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推動組織價值增值,既是國際上內部審計的通行做法,也是省政府《關于進一步加強內部審計工作的意見》的具體要求。當前,我省內部審計面臨新形勢、新常態,要化大力氣謀劃、創新工作,為實現組織價值增值提升服務。
轉變理念,凝聚共識。按照美國管理學家邁克爾·波特的價值鏈管理理論,內部審計為組織價值增值服務主要體現在兩個方面:直接價值和間接價值。做好這項工作,內審機構和人員要轉變理念,正確處理好控制與服務的關系。一是定位要準,認清自己就是組織的一分子,其利益不能凌駕于組織之上。內審工作既要執行國家相關法規制度,又要維護組織的整體利益。二是參與組織治理,要樹立服務第一的思維,既要考量投入的成本,又要考量組織的績效。三是對相關組織價值增值的事項進行全方位服務,以實現組織價值最大化。
貼近需求,突出重點。內審機構為組織價值增值服務,要了解組織的需求是什么,組織的創造價值點在何處。而內部審計所要關注的價值點,主要在于組織的風險控制、績效提升、發展戰略、反舞弊等方面。可以通過對組織的決策程序、管理流程、重大投資項目等進行監督評價,審查組織治理的過程是否科學、有效,結果是否達到預期目標,還存在哪些需要改進的方面等等,以推進組織依法管理,幫助組織完成治理目標,發揮其糾錯防弊、推動價值增值、保障科學決策和對權力制約的作用。內審機構要通過建立完善內部審計質量管理與自我評估機制,加強對計劃立項、現場實施、報告撰寫、成果運用的全過程管理,嚴把審計質量關,為推動組織價值增值夯實基礎。
創新手段,提升價值。在市場經濟浪潮中,在大數據的背景下,內審機構與人員僅僅依仗傳統工具開展內部審計工作,顯然無能為力。為此,要利用信息化系統、電子化手段,設計開發內部審計軟件,建立內部審計數據庫,通過數據分析、建立模型等方式,加大非現場審計力度。同時,各級內審協會要當好“娘家人”,積極加以引導,通過組織高質量的培訓、研討,優化內審人員的知識結構,提高其應變能力與綜合素質,使之能夠適應復雜審計工作的需求。要鼓勵內審人員與外部進行溝通、交流,取長補短,共同提高,更好地為組織價值增值服務。
問渠哪得清如許,為有源頭活水來。讓我們乘《意見》頒布的東風,銳意進取,開拓創新,不斷激發內部審計發展活力,在實現組織價值增值中再上新臺階。
(省內審協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