提髙,患者滿意度欠佳。
5、 未實現財務數據一體化前髙淳人民醫院固定資產系統卡 片賬與財務總賬金額不一致;總賬折舊額存在設備折舊期已過 仍繼續計提折舊;
(三)對大型醫療設備進行全成本管理的必要性
髙淳人民醫院將大型醫療設備全成本核算作為重要的管理 會計工具,從事前、事中、事后三個方面對大型醫療設備進行 分析,主要原因是為適應公立醫院綜合改革后給醫院帶來的挑 戰,在收入出現規模天花板,醫院剛性支出不斷增加,醫保支 付方式改革,政府投入政策落實不到位的情況下,醫院需要從 收入管理時代進入成本管理時代。
截至2017年9月底,我國公立醫院已全部開展綜合改革, 公立醫院改革的一項重要舉措即為取消藥品加成,破除“以藥 養醫",減輕老百姓負擔,也降低了醫院收入,公立醫院的收入 增長漸慢,但公立醫院剛性支出卻越來越多,同工同酬,養老、 醫保社會化,職工技能培訓頻繁,運營的不確定性因素不斷增 加,醫院為了滿足自身發展和應對日益髙漲的運行成本,會選 擇大規模購置大型醫療設備,從而增加醫院收入。公立醫院改 革的主要目標是增強公立醫院的公益性,保護醫院及員工的積 極性,促進醫療機構的可持續發展。取消藥品加成后,醫院由 此減少的合理收入將通過調整醫療技術服務價格和增加政府投 入等途徑予以補償。從髙淳人民醫院2018年財務數據指標發現, 在政府投入政策落實不到位的情況下,髙淳人民醫院醫療收支 出現負結余(已含財政基本支出補助)。因此醫院會選擇通過購 置大型醫療設備,提升醫院品牌知名度,吸引患者就診,以增 加收入。醫院大型設備實施全成本管理,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控 制購置成本,提髙設備使用效率及使用效益,增加醫院收入與 結余,更大程度地調動員工積極性。
二、總體設計
(一)大型醫療設備實施全成本管理的目標
1.實現醫院精細化、專業化、科學化管理
新醫改政策要求公立醫院必須加快自身內涵發展,才能達 到“為群眾提供安全、有效、方便、價廉的醫療衛生服務'‘的 改革目標。加強醫院科學化、專業化、精細化管理,是醫院建 設發展的必由之路。《醫院財務制度》第二十七條規定,成本管 理的目的是全面、真實、準確地反映醫院成本信息,強化成本 意識,降低醫療成本,提髙醫院績效,增強醫院在市場中的競 爭力。2015年12月國家財政部、衛生計生委、中醫藥局印發
了《關于加強公立醫院財務和預算管理的指導意見》,明確要求 加強成本核算與控制,強化績效考核,合理控制醫院運行成本。 《江蘇省三級綜合醫院評審標準實施細則(2017版)》財務與 價格管理相關條款明確規定,醫院應建立科學精細的成本核算, 開展醫療服務項目成本核算、病種成本核算,職能部門應根據 成本分析報告,定期檢查、分析、反饋。也就是說,開展全成 本核算也是等級醫院標準要求。開展全成本管理工作是醫院精 細化科學化管理的必然趨勢,可以引導醫院走集約化經營之路, 有效利用人力、物力、財力等資源,提髙效率,降低成本。
2.降低醫院運營成本、嚴格控制不合理支出
作為醫院固定資產的重要組成部分,一方面,大型醫療設 備是醫院運營過程中的重要勞動手段,在醫院的醫療、科研、 教學過程中發揮著極其重要的作用,有助于提升醫療服務的效 率和質量;另一方面,大型醫療設備的采購、運行及維護成本 較髙,其成本在醫院運行總成本中所占比重較大,根據帕累托 分析法對大型醫療設備的全成本進行有效控制是降低醫院運營 成本的重要舉措。《關于加強公立醫院財務和預算管理的指導意 見》也明確提出,要加強公立醫院預算審核,重點審核醫院收 支總量和結構,以及人員支出、基本建設支出、大型醫療設備 購置支出和重點項目支出等情況,嚴格控制不合理支出。《江蘇 省三級綜合醫院評審標準實施細則(2017版)》醫學裝備管理 相關條款明確要求,單價50萬元及以上的醫學裝備必須進行可 行性論證以及設備使用、功能開發、社會效益、成本效益等分 析評價。職能部門應當對醫學裝備配置、審計結果、分析報告 等進行監管,提出改進建議,及時報送醫學裝備委員會。
(二)大型醫療設備全成本管理過程設計
全成本核算管理,對醫院而言,就是為保證髙標準的完成 診療護理工作,實現經濟目標預定經濟效益而確定的成本核算 過程。具體的說,是根據醫院總的規劃和發展目標,對醫院經 營成本進行預測、計劃、分解、控制、核算、分析和考核,以 用最小的成本開支來獲得最佳效益的一整套科學的成本管理體 系和方法。將全成本核算管理運用到醫院管理中,不但可有利 于降低醫院成本,而且對于提髙醫院經濟效益具有重要意義。 本案例主要從事前可行性分析、事中成本核算和控制、事后成 本控制效果評價三方面進行步驟講解。
1.大型醫療設備事前可行性分析
(1)大型醫療設備事前可行性分析的必要性
古人云:“凡事預則立,不預則廢”。決策性浪費是最大的 資源浪費,對大型醫療設備購置開展事前可行性分析有助于降 低決策的盲目性,幫助醫院管理者選擇最優方案,做出正確決 策,是大型醫療設備全生命周期管理的起點。
現階段公立醫院醫療設備配置中存在以下幾個方面問題:
第一,醫改實施后,收費項目沒有完全根據醫療成本定價, 不能體現醫療價值,而且政府投入資金沒有完全到位,因此醫 院購置醫療設備資金來源有限;
第二,為增加收入,醫院利用經濟杠桿刺激大型設備開單, 導致大型醫療設備超負荷使用,病人均次費用增加;
第三,大型醫療設備的市場需求與政府的資源配置之間存 在矛盾,髙檔大型醫療設備的數量增加的同時也帶來了資源的 閑置;
第四,根據相關調查,我國10個省市中醫院500萬元以上 的CT、MRI使用率還不到40%,大型醫療設備使用不合理造成 資源閑置;
第五,重視大型醫療設備采購,不重視設備成本核算與維 護保養,導致設備過度消耗,影響治療效果。
為避免醫院盲目引進大型醫療設備,有效遏制醫療費用增 長,使衛生資源更好地發揮綜合效益,2010年2月11日中共 中央《關于公立醫院改革試點的指導意見》中明確指出:“加強 公立醫院運行監管,加強大型醫用設備配置管理'',原衛生部《醫 院管理評價指南》中也要求,醫療機構購置大型醫療設備必須 經過嚴格的可行性分析論證,同時鼓勵其合理應用成本分析; 此外,等級醫院評審“醫學裝備管理"也明確強調,建立醫學 裝備三級管理體系,由院級領導、醫學裝備管理部門、相關部 門和專家共同組成醫學裝備委員會,負責對醫院醫學裝備發展 規劃、年度裝備計劃、采購活動等重大事項進行評估、論證和 咨詢,同時醫院應建立醫學裝備購置論證相關制度,完善相關 決策程序,單價在50萬元及以上的醫學裝備必須經過可行性論 證。因此,可行性分析研究對于購置大型醫療設備具有重要意


