服務熱線
400 180 8892
2022年3月22日,安永發布了文章《國資智匯 | 加快報告自動化建設,提高財務管理效率》,全面解讀了國資委3月2日發布的《關于中央企業加快建設世界一流財務管理體系的指導意見》(以下簡稱“《意見》”),并就報告自動化建設話題進行了深入分析。文章提到,很多企業啟用了報告自動化平臺,但是對效果不甚滿意,主要是因為前期標準化工作不到位,所以無法為報告自動化提供充分的數據基礎,從而導致自動化效果大打折扣。此外,《意見》要求重點強化的五項職能之首“強化核算報告,實現合規精準”第一項就是建立統一的財務核算和報告體系,即財務標準化:
“建立健全統一的財務核算和報告體系,統一集團內同行業、同板塊、同業務的會計科目、會計政策和會計估計,統一核算標準和流程,確保會計核算和報告規范化、標準化。”
本期我們就“財務標準化”這個話題進行深入探討。
01
財務標準化都包括哪些領域的標準化?
企業基礎財務數據一般包括如下三個方面:
會計科目
管理維度(或輔助核算/核算字段)
其他財務主數據
財務人員將企業的經濟活動按照一定的規則和流程反映到上述三個信息載體中,形成基礎財務數據。但是基礎數據不是財務部門的最終產出,不管是為了對外披露,還是為了對內經營管理分析,財務部門都需要再經過一定的報告規則和流程將會計科目、管理維度等基礎財務數據加工成企業所需要的報告(包括財務報告、管理報告、預算等)。
圖片
從上圖我們可以看出,要完成財務標準化,我們有如下兩項工作必須完成:
會計科目和管理維度標準化
核算報告規則及流程標準化
那么其他財務主數據的標準化應該如何考慮呢?一般我們會建議企業“按需”治理主數據,也就是說,如果報告端對某些主數據有治理需求,我們才對主數據進行治理,我們不建議企業“為了治理主數據而治理主數據”。因為企業的主數據數量龐大,要完成主數據的治理往往需要投入相當多的資源,并且經過較長的時間才能完成,很難在有限的期限內看到效果。此外,如果不是“按需”治理,則主數據治理工作可能會找不到方向,也可能會出現遺漏。
另一個需要考慮的因素是報告端的標準化。對于財務報告,不管是單體公司的財務報告還是合并財務報告,因為輸出內容和格式往往有會計準則及監管規則的要求,所以一般相對比較固定,不需要進行特別的梳理。報告的編報規則已經包含在“核算報告規則及流程標準化”工作中。對于管理報告和預算等,鑒于每個企業都有不同的體系和指標,以及不同的編報和監控流程,所以是需要企業去優化設計的領域。這一部分已經是企業財務管理提升的重要工作,我們一般不把這一部分包含在財務標準化工作的領域。
綜上,財務標準化工作通常是指企業會計科目和管理維度的標準化以及核算報告規則及流程的標準化。
02
會計科目與管理維度標準化如何進行?
如上所述,財務部門的最終產出是報告,會計科目與管理維度只是用來生產報告的“原材料”。所以會計科目與管理維度的梳理要從報告端的需求出發。同時考慮會計科目及管理維度的信息載體界定、集團管控方式、未來可擴展性等。
圖片
其中對于信息完整性和顆粒度要求以及信息載體界定兩個重要方面,一般企業會采取如下原則:
信息完整性和顆粒度
會計科目及管理維度承載的信息,必須能夠滿足對外財務報告(包括主表及附注)的披露要求,滿足內部管理報告分析需求。
信息載體界定
一般日常財務核算和對外財務報告所需信息主要通過會計科目承載(部分信息,例如合并抵銷等,也會用到管理維度);內部管理報告所需信息需要通過會計科目與管理維度共同承載。
03
核算報告規則與流程標準化如何進行?
一般企業會編寫《會計核算手冊》。一本完整的《會計核算手冊》應該包含如下幾個部分的內容:
圖片
特別是經濟業務核算規則,必須細化到每個業務場景的核算細則以及工作流程和規范,覆蓋財務工作人員日常工作的各個方面。
《會計核算手冊》的設計需要滿足如下六項基本原則:
圖片
確??梢愿采w集團所有業務場景;集團內同一種業務采用相同的標準處理方法和流程;符合適用會計準則、監管規則、企業內部管理辦法的要求;設計合理,易于執行和檢索等等。
04
財務標準化工作成果如何落地實施和后續維護?
在數字化的大背景下,財務標準化工作已經離不開系統的支持。財務標準化的工作成果(如優化后的會計科目和管理維度)必須在企業的財務系統中落地實施,甚至會對其他系統或者ERP中的其他模塊產生影響。所以財務標準化工作往往需要財務部和信息部兩個部門的通力配合。
此外,為了保持財務標準化工作成果的先進性,我們建議企業設立相應的后續維護規范。例如會計科目和管理維度的定期復核、《會計核算手冊》的定期更新,確保財務標準化工作成果的持續優化,永遠緊跟業務發展并支持經營決策,為企業財務管理工作提供堅實基礎,為數字化甚至未來的智能化建設鋪平道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