服務熱線
400 180 8892
黨的十九大以來,黨中央著眼黨和國家事業發展全局,改革審計管理體制,推動新時代審計工作取得了歷史性成就。審計實踐促進著理論研究的發展,但審計理論研究尚存在一些不足。研究型審計正是推動審計實踐與理論相結合、促進理論研究工作高質量發展的有力抓手。
以研究型審計為引領
推動新時代審計理論研究高質量發展
□ 陶志偉
審計實踐的快速發展,促進了理論研究工作日新月異、百花齊放、碩果滿枝。但同時也要清醒看到,當前審計理論研究還存在一些不足,最主要問題就是與實踐脫節,存在“兩張皮”現象。要解決這些問題,必須進一步推動理論與實踐相結合、學術研究與項目實施相融合,這個最佳“契合點”就是研究型審計。應更加重視運用研究型審計,做到在審計項目中嵌入研究課題,在課題研究中推動審計成果轉化,實現審計理論創新和實踐創新“雙輪驅動”,為新時代審計事業發展提供理論支撐和智力支持。
1
做實研究型審計,是推動理論研究提質增效的必由之路
2020年,審計長侯凱明確提出開展研究型審計,要求把研究工作作為頭等大事來抓,作為謀事之基、成事之道。從廣義上講,研究型審計是在審計工作中更加注重調查、分析、研究,探求審計事項的真相、性質、發展規律等;從狹義上講,研究型審計是在完成審計項目特別是重大項目過程中嵌入專題理論研究,實現審計實踐與理論研究的相互促進。由此可見,開展研究型審計,不僅是對實務工作者的基本要求,也是審計理論研究人員必須掌握的工作方法,通過立足審計實踐,最終實現理論上的升華,力爭產出更多高質量的理論研究成果。
確保理論研究堅持正確方向。黨中央明確,要聚焦中央決策部署實施審計,黨的工作重點抓什么,審計就審什么,以強有力的審計監督保障執行、促進發展。這就要求我們強化政治意識,樹立大局觀念和宏觀意識,堅持以黨的最新政策理論為指導,準確把握“國之大者”“省之要事”,深刻領會重大戰略部署和政策措施背后蘊含的政治意圖、實踐要求。審計實務工作者要明確審什么、重點在哪里、從哪里切入、提什么建議等。審計理論工作者也要積極服務黨和國家工作大局,結合研究型審計,加強對黨的理論路線方針政策、黨中央和省委重大決策部署的學習領會,加強對審計推動中央和省重大決策部署貫徹落實情況等重大事項的研究思考,更加強化政治性、突出人民性、緊扣時代性、注重前瞻性,提出助力深化改革、完善體制機制的意見建議。
更好提煉升華審計實踐經驗。審計理論研究,要緊緊圍繞實踐,堅持需求導向。一是實踐探索的新理念新思路需要進一步研究。二是實踐形成的好經驗好做法需要進一步總結,轉化為具有普遍指導意義和實踐價值的成果。三是遇到的新情況新挑戰需及時應對,如進一步健全黨領導審計工作的制度機制、充分發揮審計在推進黨的自我革命和反腐治亂中重要作用等等,需積極研究和思考,努力先行一步,為實踐提供理論指引。要深入到研究型審計的實踐中去尋找解決問題的正確方法,拿出真正符合實際的對策建議,真正使理論研究成果“上接天線、下接地氣”,更好發揮對審計實踐的指導作用。
加快提升審計隊伍綜合素質。審計理論研究工作要發展,人才是關鍵。在研究型審計的要求下,審計實施過程不僅僅是一個簡單的程序性操作流程,更是一個深入調查研究的過程。這就要求審計人員著眼審計對象、立足審計環境、堅持問題導向、樹立系統觀念,對審計項目全過程開展調查研究,一體推進揭示問題、規范管理、促進改革,發揮審計建設性作用。這對審計人員的專業結構、知識儲備、研究能力、綜合素養等都提出更高要求。通過開展研究型審計,切實激發審計干部的主觀能動性,改變以往揭示問題表面化、提出建議簡單化的粗放式工作方法,在審計過程中結合具體的審計問題,主動學習、深入思考、總結經驗、破解難題,既增強能查能說能寫的本領,也推動增強政治能力、拓寬戰略視野、強化研究思維、提高專業水平。長此以往、久久為功,培養出一批既懂業務,又善于進行理論研究的專門人才,為審計人才隊伍建設提供源頭活水,確保審計理論研究工作薪火相傳、青藍相繼。
