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潘 存 君
2014年10月,財政部發布《關于全面推進管理會計體系建設的指導意
見》,開啟我國的“管理會計元年”。實際上,管理會計作為會計的一支,在
我國的運用已久,很多企業對管理會計有不少的探索和實踐,但總體來說多處
于自發的摸索應用階段,不夠規范化、體系化。目前,《關于全面推進管理會
計體系建設的指導意見》已經頒布,管理會計相關的標準、指引等尚未出臺,
大家對管理會計的內涵和外延處于討論學習之中,管理會計之于成本會計、財
務管理、預算管理、財務分析、盈利預測、運營管理、內部控制、風險評估、
績效評價等管理工具的聯系和區別、各自的邊界在何處,也尚不明確。
預算管理作為管理會計的重要內容與工具,在很多企業得到了比較廣泛的
應用,但應用的廣度和深度有所差異。以企業的預算管理實踐為例,有以下幾
個方面需要注意:
一是預算管理要以企業戰略為指導,預算管理指標的制定過程應該是企業
戰略目標分解實施的過程。如果沒有戰略目標的指導,預算管理將變成為預算
而預算,失去方向感。
二是預算管理的范圍要涵蓋企業生產經營到投融資的各項經濟業務活動,
從經營業務預算、資產購建預算到資金預算,并對應形成各項預算報表,形成
全面的體系。
三是在預算的制定標準中,要區分不同的成本費用與支出項目,制定不同
的控制標準,以科學合理的標準來編制形成預算。
四是預算管理要以扎實有效的基礎管理和核算為基礎,結合企業的內部控
制實施、成本會計核算等環節來制定和實施全面預算體系。
- 9 -
五是預算管理要重視執行的嚴格性及其監控,通過預算執行情況分析、預
算執行結果考核、內部審計等方式監控預算的執行,避免重編制、輕執行而使
預算管理流于形式。
六是預算執行的剛性應與預算調整的彈性相結合,做好預算執行過程中的
信息反饋,一旦經營環境等發生變化時,應對預算進行相應調整,否則原有預
算的執行可能導致與經營環境及目標不符。
企業預算的編制與執行中,往往容易出現以下誤區:
一是傳統的預算管理過分注重以利潤為導向,沒有走出財務會計的影響。
利潤指標以歷史成本計量為基礎,折舊、攤銷等指標的影響導致以利潤為導向
的預算管理過多關注沉沒成本,只考慮以現有經營模式進行未來的生產銷售并
實現利潤最大化,對更為重要的現金流量及市場環境、競爭形勢的關注度不
夠。
二是預算管理涉及內部各單位不同的利益博弈,各單位在預算編制時可能
會盡量夸大各自的業務量與風險,以期爭取到最容易實現的業務目標和最大可
能的資金投入和費用額度。在此情況下,預算指標本身的科學合理性就尤為重
要,過高或過低都會不利于預算管理目的和企業戰略目標,甚至會有反向的激
勵作用,即鼓勵背離企業目標的低效率行為。而要解決此類利益博弈問題,需
要充分有效的科學論證,而不能以上下反復的“討價還價”式談判并最終簡單
折中解決。
三是預算考核的力度大小對預算執行結果的影響,考核力度過輕可能會使
各責任單位不夠重視,因為無論是否完成預算目標所得到的考核結果都無關痛
癢;考核力度過重,各責任單位管理層承受過大的壓力,可能會導致其做出有
利于實現考核目標的選擇,甚至存在導致產生通過舞弊達到“完成”預算目標
的可能。
- 10 -
學員簡介:潘存君,自考會計、法律本科學
歷,法學學士學位,高級會計師職稱,注冊會計師、
資產評估師、注冊稅務師、國際注冊內審師資格。擔
任過大型國企內審主管、資本運營主管和上市公司財
務部門負責人,有過十余年會計師事務所從業經歷,
參與和負責過多家上市公司的IPO、并購重組及年報審計業務。現任瑞華會計師事務
所(特殊普通合伙)甘肅分所授薪合伙人、部門經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