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摘要:增強對各類事業單位對固定資產購置、處置等方面監管,不僅是對政府部門財政支出監督,對于提高事業單位的資產利用率、節約財政開支、優化配置國家資源、建立節約型社會有著非常重大的意義。
關鍵字:事業單位、財政支出、節約型社會
一、引言
在我國行政事業單位是我國國有資產,是我國有資產一個重要的組成部分。這一部分國有資產,不僅對于社會主義物質基礎的進一步鞏固有著重要的作用,還為我國的各項社會主義事業的發展創造出良好的空間。然而事業單位的國有資產,在各類的生產經營中不直接參與,也就是說其一般不會創造出價值,按其性質屬于非經營性國有資產,具有在配置領域的非生產性、具有服務性等特點。
二、事業單位資產管理存在的主要幾方面問題
2.1在我國各地事業單位中經常會出現在賬的資產與實際固定資產不符。
事業單位的固定資產在購買后,如果不能夠做如實登記存檔,在經過一段時間或是更長時間,就有可能發生個人因公因公肥私的現象。在資產轉移時由于沒有經過轉賬手續,資產由一家轉移到另一家,然而各方面的賬面沒有發生變化,報廢銷毀等資產不能及時的處理,在幾家單位重組合并后,所有單位的資產賬務處理不清,很容易造成在賬資產與實物管理脫節[1]。
2.2在事業單位中國有資產流失較為嚴重。
在事業單位中對于單位的固定資產的核算缺少較為嚴格的手續制度,造成了一些固定資產變成了賬務資產。更有一些單位借報廢、損毀之名,對固定資產做低價轉讓處理。對一些交易損耗或是流動的資產在購買后不入賬、不驗收、一些個人經常使用的工具在丟失、損壞坐視不理,人條換崗位也不上繳這樣的行為嚴重的造成了國有資產的流失。事業單位的國有資產不計設施維護費 , 有些固定資產也不計提折舊,磨損得不到補償,大修、改造沒有資金來源,這就進一步造成了事業單位的國有資產的受損[2,3]。
2.3在購買、生產以及銷售等過程中無細賬記錄與核算。
在一些事業單位中對于購買的材料、商品不做細賬,有的經營粗放的單位,在購買的材料等物品,不做入庫盤點,生產銷售時不計成本核算,對于買多少、剩多少也說不清。
三、產生問題的原因
事業單位資產管理混亂的原因 , 歸結起來主要有:
1)在一些事業單位中對于政、事、企的管理不夠清晰明了,以至于對后期的資產管理的產生責任不明的影響。多數的事業單位在行政管理與企業管理上相互糾結,管理的權限不夠明確,這就使得國有資產的管理混亂無序。
2)對于事業單位的經費的劃撥方式使得國有資產在使用上浪費,在管理上較為粗放。對于一般性企業,企業投資要么是通過銀行的融資貸款或是自由資金,企業資產的損失需要企業的利潤來回補。在事業單位中企業的資產投資的資金來源主要靠政府財政劃撥,企業一旦出現資產損失,國家進行相應的回補,與事業單位的責、權、利不掛鉤,這就造成了沒有對事業單位國有資產管理的重視,即使出現了大的紕漏也不會有人追究。
3) 不健全的財務制度使得資產管理根本就沒有制度可以遵循,事業單位的財務管理較為薄弱,同時財務制度不健全,使得沒有可以進行衡量的標準用于資產的占有及運用上面,其運用效率也沒有人進行考核[4]。
四、進一步管理優化的措施
4.1進一步完善國有資產管理制度。
想要維護好國有資產權益就必須事先進行資產管理制度的完善,具體地,一方面應當進行相關國有資產管理的相關辦法的徹底貫徹執行,另一方面應當進行相應的配套實施細則和處罰條例的制定,這樣就構成了一套完整的管理體系,在這樣的管理體系下才能夠更好的進行國有資產的管理,避免無章可循的狀態的產生。
4.2加快事業單位體制改革。
事業單位的體制改革勢在必行,同時也是完善國有資產管理的核心所在。一方面應當強化政府的宏觀管理職能例如監督、協調以及管理,另一方面應當將市場機制引入到事業單位的經營管理之中。對于部分事業單位需轉化成企業,又或者是將其實施企業化的管理,此外還應當加強財務制度在大環境下的改革。進行國有資產核算管理辦法的改革是新形式下國有資產管理適應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發展形式的需要。
4.3建立國有資產補償機制。
對于加強國有資產管理來說其補償機制的建立必不可少,如有固定資產出現損失依照資本保全原則,企業可以利用利潤進行彌補,將固定資產的磨損價值計入成本費用之后就能夠從企業經營收入中獲得相應的補償。對于改革后的事業單位來說應當嚴格執行各項企業國有資產管理制度及辦法,即使是沒有轉變的事業單位也應當將固定資產管理辦法改革。對于用于生產經營的固定資產的設施維護費用應當嚴格按照規定進行提取,用于更新及改造固定資產,此外同樣需要進行折舊的提取來用于非經營性固定資產的維修及更新。
4.4加強國有資產存量使用管理。
該項措施能夠有效的提高國有資產的使用效率。具體地,首先,進行資產的全面清查、摸底;其次,做好固定資產的折舊年限以及使用年限的測算;第三,徹底進行賬外資產的清理、入賬以及回收等一系列的工作。對于出現報廢等情況的應當查明原因,追究責任。針對批準核銷的固定資產應當及時轉入相應的固定資產清理賬戶,以免新賬外資產的產生[4,5]。
五、結束語
在我國的經濟組成部分中事業單位是我國國有資產的重要組成部分,也是社會主義經濟和社會主義發展重要物質基礎,對我國各項事業發展起著非常重要的作用。受制于其方面的因素,事業單位資產管理各項制度和管理方法相對粗放,這就造成了事業單位的資產較大的浪費,對于國家的經濟和各方事業發展造成了一定的影響,本文從事業單位管理存在的主要問題開始逐步,分析了事業單位在資產管理方面問題,并指出改善優化措施。
六、參考文獻
[1]彭成洪;加強行政事業資產管理 提高財政資金使用效益[J];廣東財經職業學院學報;2004年03期.
[2]周凱;國企改制中資產評估失真問題產生的根源探究[J];安徽商貿職業技術學院學報;2004年03期.
[3]黃群慧,楊克泉;產權理論與中國事業單位國有資產問題研究[J];河北經貿大學學報;2004年01期.
[4]祝波,金潤圭;國有企業并購的拍賣機制及其控制[J];華東師范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04年04期.
[5]伍海泉,田秋蓉;國有資產研究的新視野——非經營性國有資產國內研究進展與評述[J];長沙理工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05年03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