服務熱線
400 180 8892
石占有
購買或者返還租賃資產,同時還規 定租賃期最短為一年。 融資租賃作為一種間接融資方 式,一般是由資產出資方根據承租 方對資產要求的規格與選擇實現供 貨協議簽訂并進行貨款支付,在出 租方與承租方簽訂租賃協議后,將 購買設備或者是資產轉給承租方進 行使用,并且根據協議規定,在資 產或設備的租賃期限內,由承租方 根據合同條款的約定向出租房分期 進行租金繳納,以獲取有關資產或 設備在租賃期內的使用權。租賃結 束后,對有關資產或設備可以由承 租方留購或者是續租、退還出租方 等。 根據《租賃示范法》,融資租 賃具有以下特征的租賃:承租人對
于租賃物和供貨人具有選擇權;承 租人分期支付的租金應該占租賃資 產成本的大部分或者能夠占出租人 的投資的大部分;供貨人知道出租 人已經取得租賃資產。
二、融資租賃面臨的主要風險
現狀
現代意義上的信用風險不僅包 括實際違約帶來的風險 ,還應包 括由于交易對手信用狀況和履約能 力上的變化導致債權人資產價值發 生變動而遭受損失的風險 。目前, 融資租賃公司面臨以下主要風險: (一)流動性風險 根據租賃公司的特點,流動性 風險來源于租金風險和貸款風險, 租金風險是指當承租人無法按時繳
工作研究8
納租金,即便收回租賃資產,但由 于設備的專用性,難以在短時間內 再次出租或者變現,容易導致資金 流中斷。貸款風險是指融資租賃公 司一般會采用杠桿融資租賃的方 式,如果銀行降低了借貸規模或者 縮短借貸期限,就會增加公司流動 性風險。 (二)操作風險 企業制定的風險控制體系不適 合企業業務的發展或者是雖然制定 適當的風險控制體系但是由于信息 系統故障、溝通障礙、員工怠于執 行等原因會給公司帶來操作上的風 險。企業制定的風險控制體系不適 當往往是由于業務復雜、參與方較 多和租賃資產的特殊性等因素引起 的。而后者的執行懈怠則是受制于 公司的人事制度、信息溝通制度等。 (三)信用風險 在項目開始初期,出租方需要 對承租方的資信情況進行調查,某 些承租人為了獲得租賃資格謊報自 己的資本情況、運營能力和信用狀 況。這種信用風險將直接導致出租 方發生流動性風險。由于融資租賃 業務的期限較長,而租金又是分期 支付,易發信用違約導致,無法按 期收回租金,對企業現金流有一定 的壓力。在項目終結之際,承租方
因為種種原因未按照合約規定維護 設備或者無法按期交付資產,導致 出租方資產受損。承租人的信用風 險主要是由業務的長效性和獨立性 引起的。來自供應商的信用風險主 要是供貨商無法按時按量的將出租 方按照承租方的要求訂購的租賃資 產交付給出租人,進而導致出租方 不僅面臨投資資金的損失還要面臨 承租方的信用風險。 (四)外部環境風險 首先體現在政策風險。國家出 臺相關法律法規影響融資租賃業務 開展的風險,例如國家大力扶植高 新企業,限制高污染高排放,那么 公司的業務范圍如果是一些煤炭企 業、高排放的化工企業,則有可能 因為交易方業務的影響無法按期收 回租金,影響流動性風險。其次是 市場風險。由于市場價格、市場匯 率、市場利率等的波動導致融資租 賃公司租金收入降低或者租賃資產 減值的風險,主要包括利率風險和 匯率風險兩種。 以上風險都給融資租賃公司在 開展業務時加強風險控制提出了新 的要求。
三、RH公司風險控制控制措
施
RH公司是國家商務部、國稅 總局聯合批準,取得第十三批內資 融資租賃試點的融資租賃公司,業 務重點主要在上市公司、醫療、商 業地產、環保、市政基礎設施等領 域。業務方向為市政基礎設施和商 業地產的售后回租,生產設備、醫 療設備和汽車的直租和售后回租業 務。對客戶要求:國企需外部評級 AA及以上主體做承租人或擔保人, 民企需提供上市公司擔保或足值抵 押物。 RH公司風險控制措施主要分 為業務前期、中期、后期的三期風 險控制措施,(以下是需要根據 RH的實際情況進行撰寫,是文章 的主要部分,就是通過案例分析介 紹風險控制措施。 (一)融資租賃業務前期風險 控制 在對前期的風險實施控制時, 重點關注信用因素,還控制了公司 面臨的政策因素、市場因素和操作 因素所引起的風險,分別采取了員 工培訓考核、員工審查、風控會議、 資格審查和業務復核等相關控制活 動 ( 見圖 1)。
圖 1 融資租賃業務前期風險控制
9
工作研究
如圖所示,針對融資租賃業務 中可能出現的風險因素,RH公司 設置了業務部門進行初始審查立項 與盡職調查,通過現場訪談、財務 資料查閱、資產盤點等多種調研手 段,就企業提交資料的真實性、準 確性展開調查,了解企業真實、全 面的狀況,規避企業的信用風險,
