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目前,預算績效管理模式已在各級財政部門廣泛推廣,在控制行政成本、提高公共產品和服務的質量水平方面發揮出積極作用。但在財政部預算司副司長王克冰看來,預算績效管理目前總體上還處于起步階段,亟待加強相關方面的研究和實踐探索工作。
在中國財政學會績效管理研究專業委員會日前召開的專題研討會上,王克冰表示,近年來,各級、各部門十分重視預算績效管理工作,不斷統一思想認識、樹立績效理念、創新管理機制,工作取得了較大進展。一些地方已經初步實現了省級部門預算績效目標管理全覆蓋。不少地方財政部門主動將績效評價結果向政府或人大報告,有的還納入政府考核。但是,當前預算績效管理與目標要求相比還有不小的差距,一些出臺的政策還沒有完全落地,績效和預算“兩張皮”的現象仍然存在。近一段時期財政收入增速有所回落,與支出剛性的矛盾短時期內不會改變,迫切需要通過深化預算績效管理改革來挖掘潛力,調整財政支出存量結構,讓有限的資金發揮出最大效力。
與會的部分中央部門代表認為,績效管理工作的核心問題之一就是結果運用,評價結果落實不到實踐中,工作效益就大打折扣。同時,作為公益性比較強的部門,怎樣確定科學合理的指標體系是一個相對較難的問題。他們建議加強項目績效目標的整合和規范,完善績效評價信息共享機制,建立一些更為專業的第三方機構,并廣泛開展績效管理的宣傳工作。
來自一些省、市財政部門的與會者提出,全過程預算績效管理中的各項機制需要進一步明確和完善。預算績效管理最終效果要在結果應用環節予以體現,尤其是將各類績效結果與資金分配有機結合。而目前的局面往往是在點上有突破、有成效,但未在面上形成各類預算業務與績效評價的融合機制,實質上也表明績效工作仍未融入預算管理流程,有待于在各項體制、機制和具體預算管理流程完善過程中有效嵌入績效因素,使績效結果從點式的一次性應用向面上的常態化應用轉變。
財政科學研究所副所長王朝才表示,在新常態下,財政預算績效管理工作需要在三個領域有所建設和突破:一是進一步擴大預算績效管理的范圍。二是不斷創新和拓展預算績效管理模式,針對新的財政政策和機制著力開展具有針對性和規范性的部門整體支出績效管理。三是逐步開展財政政策績效評價和財政管理績效綜合評價工作。
中國財政學會績效管理研究會秘書長王澤彩認為,我國預算績效管理改革下一步應該圍繞績效管理頂層制度設計、評價指標的整合、第三方評價的資質以及績效報告的公開等工作下功夫,著力推進工作取得實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