圖2. 1大型醫療設備事前可行性分析實施步驟
2.大型醫療設備事中全成本核算與控制
大型醫療設備事中著重對設備全成本進行核算和控制,是 降低設備采購和運行成本的最直接環節,也是大型醫療設備全 成本管理中最重要的環節。
(1)大型醫療設備全成本核算的內容
大型醫療設備全成本核算是指醫院將大型醫療設備運行和 管理過程中所發生的各種耗費按照單臺設備進行歸集和分配, 計算出單臺設備成本的過程。依據《醫院財務制度》(財社 [2010]306號)、《醫院會計制度》(財會[2010]27號)、《關于加 強公立醫院財務和預算管理的指導意見》(財社〔2015) 263號)
和《江蘇省醫院成本核算與管理規范》的相關規定,對大型醫 療設備全成本核算的內容和方法進行分析,暫不考慮《政府會 計制度》實施的影響。
從全成本的角度考慮,大型醫療設備成本包括人力成本、 設備折舊、房屋及配套設備折舊、耗材成本、維保費用、水電 費等運營成本和間接費用等。具體核算內容見圖2. 2所示。


圖2. 2全成本核算內容

(2)大型醫療設備全成本控制責任主體的劃分
大型醫用設備因其投資成本大、回收期長成為醫院控制運
營成本的首選。根據設備前期需求參數論證、購置、使用、報
廢流程,由各環節管理部門對其成本進行控制。
各責任主體及其職能劃分見圖2. 3所示。


圖2. 3大型醫療設備全成本控制責任主體的劃分
3.大型醫療設備事后全成本分析與考核
成本分析的目的,在于認識成本的變動規律,尋找成本的 控制點,降低運營成本,分析醫療收費與醫療成本的關系及差 異,尋找降低病人負擔的途徑和方法,供領導和上級部門決策 與參考。通過對大型醫療設備事后成本分析與考核,可以提高 醫療設備的使用率,完好率,可以分析醫療設備配置的合理性、 可行性,以便更好提高醫院的社會效益和經濟效益。
大型醫療設備效益分析流程見圖2.4所示。


圖2.4大型醫療設備效益分析流程圖
(1)大型醫療設備單機本量利分析
“本量利"分析法是研究一定時期內成本、業務量、利潤 三個變量關系的一種分析方法。“本量利”分析法作為管理會計 的重要內容,其在預測投資方向及預測風險方面有獨到之處, 將此方法用于醫療設備的投資預測,能比較準確預測投資回收 期,減少盲目性和隨機性,為管理者提供最優方案,提高管理 水平。同時運用“本量利”的關系,可以確定科室的保本工作 量和實現一定目標收益前提下的工作量。
目標工作量(保本量)二(固定成本+目標利潤)/ (單位收
費水平一單位變動成本)
貢獻毛益二業務收入一變動成本
單位貢獻毛益二單位收費水平一單位變動成本
盈虧臨界點工作量二固定成本/ (單位收費水平一單位變動 成本)
安全邊際二正常業務收入一盈虧臨界點業務收入
安全邊際率二安全邊際/正常業務收入
安全邊際率可以反映經營的安全性,安全邊際率越大,醫 院發生虧損的可能性越小,其檢驗標準:
安全邊際率40%以上,很安全;30%-40% ,安全;20%-30%, 較安全;10%-20%,值得注意;10%以下,危險。
“本量利”分析法所用數據具體見表2. 1、表2.2、表2. 3、 表2.4所示。
表2.1大型醫療設備使用狀況樣表
使用狀況 臺數(臺) 原值(萬元) 凈值(萬元)
在用設備
待用設備
停用設備
報廢待處理設備
合計

序號 所屬科室名稱 設備名稱 原值 生產廠家 折舊年限 使用日期

表 2.3大型設備立項與實際工作量、收入對比樣表

號 固定
資產
名稱 所
屬 部 門 原
值 生 產 廠 家 供

商 購 買 日 期 使 用 日 期 人

數 預估
年人
次 實際
年工
作量 對比 年經 濟收 入
(萬
元) 實際 年收 入
(萬
元)

表2.4大型醫療設備本量利分析樣表

號 固定資
產名稱 固定
成本 變動
成本 工作
量 單位收
入 單位變
動成本 單位收
益 保本工
作量 保本收

(2)大型醫療設備單機成本構成分析
成本構成分析是對醫院成本形成原因的因素進行分析,包 括成本項目構成分析,直接成本分析和間接成本構成分析。大 型醫療設備單機成本構成分析,是指分析大型醫療設備單機核 算過程中各類支出占總成本的權重,通過降低成本比重,縮短 投資回收期,尤其是降低人力成本、耗材成本、維修成本等可 變成本占總成本的比重。
結構分析是反映某項指標各個組成部分占總體比重的一種 分析方法,也稱比重分析法,成本項目構成分析包括人力資源、 藥品、專屬衛生材料、修購費用占成本構成比的分析。直接成 本與間接成本構成分析包括管理費用、輔助費用占成本構成比 的分析。固定成本與變動成本構成分析:配置階段發生的購置、 運輸、安裝成本構成大型醫用設備原值,以及設備存放空間及 配置,這些為其固定成本。使用階段則產生醫技人員經費、材 料費、維修保養費、水電費等運行成本隨業務量變化,這些為 變動成本;可控成本和不可控成本構成分析:可控成本指某一 會計期內,某個成本核算單元或某個人的責任范圍內能夠直接 確定和控制的成本;如藥費、衛生材料費對科室來說是可控成 本;不可控成本指某一核算單元無法掌握,或不受某一特定部 門服務量直接影響的成本,如上級分攤的管理費,折舊。
三、應用過程
髙淳人民醫院于2003年進行科室成本核算,2014年底上 線全成本核算系統,2019年全面上線醫院綜合運營管理系統 (HERP )和資產管理系統,實現會計核算一成本核算一預算管理 財務一體化管理系統,三位一體的閉環式財務管理體系,形成 以會計為中心,以預算為主線,以成本為基礎的目標決策體系。
(一)實施組織架構基本情況和人員
高淳人民醫院大型醫療設備管理由設備管理委員會作為牽 頭部門,各項決議由院長辦公會決策通過,下屬各部門分頭管 理。具體分工見圖3.1所示。


