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文 何雪鋒 徐姍
近年來,隨著互聯網、云計算等IT技術的迅猛發展,全球數據信息量呈指數式增長,我國社會已全面步入大數據時代。數據的涌現不僅給人們帶來更加便捷舒適的生活,同時也改變了很多企業的運作和管理模式。尤其是對正處于國家重點建設風口浪尖的管理會計來說,大數據時代的到來改變了傳統的數據分析方法,給企業管理會計帶來了新的機遇與挑戰,但同時也將商業智能這一概念推到大眾眼前。
商業智能,簡稱BI,1996年由加特納集團提出,該集團認為商業智能技術可以為企業提供迅速分析數據的技術和方法,包括收集、管理和計算,將這些數據轉化為有用的信息,然后按需分配到企業各個部門,通過應用基于事實的支持系統來輔助商業決策的制定。在近年大數據迅猛發展的背景下,數據的獲得相對以往任何時代來說更加便捷,商業智能在企業管理方面的應用也將會更加普及。
管理會計信息化對企業管理至關重要
管理會計信息化是管理會計和當代信息技術結合的產物。隨著近年來我國對管理會計的重視和體系建設的不斷深入以及互聯網、大數據、云計算等一系列新科技的快速發展,導致企業管理實踐活動的開展都需要諸如此類新技術的支持。盡管我國二十多年來在會計信息化方面的實踐與發展已經非常成熟,但隨著企業會計職能從簡單的會計記賬核算發展到參與運營決策管理,普通的會計信息化已經不能滿足企業管理的需求,社會對管理會計信息化的渴求日益突出。
管理會計信息化,一是將財務人員從繁瑣重復的事項中解脫出來,解放了會計人員的雙手,大大提高了管理會計工作的效率與準確性,使企業財務人員能夠有更多的時間與精力參與企業管理以及高財務素質的分析決策工作;二是有助于企業在大數據背景下針對每個抉擇作出更準確、更理性的決策。管理會計作為一門量化管理的學科,需要大量數據的支撐,建立企業管理會計數據平臺,集合與企業相關的管理會計報告數據、成本信息、預算數據等是管理會計工作的基礎;三是通過建模來對企業進行量化管理,企業可以利用其本身一些獨有的特性建立起量化模型來模擬企業管理、預決算、成本費用分攤等流程或項目,使企業管理者對自身情況加深了解,對未來發展進行預測。
商業智能將促進管理會計信息化的建設
隨著商業智能的發展,企業普遍建立管理會計信息化將變得相對容易,商業智能所具有的以下特質將大力促進管理會計信息化建設。
商業智能強大的建模能力可以推進管理會計信息化建設。它能夠按照不同的需求建立模型,發掘商業數據之間的關系,分析潛在的原因,其建模能力完全能夠滿足管理會計信息化所需的建模技術。
商業智能突出的數據處理能力可以幫助管理會計信息化加強運轉。它不僅能夠更加高效地收集數據,而且可以在數據庫中提取數據、轉換數據格式以備管理會計分析所需。
商業智能多視角特點完善了管理會計信息化的分析能力。它可以將一個實體的重要屬性分類,根據類別進行多方位多視角的數據分析,這恰好符合了管理會計信息化所要求的多視角多側面對會計數據的歸納分析。
商業智能靈活的技術特點豐富了管理會計信息化的內容。這一點使它不僅可以通過可視化的圖像、圖表、計量表等技術幫助管理會計人員對指標性能有一個清晰的了解,并且能夠實時通知員工相關的趨勢、誤差以及最佳決策。另外也能對數據集合從不同的角度進行不同方式的提取、排序、篩選以及透視,很大程度地促進了管理會計信息化的形成與發展。
那么利用商業智能發展管理會計信息化,具體表現在哪些方面呢?從成本投入方面來說,引入商業智能可以使企業為建立管理會計信息系統投入的初始資本降低,與此同時也節約了后期管理成本。首先,商業智能使得企業會計人員只需要通過智能端口即可訪問管理會計信息系統中的數據及信息,讓企業信息系統的整體構架變得簡單,不再需要繁雜的結構,節約了企業初始資本的投入。其次,利用商業智能可以幫助企業實行集中化管理,有利于精簡多余人員,減少IT方面的維護費用,從而降低企業后期管理成本,進而有效促進管理會計信息化。從財務決策方面來說,大數據時代的到來可以讓企業從多渠道獲取更加全面的數據信息,從這些數據中挖掘出商業價值是企業當前構建管理會計信息化最重要的目的,通過商業智能優秀的數據處理能力與靈活的技術特點對這些數據進行多方位的計算與分析,促進企業以信息化的方式較快較精準地提取管理會計決策相關信息,最終實現企業的目標和價值。
在大數據時代的洪流下,企業未來面臨的數據越來越多,種類愈加繁雜,結構也會越來越復雜,這給企業管理會計信息化建設提出了巨大的挑戰,但通過對商業智能的合理應用,將對企業管理會計信息化建設提供多重助力。使企業更好地實現管理會計的職能,從而促進企業價值的進一步實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