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實踐中我們發現,一些企業不能很好地實施信用管理措施,是因為缺少一套科學的信用管理制度。比如,許多企業不斷頒布各種應收賬款的管理規定,但往往達不到期望的效果,以致于不得不朝令夕改、頭痛醫頭、腳痛醫腳,究其原因在于相關的規章制度沒有系統化的設計。這里按照過程控制和系統分析的原理在幾年來的管理咨詢實踐中主要為企業開發了三個方面的信用管理制度方案。
(1)事前控制——客戶資信管理制度
客戶既是企業最大的財富來源,也是風險的最大來源。強化信用管理,企業必須首先做好客戶的資信管理工作,尤其是在交易之前對客戶信用信息的收集調查和風險評估,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而這些工作都需要在規范的管理制度下進行。目前我國許多企業需要在五個方面強化客戶資信管理:客戶信用信息的搜集;客戶資信檔案的建立與管理;客戶信用分析管理;客戶資信評級管理;客戶群的經常性監督與檢查。
(2)事中控制——賒銷業務管理制度
企業在交易過程中產生的信用風險主要是由于銷售部門或相關的業務管理部門在銷售業務管理上缺少規范和控制造成的。其中較為突出的問題是對客戶的賒銷額度和期限的控制。一些企業在給予客戶的賒銷額度上隨意性很大,銷售人員或者個別管理人員說了算,結果往往是被客戶牽著鼻子走。實踐證明,企業必須建立與客戶間直接的信用關系,實施直接管理,改變單純依賴于銷售人員“間接管理”的狀況。因此,必須實行嚴格的內部授信制度,這方面的制度化管理應包括三個方面:信用政策的制訂及合理運用;信用限額審核制度;銷售風險控制制度。
(3)事后控制——應收賬款監控制度
關于應收賬款管理,許多企業已制訂了一些相應的管理制度,但是在調查研究中發現,這些制度還遠遠不能適應當前市場環境和現代企業管理的要求。存在的主要問題是缺少管理的系統性和科學性。改進這方面的管理主要應在如下四個方面制度化:應收賬款總量控制制度;銷售分類賬管理制度;賬齡監控與貸款回收管理制度;債權管理制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