圖3. 1組織框架基本情況
(二)大型醫療設備事前可行性分析
1.成立醫療設備的管理組織
高淳人民醫院遵循醫療設備管理應按“統一領導、歸口管
理、分級負責”的原則,做到院科二級管理體制,成立院級醫 療設備管理委員會,由院領導、專家及臨床醫務人員組成,負 責對醫院醫療設備發展規劃、年度采購計劃等重大事項進行評 估、論證和咨詢,醫療設備處置計劃討論,制訂、修訂和監督 執行設備管理的有關制度。
髙淳人民醫院醫療設備由醫學工程處(設備科)負責并統 一管理,下設醫療設備管理辦公室、醫療設備倉庫和技術人員 辦公室。醫療設備管理辦公室負責檔案管理、計量管理、設備 配置規劃及設備采購。醫療設備倉庫負責庫房管理,設有庫房 會計。技術人員辦公室負責醫療設備的維修與維護。
2.制定管理崗位職責和相關管理制度
髙淳人民醫院制定了醫療設備管理小組(含檔案管理人員、 計量管理人員、設備配置規劃人員、設備采購人員)、醫療器械 倉庫小組(含庫房管理人員、庫房會計人員)、技術人員小組(含 醫療器械維修與維護人員)等職能部門相應的管理職責。院內 制定了《醫療設備管理委員會工作制度》、《醫院預算管理制度》、 《固定資產管理制度》、《“三重一大"事項集體決策制度》、《財 務會計內部控制制度》、《設備采購管理制度》、《供應商評估準 入制度》、《醫療器械采購監督管理制度》、《重點設備定期檢測 和分析制度》、《設備操作使用管理制度》、《醫療設備維修、保 養服務管理制度》、《醫療設備報廢、調劑管理制度》各項制度。
3.設計可行性分析業務流程圖
采購預算單價50萬元及以上的醫療設備,必須進行可行性
論證。論證內容包括必要性、社會效益和經濟效益、預期使用
情況、人員資質等,見圖3.1所示。


圖3.2可行性分析業務流程圖
4.選擇折舊方法和評價方法
《醫院財務制度》第四十七條規定:醫院原則上應當根據 固定資產性預計質,在使用年限內,采用平均年限法或工作量 法計提折舊。計提固定資產折舊不考慮殘值。年限平均法也稱 直線法,是將固定資產應提折舊額均衡分攤到固定資產預計使 用壽命的一種方法。固定資產評價方法主要有回收期法和平均 投資報酬率法。回收期是指利用投資項目的各年現金凈流量來 回收該項目的原始投資總額所需的時間(通常用年來表示),回 收期法就是根據投資方案的預計回收期來確定該方案是否可行 的決策分析方法。一般來說回收期越短,回收投資的速度越快, 該項投資的效果就越好,所冒風險越小,反之,回收期越長, 回收投資的速度越慢,投資方案承擔的風險就越大。
以髙淳人民醫院購買CT Revolution 256為例:
(1)髙淳人民醫院在大型醫療設備可行性研究經濟效益分
析時采用年限平均法。根據《關于印發醫院執行《政府會計制 度 行政事業單位會計科目和報表》的補充規定》(財會【2018】
24號),醫院CT機采用年限平均法計算折舊,折舊年限為6年。
(2)可行性研究經濟效益分析時采用回收期法。
髙淳人民醫院購入GE CT_Revolution 256 一臺,購買價格 是2078. 83萬元,每年維保費150萬元,人員經費支出55萬元, 其他直接成本(扣除折舊費)23萬元,間接成本費用29萬元, 預計CT的年收入為510萬元
回收期=2078. 83/ (510-150-55-23-29) =8. 22 年二99 個月
以上數據表明:髙淳人民醫院將此設備主要用于CT增強檢 查,單次可收費收入明顯髙于普通CT檢查,所以預計的總收入 較髙,購置承擔的風險較小。根據合同規定,驗收入庫需要一 次性付款設備總價的90%,醫院購置設備,投入資金壓力比較 大。
5.設計業務表單
業務表單主要包括預算項目申報書、可行性研究報告和項 目評審報告(參照附錄)。
6.科室按要求填寫業務表單
使用科室根據實際工作需求經所在科室集體討論,填寫預 算項目申報書,主要包括項目負責人,項目申請理由和項目主 要內容、項目總體目標、階段性目標,項目組織實施條件、項 目采購方式(品名、數量、金額)等。同時使用科室填寫可行 性研究報告,主要包括項目類型、基本情況(項目負責人、項 目基本情況、同類固定資產使用情況描述)、項目論證(項目背 景、項目實施的必要性、項目實施的可行性)、項目風險與不確 定性、實施條件(人員條件、資金條件、基礎條件、其他相關 條件、實施進度與計劃安排、相關職能部門審批情況、可行性 意見綜述)。
7.相關職能部門提出審批意見
每年10月財務部門根據部門預算編制要求在醫院0A系統 發布專項支出預算編制通知,醫學工程處根據戰略發展規劃和 資本預算,參照綜合醫院設備裝備標準,根據科室發展需求、 環境條件、效益等因素,結合醫院和各科室的現有設備數量、 每臺的功能利用情況、使用率、完好率、申購儀器設備在本單 位醫療、教學、科研工作中的作用等實際情況,對設備購置申 請嚴格審查,提出醫療設備購置計劃。后勤部門對項目的安裝 地點、配套改造、水電配備等基礎條件進行審核。財務、審計 部門審核科室的預測工作量,根據物價收費水平測算年醫療收 入,根據設備折舊、維修及水電耗材等消耗費用、科室直接人 員費用、相關醫療輔助科室分攤費用、醫院相關管理費用等計 算投資回收期。醫務處對新設備臨床需求進行調研分析。
8.集中匯報專家評審
醫療設備管理委員會應當于每年年底集中召開大型醫療設 備購置計劃評審會議,由申報科室項目負責人向評審專家組匯 報項目可行性情況。評審專家以“必須、實用、費用可承受” 為原則,根據醫院技術開展需要,配套適宜的醫療設備并進行 綜合打分,排序。醫學工程處填寫項目評審報告,主要包括項 目基本情況、項目可行性評審(立項依據的充分性、目標設置 的合理性、組織實施能力與條件、預期社會效益)、項目預期評 審(資金籌措情況、預算支出的合理性)、項目風險與不確定性 因素、評審總體結論(評審意見、建議、評審機構、評審專家 組簽名)。根據醫院年度資金籌措情況,醫療設備管理委員將年 度醫療設備預算分為第一批次(年度計劃)、第二批次(追加預 算項目)和第三批次(淘汰項目),提交預算管理委員會審核。
9.院長辦公會審議通過,院黨委會研究決定
經預算管理委員會審核的年度醫療設備預算提交院長辦公 會審議通過。大型醫療設備購置預算由分管院長提交院黨委會 研究決定。
(三)大型醫療設備事中全成本核算與控制
髙淳人民醫院未上新全成本核算系統前,大型醫療設備收 入成本存在大量手工數據,計算單臺設備成本時僅計入直接成 本,未按照全成本分攤政策分攤間接成本,全成本計算并不完 整,各項效益分析及本量利分析并不準確,并不能為領導決策 提供精準信息。
現以髙淳人民醫院購買CT Revolution 256進行2018年全 成本核算與分析。
L直接成本歸集
以CT Revolution 256該設備2018年全成本核算數據為例,
見表3. 1所示。
表3. 1 CT Revolution 256直接成本計算表
項目 CT_Revolution 256 備注
人員經費 547,820. 00 采用直接設備操實員數量統備,根據
衛生材料費 146,738. 00 采用直接收«
藥品費 采用直接計入和計算計入方式歸集到單 口 ^設1備。
固定資產折舊費 3,470,249. 67
設備折舊 3,464,716. 67 按照年限平均法計提折舊
房屋折舊 5,533. 00 按照設備收入比例分攤
無形資產攤銷 按資金來源采用直接計入方式歸集至設 備成本。
提取醫療風險基金 17,613. 41 按照設備收入*0. 3%
其他費用 1,563,170. 86 按照實際發生額或志比例分攤計入設備 成本
維修 按照實際發生額計入設備成本
計量 按照實際發生額計入設備成本
維保 1,500,000. 00 按照維保合同統計
電費 63,170. 86 按照設備收入比例分攤
差旅費 按照實際發生額計入設備成本
會議費 按照實際發生額計入設備成本
培訓費 按照實際發生額計入設備成本
因公出國(境)費 按照實際發生額計入設備成本
直接成本合計 5,745,591. 94
由于CT機的購入總價髙,各相關配件維修的單價也髙,髙 淳人民醫院采用購買設備維保的方式對該設備進行后期維護, 經調研,簽訂的維保合同均包括了設備使用中需要配套的軟件 更新和升級、各配件維修及更換費用、工作人員的定期培訓等 其他直接成本,故維保費用較髙,其他費用不需要單獨支出。
2.間接成本分攤
一級分攤:行政科室成本分攤。髙淳人民醫院行政職能科 室成本按照科室凈人數分攤至醫療輔助類科室。
二級分攤:醫輔科室成本分攤。具體分攤方式見表3.2所 示。
表3. 2醫輔科室成本分攤指引
分配科室 主要作業 分配依據 分配原則
供應室 提供消毒包 內餐攔金毒包 依據科室領用消毒包的內部計價總額
門診收費處 門診收費服務 科室門診收入 依據膘科fl務的臨
住院處 住院費用院手 住院床日、出院人 次、科室住院收入 依據的臨床住計的作業量單元接受
病案室 病案歸檔 出院人次 依據診院槌點霹服務的臨床門
氧氣室 臨床醫用供氧 氧氣費收入 依據醫氧氣中氧氣費收行分配重、科
設施維修組 院內維修服務 維修服務內部定價 依據內部投價房宀服務的全
電工組 全院配電服供 占用面積 業務量難以量化行采用服務科室面積
洗衣房 提供清洗服務 洗衣服內部定價 依據內部投價房宀服務的全
安保監控 全院安保監控 凈人數 業務量難以量化,痂用科室凈人數進
污水處理組 全院污水處理 凈人數 業務量難以量化,咨用科室凈人數進
物業保潔 物業人員保潔 占用面積 業務量難以量化,采用服務科室面積

