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黑龍江省高等農業院校作為農業科技創新的主體,承擔的科研項目逐年增加,科研經費也迅速增長。黑龍江省高等農業院校科研經費主要來源于國家自然基金委、科技部、農業部、水利部、教育部等各部委以及省科技廳、省教委等部門,但隨著科研經費的增加,經費在使用和管理過程中也產生了各種各樣的問題,比如資金使用效率低下、科研腐敗問題時有發生,如何規范科研經費管理,提高科研經費的使用效率,已經成為黑龍江省高等農業院校財務管理的一個重要課題。
一、黑龍江省高等農業院校科研經費管理中存在的問題
1.科研經費成本核算不合理
黑龍江省高等農業院校高教教工的工資、津貼等人工成本都計入教育事業費中,沒單獨計入科研成本,更沒有在每個科研課題上分攤人工勞務費,使科研工作中發生的人工費不能準確地核算。科研項目成本核算缺少對人工勞務費的計算,教師無法從科研項目中合理地得到補償。教師除了晉升職稱外,沒有足夠的動力提高科研質量,爭取更多有戰略意義的科研項目。教師為了增加收入,尋找能夠直接產生經濟效益的兼職工作,影響學校科研實力的提升。黑龍江省高等農業院校高教教工分為教師、科研人員及行政人員,教師承擔教學及科研任務,科研人員只從事科研工作,行政人員為全體教工和學生服務,從事專業教學的學院教師1/3工作量用于教學,從事公共課教學的教師2/3工作量用于教學,然而這些人的工資分別計入了教育支出、行政支出及后勤支出。
黑龍江省高等農業院校為科研課題提供的現有儀器設備的使用費及房屋折舊費、水、電、暖消耗,均未分攤到各科研課題,只按科研經費總額5%提取管理費,遠遠低于實際發生的間接費用,在很大程度上增加了學校的財政負擔。
2.科研經費支出結構不合理
黑龍江省高等農業院校科研經費支出與預算不符,財務人員只審核票據是否真實、合法,未對預算各項目進行控制。差旅費、會議費支出比重較大,設備費、材料費、測試加工費比重較小,辦公費等和科研支出相關性不太大的項目也出現在科研經費報銷的賬目中。燃料動力費應只能在相關課題預算中合理列支,有些社科類課題預算列支燃料動力費顯然不具合理性。黑龍江省高等農業院校農業相關課題需要進行農業生產,臨時用工較多,勞務費支出控制不嚴,只對中央財政科研項目按科研經費總額的15%進行額度控制,未對實際發放情況進行監督,發放學生勤工助學款標準過低,為每人每月300元。學校及教師發放的研究生補助過低,研究生不能全身心投入到科研中去,總想從事一些能得到高工資的工作,做科研只是為了發論文,畢業,在一定程度上阻礙了研究生創新研究的主動性。
科研經費報銷周期與科研項目實際支出周期錯位,科研資金不能及時到賬,有的課題年中才到錢,卻要求年底結賬,項目負責人為了按時結題,只能將其他項目的支出在本項目列支。
3.科研經費形成的資產管理不完善
黑龍江省高等農業院校對于科研課題形成的固定資產和無形資產沒有進行賬務處理,例如工程機械專業制造的農業機械,農學專業培育出的抗寒新品種,學校沒有對這些資產進行科學的管理,由課題負責人對資產進行管理,沒有達到使用效益最大化;對科研課題研究過程中購進的固定資產也沒有進行統一管理,很多項目資產設備可以共用,但各個項目負責人各自為政,造成設備重復購買,出現閑置情況。
4.科研課題結題不結賬現象普遍
很多科研課題完成后已通過驗收評估,但結余資金不做結賬處理,結余資金不能及時分配,按照有關規定,高校完成并通過驗收的科研項目結余經費,經歸口部門批準后,可留給歸口單位繼續資助科學研究,科研課題結題不結賬現象增加了財務人員的賬務管理工作。
5.科研經費監督機制不完善
審計部門只負責定期對學校科研經費進行收支審計,不對科研項目結題進行專項審計,黑龍江省高等農業院校科研項目繁多,審計人員數量有限,沒有精力對每個課題結題都進行審計。縱向科研課題,外部相關部門會進行審計,省教委科研由于金額較小,有的只有幾千元,財務部門沒有為每個科研項目單獨設置賬戶進行管理。
二、黑龍江省高等農業院校高校科研經費管理問題的原因分析
1.科研項目負責人認識上存在偏差
高校科研項目負責人認為自己申請的科研經費自己有權進行支配,缺少專款專用意識,縱向課題委托方規定課題組成員不得從課題經費中列支勞務費用,課題組成員的勞動付出得不到應有的報酬,使有些課題負責人使用虛假發票變相取得收入。
