服務熱線
400 180 8892
【本題10分】甲公司是一家在境內外同時上市的企業,自2018年1月1日起執行財政部于2017年發布的新修訂的《企業會計準則22號——金融工具確認和計量》等金融工具系列會計準則(簡稱“新準則”)。為確保新準則的有效執行,該公司于2017年11月組織會計人員進行了新準則集中培訓。培訓結束時,會計人員對自2018年開始可能發生的與金融工具業務相關的會計處理進行討論交流。部分人員發言要點摘錄如下:
會計人員A:公司的債券業務較多。對于購入的債券,如果公司管理該類債券投資的業務模式既以收取該類債券的合同現金流量為目標又以出售該類債券為目標,且該類債券在特定日期產生的現金流量僅為本金和以未償付本金金額為基礎的利息的支付,在初始確認時,除非在符合規定條件時直接指定為以公允價值計量且其變動計入當期損益的金融資產,否則應分類為以攤余成本計量的金融資產。
會計人員B:公司持有的除對被投資單位實施控制、重大影響的權益性投資以及對合營企業的權益性投資以外的權益工具投資,均應按公允價值計量并將其公允價值變動計入當期損益。
會計人員C:對公司商品銷售形成的不含重大融資成分的應收賬款,分類為以攤余成本計量的金融資產的,應當始終按照相當于整個存續期預期信用損失的金額計量其損失準備。
會計人員D:公司將來購買的債券如果符合規定的條件,且在初始確認時分類為以公允價值計量且其變動計入其他綜合收益的金融資產,則公司無需在資產負債表日對該債券投資進行減值測試。
會計人員E:套期工具通常應是衍生金融工具,但公司對外匯風險進行套期時,可以將非衍生金融資產(選擇以公允價值計量且其變動計入其他綜合收益的非交易性權益工具投資除外)或非衍生金融負債的外匯風險成分指定為套期工具。
假定不考慮其他因素。
要求:
1. 判斷會計人員A的說法是否存在不當之處;如存在不當之處,指出不當之處并說明理由。
2. 判斷會計人員B的說法是否存在不當之處;如存在不當之處,指出不當之處并說明理由。
3. 判斷會計人員C的說法是否存在不當之處;如存在不當之處,指出不當之處并說明理由。
4. 判斷會計人員D的說法是否存在不當之處;如存在不當之處,指出不當之處并說明理由。
5. 判斷會計人員E的說法是否存在不當之處;如存在不當之處,指出不當之處并說明理由。
【答案】
1. 存在不當之處。
“應當分類為以攤余成本計量的金融資產”的說法不當。
理由:金融資產同時符合下列條件的,分類為以公允價值計量且其變動計入其他綜合收益的金融資產:①企業管理該金融資產的業務模式既以收取合同現金流量為目標又以出售該金融資產為目標;②該金融資產的合同條款規定,在特定日期產生的現金流量,僅為對本金和以未償付本金金額為基礎的利息的支付。
或:
金融資產同時符合下列條件的,分類為以攤余成本計量的金融資產:①企業管理該金融資產的業務模式是以收取合同現金流量為目標;②該金融資產的合同條款規定,在特定日期產生的現金流,僅為本金金額和以未償付本金為基礎的利息的支付。
或:
應作為“其他債權投資”。
2. 存在不當之處。
“均應按公允價值計量并將其公允價值變動計入當期損益”的說法不當。
理由:企業可以將非交易性權益工具投資直接指定為以公允價值計量且其變動計入其他收益的金融資產。
評分說明:如果考生答出“均計入以公允價值計量且其變動計入其他綜合收益的金融資產”,不得分。
或:
應作為“其他權益工具投資”。
3. 不存在不當之處。
4. 存在不當之處。
“無需在資產負債表日對該債券投資進行減值測試”的說法不當。
理由:公司將來購買的債券如果符合規定的條件,且在初始確認時分類為以公允價值計量且其變動計入其他綜合收益的金融資產,公司在資產負債表日對該類債券投資需要進行減值測試。
或:
以攤余成本計量和以公允價值計量且其變動計入其他綜合收益的金融資產(指定為以公允價值計量且其變動計入其他綜合收益的非交易性權益工具投資除外)應進行減值會計處理并確認損失準備。
5. 不存在不當之處。
考點體現:
(1)金融資產的分類;
(2)金融工具的減值;
(3)套期工具的指定。
考核方式:
判斷會計人員是否恰當……并說明理由。
答案分析:
1. 通過上述5小題的問題,我們了解到高會考試的一種形式:“判斷……的說法是否恰當……并說明理由”。2018年金融工具準則是新修訂的,而高會考試在2018年就針對金融工具單獨出了一道必答題,所以提醒各位考生在復習時對當年新修訂的內容要重點復習,雖然是新修訂的知識,但考核的知識點基本都源自教材,雖然金融工具這一章比較晦澀難懂,但考核難度不大,所以建議考生一定要熟悉原文。
2. 聯系考點我們可以延伸一下:
(1)和(2)考核的是金融資產的分類。金融資產的分類是其確認和計量的基礎。企業除非在某金融資產初始確認時就將其直接指定為以公允價值計量且其變動計入當期損益或其他綜合收益的金融資產,否則,根據該管理金融資產的業務模式和金融資產的合同現金流量特征,將金融資產劃分為以下三類:(1)以攤余成本計量的金融資產;(2)以公允價值計量且其變動計入其他綜合收益的金融資產;(3)以公允價值計量且其變動計入當期損益的金融資產。考生應熟悉金融資產并根據企業管理金融資產的業務模式和金融資產的合同現金流量特征進行基本分類。
(2)考核的是金融工具的減值。本考點屬于本章的核心考點,在考試中經常出現,金融資產減值已經由過去關注實際發生減值損失轉變為關注預期信用減值損失,上述內容在備考中均應全面掌握。
(3)考核的是套期工具的指定。套期工具,是指企業為進行套期而指定的、其公允價值或現金流量變動預期可抵銷被套期項目的公允價值或現金流量變動的金融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