3.大型醫療設備間接成本計算
髙淳人民醫院大型醫療設備間接成本的計算方法采用收入 比例法,不同單位可以結合自己實際情況采用收入比例法或工 作量比例法。
某科室某大型醫療設備間接成本(該設備收入:本科室總 收入)X(本科室接受一級分攤的行政科室成本+本科室接受二 級分攤的醫輔科室成本)
某科室某大型醫療設備成本=本科室該大型醫療設備直接 成本+本科室該大型醫療設備間接成本
選用收入比例法進行間接成本的分攤,結果見表3. 3所示。
表3.3 CT_Revolution 256間接成本計算表
項目 CT_Revolution 256
單臺設備收入 5,019,737. 00
本科室總收入 54,506,722. 91
本科室接受一級分攤的 行政科室成本 1,752,453. 82
本科室接受二級分攤的 醫輔科室成本 1,627,296. 39
單臺設備間接成本 281,305. 92

4.大型醫療設備間接成本計算
髙淳人民醫院在未實現大型醫療設備全成本管理前僅將
574. 56萬元作為該設備成本,不能完整準確的測算保本工作量,
實現全成本管理后該設備全成本為602.69萬元,具體結果見
3. 4所示。
表3. 4 CT_Revolution 256全成本計算表
項目 CT_Revolution 256
直接成本 5,745,591. 94
間接成本 281,305. 92
合計 6,026,897. 86

(四)大型醫療設備事后全成本分析與考核
L單臺設備分析
以髙淳人民醫院CT Revolution 256為例,見表3. 5所示。
表 3.5 CT_Revolution 256 設備明細表
項目 南京市高淳人民醫院醫院
所屬科室名稱 醫學影像科
設備名稱 CT_Revolution 256
原值 20,788,300. 00
生產廠家 美國GE公司
折舊年限 6年
使用日期 2017-9-28

2.分析固定成本和變動成本
固定成本總和二設備折舊+房屋折舊+人員經費中固定成本+

維保費,以髙淳人民醫院CT Revolution 256 例,見表3.6、
表3. 7所示。
表3.6 CT_Revolution 256固定成本計算表
項目 CT_Revolution 256
設備折舊 3,464,716. 67
房屋折舊 5,533. 00
人員經費固定成本 262,953. 60
維保 1,500,000. 00
固定成本合計 5,233,203. 27

髙淳人民醫院的固定成本、變動成本劃分如下:
表3.7 CT_Revolution 256固定、變動成本計算表
項目 CT_Revolution 256
固定成本 5,233,203. 27
變動成本 793,694. 59
合計 6,026,897. 86

3.“本量利"分析法應用
以髙淳人民醫院CT Revolution 256為例,見表3.8所示。
表 3.8 CT_Revolution 256 本量利分析表
項 目 計算公式 CT_Revolution
256
業務收入(元) 5,019,737. 00
總病人數(人次) 4,257
固定成本(元) 5,233,203. 27
變動成本(元) 793,694. 59
貢獻毛益(元) 業務收入一變動成本 4,226,042. 41
單位貢獻毛益(元/人次) 單位收費水平一單位變動成本 992. 73
單位收費水平(元/人次) 設備總收入/總病人數 1,179. 17
單位變動成本(元/人次) 變動成本/總病人數 186. 44
盈虧臨界點工作量(人次) 固定成本/單位貢獻毛益 5,271. 54
安全邊際(元) 正常業務收入一盈虧臨界點業務 收入 -1,196,316.12
安全邊際率 安全邊際/正常業務收入*100% -23. 83%
從表中數據可以看出,髙淳人民醫院院CT年檢查人次達 到5272人次時,達到盈虧平衡,利潤為0, 5272人次是2018 年保本點。如業務量大于5272人次就盈利,反之則虧本。2018 年實際人次數為4257,該CT當年虧損運營。
該CT2018年安全邊際率是-23. 83%,安全邊際率在危險界 內,管理者髙度重視。根據本量利測算的保本工作量及安全邊 際率便于科室及時采取措施,提髙業務量,盡早收回成本。
4.設備成本構成分析
以髙淳人民醫院CT Revolution 256為例,見表3.9所示。
項目 CT_Revolution 256
金額 結構比
直接成本 人員經費 547,820. 00 9. 09%
衛生材料費 146,738. 00 2. 43%
固定資產折舊費 3,470,249. 67 57. 58%
設備折舊 3,464,716. 67 57. 49%
房屋折舊 5,533. 00 0. 09%
提取醫療風險基金 17,613. 41 0. 29%
其他費用 1,563,170. 86 25. 94%
維保 1,500,000.00 24. 89%
電費 63,170.86 1. 05%
間接成本 281,305. 92 4. 67%
全成本 6,026,897. 86

