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文 / 潘婉萍
行政事業單位國有資產,是指屬國家所有,由行政事業單位占有、使用,能以貨幣計量的各種經濟資源的總和;是政府職能運行的重要物質基礎,主要分布在行政管理、公檢司法、教育、文化、衛生等各個系統。截止2006年底,桐廬縣有行政單位62家,事業單位127家,資產總額30.2億元,負債總額11.6億元,凈資產18.6億元。其中行政2.9億元,事業15.7億元。如何管好、用好這部分資產,對我縣國有資產管理有著十分重要的意義。
近年來,桐廬縣國有資產監督管理工作,在縣委、縣政府的正確領導下,按照“國家所有、分級管理、授權經營、分工監督”的原則,經過不斷的實踐和探索,初步建立了國有資產管理、營運、監督“三位一體”的管理體系,加大了管理力度,相繼出臺了一批管理制度,對資產處置、對外投資、擔保、公房出租、資產調劑等方面都進行了規范。通過資產清查,摸清家底,理清思路,促進了國有資產的合理流動,優化國有資產的配置結構,從整體上提高了國有資產管理水平。
一、我縣行政事業單位國有資產管理中存在的主要問題
通過最近對全縣行政事業單位國有資產的清查和調研,發現了我縣部分單位資產管理中存在制度不健全、管理不規范、國有資產使用效率低下,國有資產安全存在隱患等問題,具體表現在:
1.對資產管理不夠重視。普遍存在“重購置、輕管理”,“重資金、輕實物”的思想,資產管理意識淡薄。有的單位資產管理混亂,缺乏一套規范和有效的內部管理機制;有的單位還沒有樹立國有資產“國家所有、分級管理”的意識,把資產當作部門的私有資產,隨意購置、處置,不講使用效益的情況依然存在。
2.管理制度不健全,管理人員缺乏。不少單位未建立單位負責人對國有資產保值增值考核機制和離任資產責任審計制度。有的單位沒有建立內部資產管理制度或制度不夠健全,內部職責不清,資產使用、移交手續不全,有的人員借工作調動,帶走單位的固定資產。大部分單位未明確資產管理人員,由財務人員兼任資產管理人員,管賬與管物同一人,不利于相互監督。由于財務人員平時工作量大,主要精力放在財務管理上,疏于管理實物資產,使許多國有資產管理工作無法真正落到實處,造成資產管理不到位。
3.固定資產的賬實不符情況嚴重。從資產清查反映,盤盈資產11630萬元,盤虧5697萬元。一是有的單位賬面只反映固定資產原值總額,未建立固定資產臺賬或卡片,日常資產管理工作與賬務管理脫節、有物無賬、賬卡不符、賬賬不符、賬實不符;二是建設工程項目,如辦公樓、教學樓由于資金不足等原因未及時決算,但已使用多年,工程支出仍掛在“在建工程”和往來賬戶中或仍在基建賬戶未及時結轉;三是接受捐贈和無償調入的固定資產,由于各種原因滯留賬外不入賬,形成賬外資產;四是進入結算中心的少數單位根本沒有建立固定資產賬戶;五是已經損壞或報廢的固定資產未及時審報核銷,造成有賬無實,長期掛賬;六是房屋、土地等資產權證不全。很多資產沒有辦理房產土地權證,有的是歷史遺留問題,因資料不全,辦理有難度;有的是新建資產,缺少權證意識,未及時辦理。
4.國有資產占有量不平衡,部門之間辦公條件苦樂不均。行政事業單位購置資產的資金都來自于財政資金,由于資金來源和占用的無償性,使得行政事業單位資產購置計劃性不強,甚至存在攀比現象。財政部門尚未制定資產配置標準,資金安排與現有資產量脫節,導致部門之間辦公條件苦樂不均;部分單位資產閑置浪費,利用率低,不利于充分發揮各部門的積極性。
5.經營性資產管理仍然存在一定的問題。一是主動申報審批的單位少,在協議出租的單位中有十多家單位均未辦理房屋出租審批手續;二是協議出租的問題仍存在,出租公房的35家單位中通過公開拍租的只有一半,主要原因是地段比較偏僻,或原出租合同期限較長,合同尚未到期;三是個別單位租金收入未實行收支兩條線管理,直接以收入抵支或進入其他賬戶(如退休干部管理賬戶)。