2
準確把握結合點,用創新審計理論更好地服務審計實踐
推動審計理論研究高質量發展,必須始終聚焦審計工作實踐、服務審計工作需要,為的是把審計工作干得更好。審計署明確研究型審計要著眼宏觀研究“國之大者”、謀劃長遠研究前沿問題、把研究貫穿審計工作始終。這一指導思想與審計科研的方向、重點是高度契合的。就當前來看,以下幾個方面需要重點關注、深入研究。
著眼宏觀全局,圍繞本質規律加強基礎性根本性研究。搞好審計理論研究,要跳出審計看審計。視野越寬廣,認識才會越全面,才能真正理解審計的本質,準確把握審計發展規律。審計管理體制改革的重要經驗,就是堅持和加強黨中央對審計工作的集中統一領導,堅持服務大局,堅持依法審計,堅持以人民為中心,堅持發揮監督合力,推進全面從嚴治審;審計形成的規律性認識,就是要堅持圍繞黨和國家中心工作開展審計,堅持圍繞總體國家安全觀開展審計,堅持圍繞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思想開展審計,堅持圍繞促進黨的自我革命開展審計。這些重要經驗和規律性認識,為審計事業長遠健康發展提供了遵循。
加強審計理論研究,首要任務就是做好根本性、基礎性研究,為新時代審計工作提供思想先導。比如,深入研究如何更好加強黨對審計工作全面領導的研究、優化黨委審計委員會工作運行機制,把黨的領導貫穿審計工作全過程各方面等。
著眼實際應用,圍繞實踐經驗加強理論性總結性研究。及時把實踐中形成的行之有效的經驗,總結和升華為理論或制度規范,既為以后的實踐提供有效指引,也使審計理論在實踐中發展、豐富和完善。比如,圍繞如何構建集中統一、全面覆蓋、權威高效的審計監督體系,研究提出深化改革、流程再造和技術創新等方面的意見建議,不斷推動審計制度守正創新。
又如,多年來,審計工作始終立足于維護人民群眾的根本利益,促進保障和改善民生,持續加大對重點民生資金和項目的審計力度,著力推動各項富民惠民政策落到實處,理論工作者就要積極研究民生審計的規律性、時代化等課題,為更加有效地提升審計監督效能提出建議。
再如,針對構建全省審計一盤棋已有經驗做法,圍繞進一步聚合審計目標、統籌審計資源、增強審計合力開展研究,更加有力有效推動提高全省工作的整體性和協同性。
著眼指導引領,圍繞現實問題開展針對性前瞻性研究。審計科研不是為研究而研究,必須落到實處、接上地氣,推動從深層次解決審計工作中遇到的困惑、困難和障礙,切實起到指導和深化審計實踐的作用。比如,如何做好常態化“經濟體檢”工作,理論研究必須以新發展理念為指導,深入剖析當前審計資源配置、組織方式、技術手段、專業能力等方面存在的薄弱環節,提出常態化“經濟體檢”的實施路徑、方式方法和載體抓手等方面的意見建議。
又如,績效審計是推動落實新發展理念、實現高質量發展的重要途徑,需要重點研究預算執行審計如何與財政改革、發展規劃、積極的財政政策等有效銜接,以及績效審計的評價依據、評價指標和技術方法等,為推動資金和政策有效融合、實施全面預算績效管理發揮更大作用。
研究的針對性還體現在審計對象和審計內容上,要立足經濟監督,以審計的視角研究被審計領域的歷史沿革、發展現狀、改革方向和被審計單位的職能職責、業務運行、管理模式等,研究審計對象及相關行業領域深化改革中的深層次矛盾和問題等,只有這樣,才能夠真正做到揭示問題、規范管理、促進改革一體推進。同時,還要緊扣時代脈搏開展前瞻性、引領性研究,指導審計實踐發展方向。總之,要緊緊圍繞審計實踐中的重點、熱點和難點問題深入研究,把關注點聚焦到實際工作中遇到的矛盾和現實問題上,把落腳點歸結到規律探尋、理性升華上,做到不僅善于發現問題,更善于深入實踐去尋找解決問題的答案,以理論研究的成果為解決問題和矛盾提供指導。
(作者系四川省審計廳黨組書記、廳長)
來源:中國審計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