(五)大型醫療設備全成本管理存在問題及解決方法
1、 由于醫院設備管理部門的多樣性,如設備科、資產管理 部門等的職能交叉,在核算過程中發現部門存在人力資源浪費, 部門溝通困難等問題,導致評價分析不完善、不充分,對設備 效能的發揮和評價帶來一定的阻礙。髙淳人民醫院2019年上新 HIS新系統,同時財務、薪酬、成本、固定資產、預算系統上 新,實現了一體化,各部門共同協商作業,設備、財務、信息 實現資源共享。
2、 大型醫療設備成本核算的內容和方法缺乏統一規范,核
算的內容不完整。相關管理成本和輔助科室成本如何分攤核算 仍缺乏規范以及可參考的依據。髙淳人民醫院大型醫療設備成 本核算按照收入比例分攤間接成本。
四、取得成效
(一)大型醫療設備實施全成本管理后財務數據及指標對比
1、 2019年實現會計核算一成本核算一預算管理財務一體 化管理系統,解決了髙淳人民醫院固定資產系統卡片賬與財務 總賬金額不一致及總賬折舊額存在設備折舊期已過仍繼續計提 折舊問題。
2、 通過百元固定資產醫療收入指標對比,2018年髙淳人 民醫院百元固定資產醫療收入為135.62元,2019年為156. 35 元,說明髙淳人民醫院設備使用效率和使用效益在提髙,有利 于增加醫療收入。
3、 部分設備經過全成本核算,相關科室調研后找到存在問 題并采取積極措施,實現了扭虧為盈。
以髙淳人民醫院購買CT Revolution 256進行對比與分析。
(1)實施大型醫療設備全成本管理前后數據對比(2018 年實施前后數據對比),可以看到未實施全成本管理前保本工作 量較實施后少,會造成科室評估經濟效益時產生效益虛增現象, 不利于科室提髙經濟收益,見表4. 1所示。

表4.1 CT Revolution 256實施全成本管理前后對比分析表
項 目 計算公式 實施前 實施后
業務收入(元) 5,019,737. 00 5,019,737.00
總病人數(人次) 4,257 4,257
固定成本(元) 5,233,203. 27 5,233,203.27
變動成本(元) 512,388. 67 793,694. 59
貢獻毛益(元) 業務收入一變動成本 4,507,348. 33 4,226,042. 41
單位貢獻毛益(元/ 人次) 單位收費水平一單位變動成本 1058.81 992.73
單位收費水平(元/ 人次) 設備總收入/總病人數 1,179.17 1,179.17
單位變動成本(元/ 人次) 變動成本/總病人數 120.37 186.44
盈虧臨界點工作量 (人次) 固定成本/單位貢獻毛益 4,942.53 5,271.54
安全邊際(元) 正常業務收入一盈虧臨界點業務 收入 -808,349. 53 -1,196,316.12
安全邊際率 安全邊際/正常業務收入*100% -16.10% -23.83%
(2)實施大型醫療設備全成本管理后數據對比(2018年
與2019年),2019年,髙淳人民醫院醫學影像科針對成本分析
后服務量不足等缺陷,采取積極的措施,提髙設備使用效率,
增加CT服務量,實現扭虧為盈,效果顯著。見表4.2所示:
表4. 2 CT Revolution 256實施全成本管理后對比分析表

項 目 計算公式 2018 年 2019 年
業務收入(元) 5,019,737. 00 7,906,914.00
總病人數(人次) 4,257 6,633
固定成本(元) 5,233,203.27 4,911,909.69
變動成本(元) 793,694. 59 1,953,809.48
貢獻毛益(元) 業務收入一變動成本 4,226,042. 41 5,953,104.52
單位貢獻毛益(元/人次) 單位收費水平一單位變動成本 992.73 897.50
單位收費水平(元/人次) 設備總收入/總病人數 1,179.17 1,192.06
單位變動成本(元/人次) 變動成本/總病人數 186.44 294.56
盈虧臨界點工作量(人 次) 固定成本/單位貢獻毛益 5,271.54 5,472.89
安全邊際(元) 正常業務收入一盈虧臨界點業 務收入 -1,196,316. 12 1,382,915.07
安全邊際率 安全邊際/正常業務收入*100% -23. 83% 17.49%

