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按照財政部、省財政廳加強內控規范管理的相關要求,近年來,山東省公安廳創新內控理念和模式,以資金管理為源頭,以網絡技術為手段,健全制度規范,完善工作流程,搭建內控平臺,實現了沿資金運行軌跡的全閉環數字管控,經費管控水平和保障能力顯著提升。2014年,我廳先后被財政部和省財政廳確定為全國內控建設聯系單位和省級行政事業單位內部控制規范示范單位。
一、健全制度體系,規范制衡流程,實現管理“精細化”
緊跟財政體制改革步伐,應對公安財務工作面臨的新情況、新挑戰,山東省公安廳從建立新制度、設定新標準、完善工作流程入手,積極建立適應新形勢新要求的公安財務內控體系。
(一)完善制度規程。山東省公安廳立足實際,著眼規范公務接待、會議、培訓、差旅等經費管理,研究制定了《山東省公安廳公務接待管理辦法》、《山東省公安廳會議費管理辦法》、《山東省公安廳培訓費管理辦法》、《山東省公安廳差旅費管理辦法》、《山東省公安廳機關公務卡結算管理暫行辦法》等新的管理制度,修改完善了《山東省公安廳機關財務管理辦法》,山東省公安廳財務管理制度體系進一步完善。
(二)制定包干標準。山東省公安廳依據制定的一系列新制度,按照警種部門,將辦公費、差旅費、車輛燃修費、會議費、培訓費、公務接待費,以及一般性公安業務經費等全部進行包干管理,制定包干標準,實行“科學核定,預算管理,超支不補”的管理辦法,有效遏制了“三公”經費的增長勢頭。
(三)規范崗位設置。先后印發《山東省縣級公安機關警務保障室工作規范》、《山東省市縣級公安機關警務保障部門崗位分工及履責規范》,根據內控管理相關規定和工作實際,科學設置崗位和職責,對預算、非稅收入和往來款、核算業務、政府采購、資產、物資、批量耗材、建設項目等關鍵業務,設定不兼任、不相容崗位,形成重點崗位相互分離、相互制約的權力制衡機制。
(四)堅持審計監督。在健全完善制度、標準的基礎上,山東省公安廳立足“強化財務監督”,進一步完善財務管理流程,主動將財務管理全過程置于監督、審計之下,堅持內審(公安廳內部審計)與外審(財政廳財務監督處檢查、審計廳審計)相結合,確保財務管理始終在“陽光”下運行,有效提升財務管理的科學化、規范化水平。
二、依托數據平臺,創新管理模式,實現運行“全閉環”
緊跟數字化、網絡化、信息化發展趨勢,山東省公安廳積極將現代財務管理理念引入公安財務管理工作。在實現網下財務運行管理規范有序的基礎上,借助公安廳大數據警務云平臺建設,自主研發了山東省公安廳內控管理綜合平臺,搭建了以資金鏈為路徑,貫穿經費收支、會計核算、政府采購、資產、庫存、項目庫、物聯網、bi統計分析“八位一體”的全時空立體化閉環管理網絡。該系統先后榮獲山東省公安科技進步一等獎和山東省科技進步二等獎。
(一)著眼資金收支管控,實現網上運行“全時控”。山東省公安廳內控管理綜合平臺于2013年1月正式投入運行。該平臺以經費預算為源頭,沿資金運行軌跡,突出“支出控制、實時監督、公開透明”三大功能,實現了經費收支全流程、多維度管理,廳機關全部財務收支均通過系統進行網上分配、網上運行、網上審批、網上報銷。在預算執行、支出控制、網上監管、廉政風險防范等方面發揮了重要作用。特別是在“三公經費”控制方面,山東省公安廳機關該項支出2013年、2014年、2015年分別較前一年下降15%、15%和6%。同時還可以更加宏觀地掌握資金整體運行情況,對及時發現資金缺口、集中財力辦大事、提高資金使用效益具有重要意義。