同時通過對企業經營狀況、所處行 業和地區的深入了解,提前預判可 能出現的政策風險和市場風險,為 決策提供依據;在審核過程中,采 用風險管理部審核和業務評審會審 批的分級審核制度,有助于降低決 策失誤,防范操作過程中的道德風 險。
(二)融資租賃業務期中風險 控制 對期中的風險實施控制時,主 要是控制公司面臨的信用因素和技 術因素引起的風險,分別采取了協 議審查、技術維護和承租方回訪等 相關控制活動 ( 見圖 2)。
業務評審通過后,業務人員 將與承租方確定的合同文本提交審 核,必要時聘請外部律師,防范可 能的法律風險;合同必須由業務人 員雙人面簽,并留存客戶親自簽訂 的證據,以保證合同有效性;承租 人單方簽完的合同需由風險管理部 再次審核,確認無誤后方可申請用 印,整個環節保證合同前后一致性 及法律效力。
合同簽訂完畢,由業務人員落 實租賃項目實施條件,保證租賃物 所有權、保險及其他必要的條件落 實并將相關原件交由風險管理部進 行保存,達到放款條件才可提交放 款申請,由風險管理部、副總經理 及總經理審核,財務核對后放款。 (三)融資租賃業務期后風險 控制 在業務租賃期屆滿時,將風險
控制過程中信用因素和操作因素引 起的風險作為重點對象,所以,在 期后的控制流程中重點把握租賃資 產的回收和操作流程的復核兩項控 制活動 ( 見圖 3)。
圖 2 融資租賃業務中期風險控制
圖 3 融資租賃業務后期風險控制
工作研究10
放款后及時、定期進行租后管 理,包括現場檢查和非現場檢查手 段。現場檢查要求客戶經理定期進 行當面回訪,以及時發現企業最新 動向,了解租賃物情況,以防公司 資產出現損失,并形成檢查報告上 報風險部,如出現規定的重大事項, 必須及時匯報并采取相應措施,保 證公司財產安全;風險管理部與業 務部門共同進行現場檢查復核每年 至少一次,防止業務人員客觀或主 觀原因不能及時反饋相關問題。非 現場檢查包括不限于工商信息的變 更、 中登網信息的更新、 上市公 司的公告和近期財務報表的財務分 析等,采取多種工具對承租人情況 進行排查。 由項目經理負責租金的催收, 在還款日前向承租人發送《租金支 付通知書》。 其中, 《租金支付 通知書》需經財務部復核,確保信 息準確性,直至整個租賃項目結清。
四、RH公司風險控制體系優 化建議 根據風險的成因提出了提升 RH公司在不同的融資租賃風險控 制階段的風險控制能力的對策。 1. 設立多樣化的業務范圍,提 高前期風險控制能力。為了分散政
策對單個行業造成的影響,公司應 該將其業務范圍拓寬,且各個行業 的規模比例不要極高也不要極低, 以降低行業風險對企業造成的沖 擊。 2. 信用因素風險控制。分設獨 立的信用風險管理委員會,完善前 期風險控制體系。由于信用因素是 RH公司最為重要的風險控制點, 所以我們設立信用風險管理委員 會,受風險管理委員會的直接領導, 單獨負責公司信用因素產生風險的 控制,體現分層管理的思想。單獨 把信用風險管理委員會分列出來, 有助于保持其獨立性,有助于工作 人員增強對信用風險的重視,保質 保量的完成工作。 3. 培養企業信用文化,建立前 期、中期和期后風險控制的氛圍。 在對員工進行定期的培訓和考核 時,應將信用要素作為重點的培訓 方向,培訓員工自身講信用,在工 作當中也把客戶的信用作為重點考 察對象的素養。 4.提高工作人員風險控制意 識,加強前期、中期和期后風險控 制活動的實施能力。RH公司針對 企業風險管理文化的塑造已經采取 了相關的舉措,但是 RH 公司的重 視程度還不夠,需要加快風險管理
文化的建立。首先,增強高級管理 層風險管理的意識和能力,能夠在 下達相關任務或向員工報告公司業 績時,重點關注風險管理。其次, 公司不僅對業務實施風險管理,對 人員更要實施風險管理,切實實施 到位,獎懲結合,定期或不定期開 展風險管理的活動,設立相關獎勵, 使員工提高風險管理意識。 5. 培養風險管理人才,完善前 期風險控制體系。公司應定期招募 風險管理人才,且對公司的風險管 理人才進行定期和不定期的培訓和 考核,定期培訓是指每年年初根據 公司的風險管理情況對人員的進步 需求做出培訓,不定期培訓是指當 社會的風險管理體系進步或者市場 發生大的變動,應該根據變動對風 險管理人才進行培訓。 6. 健全風險管理信息系統,提 高前期風險控制能力。信息系統是 風險管理工作得以順利進行的環境 基礎,應提高對該系統的重視。調 整系統功能以適應工作的需求,但 是需要經過風險管理委員會和審計 委員會的審批。
作者單位 天津大通投資集團 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