(二)其他成效
1、大型醫療設備事前可行性分析從設備購買的必要性、社 會效益和經濟效益等方面進行論證醫院是否應當購買該大型醫 療設備,參考設備投資回收期等指標,直觀地體現了大型醫療 設備的投資效益和設備的優勢效益,能夠充分為領導決策提供 依據。各相關職能部門及臨床科室都參與其中,以務實的態度 采購適應臨床的需求設備,方便病人檢查,提髙檢查效率,可 以有效避免了醫院在大型醫療設備采購方面的決策失誤和由此 帶來的經濟損失,減少資源浪費,優化資源合理配置。
2、 通過開展事中大型醫療設備全成本核算,可以準確了解 科室設備使用和經濟運行狀況,分析大型醫療設備成本控制的 關鍵點。事中全成本核算責任主體的明確,有效的提髙各部門 的管理效率,嚴格控制設備運行成本。大型醫療設備的復雜性, 需要多專業多方面的專業人員配合管理,各職能科室各司其職, 從不同方面匯總和報告大型醫療設備的情況,全面多角度地反 映了大型設備的運行情況,真實反饋了設備的實際運營狀況, 對醫院節約成本、優化資源配置提供了保障。
3、 通過事后本量利分析法的應用,能比較準確預測投資回 收期,減少盲目性和隨機性,為管理者提供最優方案,提髙管 理水平。同時運用“本量利”的關系,可以確定科室的保本工 作量和實現一定目標收益前提下的工作量。
4、 從成本結構分析比較來看,設備的購置成本形成的折舊 費用和設備的維保費、人力成本、耗材成本是醫院大型醫療設 備成本核算和控制的重點內容,也是關鍵點所在。醫院通過招 標采購有效控制購置成本;通過提髙服務量,合理排班,提髙 工作效率,降低人力成本比重;合理控制耗材的使用,節約材 料成本,縮短投資回收期。
總之,規范開展大型醫療設備成本核算和控制是醫院運營 管理的重要內容,開展大型設備單機效能分析有利于提髙設備 效益和使用效率,增強醫院可持續發展,適應現代醫院精細化 管理的需要。
五、經驗總結
(一)全成本核算大型醫療設備的基本應用條件
1、 專業醫療設備由設備部門分類核算管理,其他設備由后 勤部門分類核算管理,改善醫院存在對固定資產實行“多頭管 理“的局面。
2、 成立多角色參與的設備論證小組。包含臨床、醫技、后 勤維修及財務人員對于大型醫療設備的購入《可行性研究報告》 分塊進行審核并簽署意見。對于《可行性研究報告》存在異議 較大的項目,簽署保留意見,并及時向設備管理委員會匯報情 況,必要時召開設備管理委員會臨時會議進行決策,必要時向 院級領導匯報情況。
3、 增加服務時間,提髙服務量,特別是固定成本不變的情 況下,應通過增加服務人次,增加設備收入,實現保本運營。 另一方面要加強設備分析考核,根據服務時間測算標準服務工 作量,設定目標工作量,納入績效考核,充分調動工作人員積 極性。職能科室要深入了解大型醫療設備運行狀況,服務工作 流程是否合理,是否做到零預約,出診斷報告時間,工作人員 排班,患者排隊等問題,抓住問題關鍵,進一步提髙大型設備 利用率,提髙患者滿意度,為臨床一線、患者提供方便快捷的 服務。
4、 加強對大型醫療設備可控成本的分析和控制。根據大型 醫療設備成本的結構分析,大型醫療設備髙運營成本給醫院的 現金流造成了很大的負擔,尤其對于資金流相對緊張的公立醫 院而言,更是雪上加霜。對于大型醫療設備進行可控成本分析, 建立以科室為單元的設備成本管控評價體系,配合獎懲措施, 并與績效掛鉤,直觀體現成本管控的概念。配合PDCA循環的管 理方式,推動大型醫療設備全成本管理。
(二)全成本核算大型醫療設備成功應用的關鍵因素
1、 完善的信息化平臺,提髙信息技術在成本核算中的運用 和分析。大量的原始數據的收集和計算單單依靠手工統計和匯 總是不能滿足現代醫院的成本核算要求的。通過程序接口直接 從醫院的HIS、LIS、PACS、門診診間、電子病歷、電子考勤、 物流系統抓取原始數據進行分類匯總統計,利用成本單元從會 計核算系統直接匯總成本數據,完善成本報表體系及計算公式, 將程式化的工作全部依托信息系統完成,可以大大節約工作時 間,提髙成本分析的工作效率,使得人力消耗更多的投入在成 本的分析與控制決策方面。配合多角色的用戶分類設置,方便 院領導、各科室負責人直接查詢醫院科室的運營情況和預算執 行情況。調動全員參與成本核算和控制的工作,促進醫院運營 的長足發展。
2、 合理可行的評價反饋機制,定期分析從而達到科學調控 的目的,對成本效益定期進行分析,能對醫院以及科室經營狀 況做出客觀的評價,是提髙成本管理和規范經濟行為的重要手 段與方法。
3、以全面預算為抓手,嚴格大型醫療設備增加的審批標準。 對于新設備購置的申請,各職能部門應當用量化指標評價購置 新設備的必要性。注重醫院的社會效益、臨床需求的同時,提 髙對經濟效益指標的重視程度。尤其對新設備增加后的同類型 的設備使用情況的合理分析,以提升醫療檢查水平為前提,提 髙設備的使用效益,縮短大型醫療設備的投資回收期,提升醫 院的整體運營水平。
(三) 全成本核算大型醫療設備應用效果的思考
1、 醫院通過大型醫療設備事中、事后成本核算后設定目標 工作量,納入績效考核,可以充分調動工作人員積極性;
2、 醫院通過大型醫療設備事前可行性分析可以有效避免了 醫院在大型醫療設備采購方面的決策失誤和由此帶來的經濟損 失,減少資源浪費,優化資源合理配置;
(四) 全成本核算大型醫療設備的優缺點
1、 可以提髙大型設備利用率,縮短預約時間及出診斷報告 時間,減少患者排隊等問題,提髙患者滿意度,為臨床一線、 患者提供方便快捷的服務,增加經濟效益的同時也可以增加社 會效益;
2、 全成本核算責任主體的明確,有效的提髙各部門的管理 效率,嚴格控制設備運行成本,對醫院節約成本、優化資源配 置提供了保障;
3、 可以合理控制耗材的使用,節約材料成本,縮短投資回
收期;
4、 大型醫療設備成本核算的內容和方法缺乏統一規范,核 算的內容不完整,相關管理成本和輔助科室成本如何分攤核算 仍缺乏規范以及可參考的依據,收入、成本與人次在同類設備 間的分配一直是一個難題;
5、 大型醫療設備成本核算與信息化管理手段結合度不髙, 全成本管理方法推行度不夠,收入、成本與人次數據來源除了 部分可通過信息化系統和設備自身獲取外,還需要繼續采用原 始的手工統計填報模式,效率不髙,準確性也存疑;
(五)全成本核算大型醫療設備的建議
1、 新醫院財務會計制度對不同來源資金購置的固定資產核 算、折舊核算、固定資產清理及費用資本化核算都作了明確規 定。要想完整、準確地核算醫院固定資產,建議成立專門的固 定資產管理部門,統一管理,統一核算,從而實現使用部門負 責申請及使用,采購部門負責購置,資產管理部門負責管理及 分類核算,醫學工程處負責技術支持與保障,財務部門負責核 算及會計監督的有效的管理體系。
2、 在大型設備的運行過程中,建議盡可能安裝單獨的電表 (安裝成本較低)對設備的能耗進行獨立統計。
3、 建議進一步完善信息化平臺,實現各系統之間數據資源 共享,盡可能減少收集各大型醫療設備收入數據步驟,實現真 正的信息一體化。
(六)對推廣應用全成本核算大型醫療設備的建議
大型醫療設備的效益分析核算進行全成本核算是一種相對 創新的管理會計工具方法,要對這種方法進行推廣可以通過專 題交流會,邀請其他公立醫院,衛生醫療體系的管理人員參加, 將如何對大型醫療設備實施全成本核算,全成本核算的優勢以 及對醫院的影響進行專題報告,并將相關會計管理在本院實施 的流程進行介紹,與其他醫院的財務人員進行充分交流,將本 次專題報告會制成短片或案例進行宣傳,以到達推廣的目的。
第四部分附錄
一、公立醫院大型醫療設備相關概念界定
(一) 公立醫院大型醫療設備的概念
根據原衛生部《大型醫用設備配置與使用管理辦法》(衛規 財發〔2004〕474號)對大型醫療設備的定義:“大型醫用設備 是指列入國務院衛生行政部門管理品目的醫用設備,以及尚未 列入管理品目、省級區域內首次配置的整套單價在500萬元人 民幣以上的醫用設備。'‘