(二)著眼處理技術創新,實現財務操作高效率。引入移動警務、影像、條碼、憑證自動生成等新技術,將財務處理全面帶入現代化、信息化模式。移動警務技術,將移動警務終端接入內控平臺,使審批流程不受時間地點限制,大大提高了流轉速度和工作效率。影像技術,將原始憑證、資產實物全部生成圖片資料,與賬務處理、資產登記掛接關聯,確保了信息數據的準確完整。憑證自動生成技術,在報銷完成后,網上報銷模塊自動生成記賬憑證到財務核算模塊,大大提升了賬務規范化和數據實時性,在確保財務信息的及時性和完整性的同時,有效降低了財務人員的工作強度。條形碼技術,通過“財務票據移交自動化管理”功能,在資產登記卡和記賬憑證上自動生成條形碼,通過條碼管理技術對相關單據進行自動識別,對原始單據全程跟蹤管理,規范資產和財務票據管理,徹底杜絕丟單、重復記賬等現象。
(三)著眼隊伍廉政建設,實現資金運行全公開。主動將財務管理全過程置于監督、審計之下,充分利用平臺,全部資金收支、審批均從網上運行、網上公開,并詳細記錄資金運行軌跡和信息。設定權限,使相關審計監督部門可以實時監督資金收支明細,實現了全過程、全天候動態監管。
(四)著眼多維分析技術,實現決策目標自定義。沿資金運行軌跡,采取統一的數據標準,平臺延伸將預算編制、政府采購、資產管理、庫存管理全部關聯貫通。通過查詢定制、指標定制、多維分析、智能報告等工具,將各類分散數據瞬時轉換為有效數據,根據決策事項需求,進行自定義定制、建模和分析,為領導決策提供可靠依據。在年度通用設備需求測算中,以財政標準更換年限、品種為依據,對系統中資產管理、庫存管理相關信息進行定義、抽取、比對、分析,為預算的科學編制提供依據。
(五)著眼省市共建共享,實現系統全省全覆蓋。2014年5月以來,山東省公安廳在成熟運用內控管理系統近兩年的基礎上,在全省市級公安機關推廣運用該系統。采取省、市兩級共建的方式,由省廳統一采購軟件服務,在全省推廣運用。目前已有濟南等7個市級公安機關和濱海等5個直屬公安局完成了系統建設工作,并成功上線運行,截止目前運行狀況良好。淄博等7個市公安局也正在建設過程中,預計年內將部署完畢。通過兩年多的推廣工作,內控管理系統已覆蓋了絕大多數市級公安機關和全部直屬局,全省公安財務管理的規范化、精細化水平必將會有質的飛躍。
三、緊跟政策步伐,強化業務培訓,實現隊伍“專業化”
隨著形勢任務的發展和財政體制改革的深入推進,新《預算法》、新《公安機關財務管理辦法》等新政新規層出不窮,財務管理工作的政策性、專業性、規范性越來越高。多年來,我們緊跟政策步伐,強化業務培訓、開展專業比武,努力打造一支高素質、專業化的公安財務隊伍。
(一)定期培訓,實現新政新規“全吃透”。多年來,省廳實行了省、市、縣三級財務培訓制度。對每一項新頒布實施的政策規定、每一套啟用的新系統,都及時組織全省財務培訓,務求講明白、學透徹、會應用,確保了各項財務制度措施落到實處、取得實效。近兩年,省公安廳在省財政廳的大力支持下,依托山東省會計學會的優質資源,積極開展財務人員進高校培訓工作。邀請知名教授和行業專家進行授課,讓全省公安財務人員在第一時間吃透新政策、新規定。2015年省公安廳在浙江大學順利舉辦了兩期全省公安系統新預算法暨內控建設培訓班,2016年,省廳又在廈門國家會計學院舉辦了兩期全省公安警務保障部門財務管理業務培訓班。授課專家們從不同層面、不同角度解讀政策法規,分析財政形勢,既開闊了視野、又拓寬了知識面,收到了良好的培訓效果。
(二)競賽比武,推行新規新法“全過關”。在全員輪訓的基礎上,省公安廳組織開展形勢多樣的、全員參與的公安財務比武競賽活動,將理論知識與工作實踐充分結合。印發知識手冊和題庫,組織競賽,確保全員參與、全部過關,為全省公安隊伍內部控制建設和各項財務工作的全面推開打下了堅實基礎。
公安財務工作光榮艱巨,公安財務崗位責任重大,公安內控建設任重道遠。山東省公安廳將以強烈的責任感、使命感和緊迫感,保持良好勢頭,緊跟政策潮流,進一步完善內控建設,為我省公安事業的有序發展做出更大貢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