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本報訊(記者 盧剛)近日,福建省審計廳和省測繪地理信息局聯合召開會議,進一步優化福建省自然資源資產大數據平臺建設工作。2016年以來,福建省審計廳積極探索自然資源資產大數據平臺建設,加大對自然資源資產管理和生態環境保護相關信息系統基礎數據的采集和分析,采用邊試點邊建設的方式,融合省地理測繪成果和技術資源,積極探索地理信息技術和大數據審計數據分析方法在自然資源資產審計中的應用,取得了明顯成效。
該廳近日與省測繪地理信息局簽訂了戰略合作協議,共同構建全省自然資源資產大數據平臺,以3S(遙感RS、地理信息系統GIS、全球定位系統GPS)技術為基礎,加大對自然資源資產管理和生態環境保護相關信息系統基礎數據的采集和分析。
為拓展大數據環境下資源環境審計的深度和廣度,該廳借助基礎測繪數據和全國土地調查及最新年度土地變更調查成果等數據,對自然資源資產實物量和生態環境質量狀況變化情況進行審計測算和核實。同時,積極協調有關主管部門和被審計單位歸集土地、礦產、森林、海洋、水等自然資源資產基礎數據,融合省測繪地理信息局地理國情普查、天地圖·福建等測繪成果,初步構建多來源、多尺度、多時相的自然資源資產“一張圖”數據庫。目前,已歸集森林、海洋、土地、礦產、水等行業資源電子數據65GB,已完成部分海洋資源、森林資源、土地資源及鄉鎮的信息資源入庫,建立存儲數據表51張,逐步為福建省審計機關開展審計提供數據支撐。
該廳邊試點邊建設,探索地理信息技術在審計中的應用,開發建設了自然資源資產數據中心系統、數據庫管理系統、審計業務支撐系統、審計成果系統、現場勘察取證系統等七大功能模塊,完成了海洋資源、海水質量監測、森林覆蓋率等專題數據集成,實現了地理信息數據分屏、疊加比對等審計數據分析方法,成功構建了相應審計方法模型,可自動計算違規開發利用的面積或長度,實現精確快速鎖定審計疑點。如2016年,該廳在開展莆田市領導干部自然資源資產離任審計試點中,對自然保護區、森林公園、重要飲用水源地等區域,運用大數據平臺探索開展大數據分析技術核查;2017年,在省審計廳開展的綜合實驗區海洋資源專項審計調查中,充分利用大數據平臺的基礎測繪成果、地理國情普查成果等空間地理信息數據進行關聯分析,空間疊加分析技術對圍填海活動進行影像內業核查,借助GPS定位及時進行外業確認,查找海洋資源管理中的問題、核實疑點。
此外,福建省審計廳和省測繪地理信息局已研發審計現場勘查取證設備,與自然資源資產大數據平臺無縫對接,實現審計現場取證與平臺之間的數據實時傳輸共享,提升現場勘查取證的精度和效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