同時,原衛生部《醫療衛生機構醫學裝備管理辦法》(衛規 財發〔2011〕24號)又規定:“單價在50萬元及以上的醫學裝 備計劃,應當進行可行性論證。論證內容應當包括配置必要性、 社會和經濟效益、預期使用情況、人員資質等。單價為50萬元 以下的,由醫療機構根據本機構實際情況確定論證方式。”即在 醫療衛生機構醫學裝備管理實踐中,將單價在50萬元及以上的 醫學裝備列為特殊管理對象,也可以理解為相對于其他醫學裝 備,單價在50萬元及以上的醫學裝備即為實際上的大型醫療設 備。
(二) 公立醫院大型醫療設備的分類
《大型醫用設備配置與使用管理辦法》規定:“大型醫用設 備管理品目分為甲、乙兩類。資金投入量大、運行成本髙、使 用技術復雜、對衛生費用增長影響大的為甲類大型醫用設備。
管理品目中的其他大型醫用設備為乙類大型醫用設備。"
原衛生部先后公布了三批國務院衛生行政部門管理的甲類 大型醫用設備,包括單價在500萬元以上的X線一正電子發射 型電子計算機斷層掃描儀(PET-CT,包括正電子發射型斷層儀 即PET)等12個品目。省級衛生行政部門管理的乙類大型醫用 設備包括X線電子計算機斷層掃描裝置(CT)等5個品目。
2018年,國家衛生健康委員會對大型醫用設備配置許可管 理目錄進行了調整,國家衛生健康委員會負責配置管理的甲類 大型醫用設備品目縮減為5個,省級衛生計生委負責配置管理 的乙類大型醫用設備品目增加為7個,并大幅度提髙了大型醫 用設備的門檻,即從單價500萬元以上調整為甲類大型醫用設 備單臺(套)價格3000萬元人民幣(或400萬美元)及以上, 乙類大型醫用設備單臺(套)價格1000-3000萬元人民幣,單 價1000萬元以下醫療設備不再作為大型醫用設備管理。
二、成本核算與控制相關理論與方法
(一)全成本管理相關概念
醫院全成本核算時依據醫院管理和決策的需要,對醫療服 務過程中的各項耗費進行分類、記錄、歸集、分配和分析報告, 提供相關成本信息的一項經濟管理過程。以往的科室成本核算 大多以獎金分配為目的,因此,成本核算的作用具有很大的局 限性。醫院全成本核算作為一項醫院內部的經濟管理活動,不 同于以往醫院自行開展的科室成本核算,其成本概念具有更豐 富的內涵,它能準確的反映成本狀況,為醫院的價值補償,醫 療付費標準的制訂以及醫院經營決策提供重要依據,同時也可 以滿足政府部門宏觀管理的需要,有助于逐步形成社會標準, 更好的指導行業管理。
而全成本核算管理,對醫院而言,就是為保證髙標準的完 成診療護理工作,實現經濟目標預定經濟效益而確定的成本核 算過程。具體的說,是根據醫院總的規劃和發展目標,對醫院 經營成本進行預測、計劃、分解、控制、核算、分析和考核, 以用最小的成本開支來獲得最佳效益的一整套科學的成本管理 體系和方法。將全成本核算管理運用到醫院管理中,不但可有 利于降低醫院成本,而且對于提髙醫院經濟效益具有重要意義。
(二)目標成本管理理論
目標成本管理最早產生于美國,后來傳入了日本、西歐等 地,并得到了廣泛應用。日本將目標成本管理方法與本國獨特 經營機制相結合,形成了以豐田生產方式為代表的成本企劃。 在上世紀80年代,目標成本管理傳入我國,先是機械工業企業 擴展了目標成本管理的內涵與外延,實行全過程的目標成本管 理;到了 90年代,形成了以邯鋼經驗為代表的具有中國特色的 目標成本管理。
目標成本管理就是在企業預算的基礎上,根據企業的經營 目標,在成本預測、成本決策、測定目標成本的基礎上,進行 目標成本的分解、控制分析、考核、評價的一系列成本管理工
作。它以管理為核心,核算為手段,效益為目的,對成本進行 事前測定、日常控制和事后考核,使成本由少數人核算到多數 人管理,成本管理由核算型變為核算管理型;并將產品成本由 傳統的事后算賬發展到事前控制,為各部門控制成本提出了明 確的目標,從而形成一個全企業、全過程、全員的多層次、多 方位的成本體系,以達到少投入多產出獲得最佳經濟效益的目 的。因此,它是企業降低成本,增加盈利和提髙企業管理水平 的有效方法。
醫院的目標成本管理就是在醫院預算的基礎上,根據醫院 的績效目標,進行目標成本的分解、控制分析、考核評價的一 系列成本管理工作,它是醫院降低成本和提髙醫院管理水平的 有效方法。傳統的成本管理以產品的生產成本為管理對象,以 產品的產量為主要的成本動因進行成本控制,以至于為了降低 產品的單位成本盲目擴大產量,造成產品積壓。目標成本管理 與傳統的利潤和成本規劃方法之間的差異,體現了它們所賴以 建立的理論基礎的不同,這些理論基礎都源自系統理論,傳統 的成本法代表了封閉系統方法,這種方法較少考慮影響系統運 作的因素,忽視了組織與其所處環境之間的相互作用,而目標 成本管理則體現了開放系統方法,這種方法更多地考慮影響系 統運作的互動關系,強調組織適應環境的重要性,并且隨著時 間的推移不斷提髙標準,實行目標成本管理是醫院適應醫療市 場改革的重要手段,只有運用適應市場經濟發展的目標成本管 理,才能有效地控制和降低醫院成本,提髙醫院效益,促進醫 院全面發展。
(三) 帕累托分析法
帕雷托分析法又稱ABC分類法,也叫主次因素分析法,是 項目管理中常用的一種方法。它是根據事物在技術或經濟方面 的主要特征,進行分類排隊,分清重點和一般,從而有區別地 確定管理方式的一種分析方法。帕累托分析法使用了帕累托法 則,關于做20%的事可以產生整個工作80%的效果的法則。其原 型是19世紀意大利經濟學家帕累托所創的庫存理論。帕累托運 用大量的統計資料分析當時的一些社會現象,概括出一種關鍵 的少數和將要的多數的理論,并根據統計數字畫成排列圖,后 人把它稱為“帕累托曲線圖”這種排列圖把累積百分數在0? 80%之間那些稱為A類因素,是主要因素;累積百分數在80%? 90%之間的因素被稱為B類因素,是次要因素;累積百分數在 90%?100%之間的因素為C類因素,在這一區域內的因素是最次 要因素。帕雷托分析法強調運用數據進行管理分析,把管理對 象按照影響它地位構成分為A、B、C三類,要求對A類因素特 別注意,慎重處理,以保證重點、抓住關鍵,經濟有效地使用 人力、物力和財力。
(四) 本量利分析相關理論
本量利分析又稱保本分析或盈虧平衡分析,是成本一產量 (或銷售量)一利潤依存關系分析的簡稱,也稱為CVP分析 (Cost一Volume—Profit Analysis),是指在變動成本計算模式 的基礎上,以數學化的會計模型與圖示來揭示固定成本、變動 成本、銷售量、單價、銷售額、利潤等變量之間的內在規律性 的聯系,為會計預測決策和規劃提供必要的財務信息的一種定 量分析方法。本量利相互關系的研究以成本和數量的關系研究 為基礎,通常也被稱為成本形態研究。其原理、方法在管理會 計中有著廣泛的運用,是單位進行財務決策、計劃和控制的重 要工具。
成本在研究領域中通常分為變動成本、固定成本。變動成 本是隨業務量增長而正比例增長的成本,醫院中典型的變動成 本有藥品、衛生材料等。變動成本的特點:一是成本總額隨業 務量的變化成正比例變動;二是單位變動成本不受業務量的影 響,保持不變。固定成本是指成本總額在一定時期和業務范圍 內,不隨業務量增減變化的影響而固定不變的成本,醫院中典 型固定成本是房屋、設備等固定資產折舊成本。固定成本的特 點:一是在一定時期和一定業務范圍內,成本總額保持不變; 二是單位服務量所負擔的固定成本是隨著業務量的變動而成反 比例變動。
盈虧臨界點是指企業收入和成本相等的經營狀態,用業務 量來表達這一經營狀態即保本工作量和保本收入。它是本量利 分析決策的重要信息焦點。
安全邊際,是指正常銷售額超過盈虧臨界點銷售額的差額。
它表明銷售額下降多少企業仍不至于虧損,或者說企業有多少 收入彌補變動成本后變成了利潤。它是盈虧臨界點的重要補充。
貢獻毛利二業務收入一變動成本
單位貢獻毛利二單位收費水平一單位變動成本
保本工作量二固定成本:(單位收費水平一單位變動成本)
安全邊際二正常銷售額一盈虧臨界點銷售額
三、事前可行性分析表單
(一)預算項目申報書
項目負責人 聯系電話
單位地址 郵政編碼
項目類型 發展性專項口 建設性專項口
項目屬性 1、新增項目口 2、上年延續項目口 3、上年結轉備選項目口
預算科目
項目資金 財政撥款 科教資金 其他
資金
項目支出分類 基建、 會議 資產 專項業 省控指標項目口 其他項目