6.國有資產管理方式較為落后,資產管理與預算管理、政府采購相脫節。目前,我縣國有資產的管理還停留在賬薄和報表的管理上,不能動態地反映國有資產的變化情況。財務管理都有相應的軟件,資產管理還未建立信息化系統,落后的管理方式造成資產管理的漏洞和安全風險。單位擅自處置了資產,國有資產管理部門也不能及時發現。由于不能隨時掌握各單位資產情況,資產管理與預算管理、政府采購相脫節。
二、做好我縣行政事業單位國有資產管理工作的建議
為了充分發揮行政事業單位國有資產應有的作用,確保國有資產的安全完整,必須采取有效的措施,解決行政事業單位國有資產管理中存在的問題。要進一步完善制度,強化監督,更新管理理念,改變管理方式,促進資產管理與財務管理、預算管理的相互配合,合理配置國有資產,提高國有資產使用效益,力爭我縣國有資產管理水平上一新臺階。
1.加強領導,統一認識,大力宣傳國有資產管理的法律法規。從平時管理工作中可見,那些對國有資產管理有關法律、法規了解得越全面,理解得越透徹的單位領導,對國有資產管理工作越重視,其國有資產管理工作就做得越好。因此,必須通過行之有效的宣傳教育活動,采取各種形式宣傳國資管理法律法規,使各部門、各單位從思想上重視國有資產管理,廣大干部群眾自覺學習國有資產管理的有關政策。
2.進一步完善我縣國有資產管理的相關制度。在認真貫徹執行行政、事業單位國有資產管理辦法的同時,要根據我縣實際情況,研究制定我縣的國有資產具體實施辦法。一是建立和健全行政事業單位國有資產管理責任制。實行單位主要領導、分管領導、財務及購置、使用部門負責人的分級管理責任制,明確各自的職責范圍,做到層層落實,責任到人;二是將行政事業單位國有資產的保值、增值作為單位領導經濟責任的一項重要內容,促使各部門單位建立健全內控制度,加強對固定資產購建、保管、使用、維護和清查等的管理和監督,維護國有資產的安全;三是進一步明確資產購置、使用、處置、核銷權限和工作程序;四是加大監督的力度,審計、財政、監察等部門要履行好職責,切實加強對行政事業單位國有資產使用、處置的監督,把國有資產的真實完整和保值增值作為經常性監督的重點,及時發現問題,分析原因,制止資產流失。對違法違紀的單位和個人,要堅決按照規定進行處理。
3.建立資產管理信息系統,實現資產管理現代化。為防止資產清查的前清后亂,切實提高行政事業單位資產管理水平,應盡快建立國有資產動態管理系統。資產管理信息系統的建立,可以實現資產從入口到出口各個環節的動態管理,財政部門和各主管部門能及時、全面地掌握行政事業單位國有資產管理的總體狀況,有利于資產管理的透明化和資源的共享共用,為資產管理與部門預算管理、政府采購結合提供信息支持。
4.探索資產管理與財務管理、預算管理、政府采購相結合的方式方法。實現資產管理與財務管理的結合,要抓好資產軟件與財務軟件的對接,同時明確資產管理人員與財務人員的職責。對進入結算中心的單位,結算中心要與各單位搞好協調,確保新購資產及時入賬。預算管理是規范和加強資產管理,通過增量來調節、控制存量資產的有效手段,控制好入口,才能抓好資產管理。要制定資產配置標準,以現有資產狀況和配置標準作為預算安排的依據,逐步建立資產管理與預算管理、政府采購相結合的工作流程。要引入資產使用評價機制,結合財政支出績效評價,制訂評價制度體系、評價指標體系,選擇科學、客觀、準確的評價方法,對資產管理水平、預算、成本、使用、效益情況進行客觀公正的評價。
5.進一步加強對出租房屋的監管。一是在原有制度的基礎上完善行政事業單位房屋出租管理辦法,堅決制止暗箱操作,明確違規處理辦法;二是加強對租金收入使用票據的監督。行政事業單位在收取租金時,必須向承租人開具財政監制的專用票據,多方監督出租行為。
6.建立資產管理人員網絡,加大培訓力度,提高管理人員素質。結合資產信息管理系統的建立,各單位都要明確一名專職或兼職資產管理人員,建立全縣的資產管理人員網絡,通過多種形式的業務培訓,提高其資產管理業務水平,增強其責任性,管好用好本單位的資產。國資管理部門要建立對資產管理人員的考核辦法,對各項基礎管理工作進行嚴格考核和監督檢查,以保證各項工作的落實到位。
(作者單位:桐廬縣財政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