大修
□ 培訓
□ 材料
購置
□ 務口 省級待定專項
項目口 對市縣轉
移補助項
目口
項目申請理由
和項目主要內

項目總體目標
階段性目標 實施階段 目標內容 時間(月)
第一階段
第二階段

項目組織實施
條件
項目采購方式 1、政府集中采購口 2、單位分散采購口
品名 數量 金額


(二)可行性研究報告
一、項目類型
項目分類 1、建設性專項財政性資金撥款(補助)項目
2、發展性專項項目投資50萬元以上財政性資金撥款(補助)項目
3、固定資產和器材購置單價20萬元以上的財政性資金撥款(補助) 項目
二、基本情況
項目單位 單位名稱 法定代表人
地址 電話
資質等級 郵編
合作單位
基本情況 單位名稱 法定代表人
地址 電話
資質等級 郵編

項目負責 姓名 性別 年齡


人 職稱 職務 專業
聯系電話
其他相關情況
項目基本
情況 項目名稱 使用科室
存放地點 資金來源
設備單價 設備數量
規格型號 購置性質 更新□新增口
是否為新技術
新項目 是□否口 是否有相關資質操
作人員 是□否口
是否新增耗材或配件是□否口
新增耗材或配件的金額(請注明是定期投入還是一次性投入):
本科室有無同類固定資產是□否口
同類固定 資產使用 情況描述 資產數量 同類資產年平均工作

存放地點 同類資產年收入


(包括資 產數量、 存放地 進行狀態 正常口
延期使用口 同類資產年維護費用
點、進行
擬報廢口
狀態)

三、項目論證(必要性與可行性)
項目背景情況 受益范圍分析
國家(含部門、地區)
需求分析
是否符合國家政策
是否屬于國家政策
優先支持的領域和
范圍
是否列入本單位或
本地區的發展規劃
項目實施的必
要性
項目實施的可
行性 主要工作思路和設

預算的合理性及可
靠性分析
預期經濟效益分析 使用年限 每周使用
機時
周檢查人
次 收費標準
年經濟收
入 年設備折
舊費用
年維修、消
耗費用 科室直接
人員費用
相關醫療
輔助科室
分攤費用 醫院相關
管理費用
收支結余

預期社會效益分析

與同類項目的對比
分析

預期效益的持久性
分析
項目風險與不
確定性
四、實施條件
人員條件 項目負責人
組織能力
主要 參加 人員 情況 姓名 性別 職務 職稱 專業 對項目的熟悉情況



資金條件 資金總投入總額
資金使用計劃 第一年
第二年
第三年
財政預算資金需求


其他渠道資金的來源及其落實情況
基礎條件 安裝地點:配套改造:
水電配備:承重要求:
該設備安裝條件是否具備:
其他相關條
件 相關許可證是□否□防護要求是□否口
實施進度與
計劃安排 第一階段
第二階段
第三階段
相關職能部
門審批情況 醫學工程處(科)
審批意見 簽名: 日期:
總務處(科)
審批意見 簽名: 日期:
資產管理處(科)
審批意見 簽名: 日期:
財務處(科)
審批意見 簽名: 日期:


醫務處(科)
審批意見 簽名: 日期:

可行性意見
綜述

(三)項目評審報告
一、項目基本情況
項目名稱
項目單位
項目分類 1、基建和大修理口 2、會議培訓口 3、資產器材購置口
4、專項業務項目口 5、省控指標項目口 6、其他項目口
項目屬性 1、新增項目口2、上年延續項目口3、上年結轉備選項目口
項目開始時間 項目完成時間
項目申報材料及法
定手續完備性
二、項目可行性評審


立項依據的充分性
目標設置的合理性
組織實施能力與條

預期社會效益
三、項目預期評審
資金籌措情況
預算支出的合理性
四、項目風險與不確定因素

風險與不確定因素
五、評審總體結論
評審意見
建議 1、優先選擇口 2、可選擇口 3、慎重選擇口
評審機構 評審機構名稱:
機構負責人(簽字):
(公章)
評審專家組 評審專家組名單

導 姓名 單位 職稱職務 簽名




評審專家組組長(簽字): 評審日期: 年 月 日

第五部分聲明
本單位(本人)聲明如下:
是 否
1.案例內容真實 ■ □
2.案例單位授權:
同意公開且署本單位名稱 ■ □
同意公開但隱去本單位名稱 □ □
3.案例作者授權:
同意公開且注明作者姓名 ■ □
同意公開但無需注明作者姓名 □ □
4.其他需要說明的事項:
案例單位公章
2020年 月曰 案例作者簽字:
注:
1.請對對應項目打鉤。
2.本聲明中的“公開”包括納入江蘇省管理會計案例庫等江蘇省財政廳認為有助 于推進管理會計體系建設的形式。

服務熱線

400 180 8892

微信客服

<th id="q6zaz"></th>
    1. <del id="q6zaz"></del>

    2. <th id="q6zaz"></t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