2.科研經費預算管理不規范
申報課題時預算編制由科研項目負責人自主填報,沒有相關部門進行審核,項目預算缺乏合理性。財務部門進行經費管理時由于不了解課題的預算安排,無法對報銷項目的合理性進行控制,使會計核算與監督流于形式。
3.缺乏統一的科研信息管理平臺
科研管理部門負責課題的立項和申請,不了解經費的使用情況;財務部門負責管理科研經費,不了解課題的預算和進展情況;資產管理部門負責采購設備,不了解資產購置的合理性;審計部門、院系缺乏對具體科研項目的監管。各部門之間信息不對稱,沒有建立統一的科研信息系統。
三、完善黑龍江省高等農業院校科研經費管理工作的途徑
1.完善科研經費成本核算方式,補償科研人力成本
科研經費中應對科研人力成本進行補償,對實際參加研究工作的課題組成員按照專業課教師工資的1/3,公共課教師工資的2/3,科研人員工資的100%計入課題研究期間的研究成本,間接費用中課題組人員的績效支出按直接費用扣除設備購置費后的5%核定。科研項目儀器設備的使用費及房屋折舊費、水、電、暖消耗,按實際發生額分攤到各科研項目成本中。
上一頁1 2 下一頁 余下全文 共 2 頁
高校是承擔基礎研究的主要部門,最有能力和條件開展基礎研究工作,對科研經費負責人爭取到的科研經費,學校應給予配套經費,保證科研經費的順利進行和科研人員的績效收入,穩定年輕教師在科學前沿潛心從事科研研究,使年輕教師不必為生活擔憂,全力投入到科研中去。年輕教師走上工作崗位后的10-20年,是科學研究的黃金研究段,也是創新人才培養的最佳時期。
2.加強科研經費支出管理
加大對科研經費臨時用工的審查力度,科研臨時用工由人事處統一管理,按照工作量將成本計入各課題經費,科研臨時工工資由人事處統一發放,一律通過個人銀行卡發放,實現勞務費零現金支付,保證臨時用工的真實性;允許項目組聘用人員的勞務性支出和社會保險補助費納入勞務費科目中列支,項目組聘用人員中,如有博士研究生、碩士研究生和應屆本科畢業生可在勞務費中列支勞務性支出和社會保險補助,其他臨時聘用人員只列支勞務性支出,對勞務費預算取消比例限制,項目申報單位應當結合單位實際和相關人員參與項目的全時工作時間等因素合理編制。這里所指的全時工作時間,是指參加項目研究的人員在項目起止時間段內所需完成項目任務的全部時間。
加強財務部門與科研管理部門的溝通,升級賬務處理系統,導入經費預算指標,做到科研經費預算的實時控制。完善科研信息系統,建立校內科研、財務等部門和院系、項目負責人共享的科研項目管理和科研經費管理信息平臺,實現科研項目從申報、評審、立項、執行到結題(驗收)全過程數字化管理與服務,提高管理水平,提升服務質量。
加強科研項目預算的編制工作,聘請項目專家和財務專家對項目預算的每一項進行論證,使預算最大限度滿足課題研究的需要;簡化預算調整的審批過程,允許項目負責人在一定的范圍內對預算進行適當的調整,以滿足不斷變化的科研需要。要在財務部門或科研部門內部統一設置科研經費管理服務機構,負責協助、指導項目申請人合理編制經費預算,提供從到款通知到預算執行進度通報、預算調整、決算編制、溝通協調等全過程服務。科研和財務部門共同做好政策咨詢、科研合同管理、技術市場登記、稅費減免等相關工作。
3.規范科研經費形成的固定資產和無形資產的管理
凡由科研經費購買的固定資產,均屬于學校的固定資產,必須納入學校統一管理,由科研管理部門負責管理科研用固定資產,防止科研設備重復購買,保證資源共享,提高資源使用率,同時學校要加強對科研成果的管理和保護,除項目合同另有規定外,科研成果轉化按照《中華人民共和國促進成果轉化法》和《高等學校知識產權保護管理規定》執行,及時提供鑒定和認證資料,納入學校無形資產核算;對于科研經費形成的固定資產納入學校固定資產核算,由學校統一管理,進行資產的保值、增值,并將取得的收入按一定的比例獎勵給項目組成員。
4.加強對科研結余經費的管理
已結題的縱向科研項目,且沒有規定收回結余經費的,學校應根據國家和主管部門的相關文件,制定項目結余經費的具體管理辦法。縱向科研項目的結余經費應主要用于科研儀器設備運轉的維護、人才培養及其他研究發展項目的基礎和應用研究等,也可適當用于研究生助研酬金等人員經費方面的開支,但不得用于發放獎金和福利等支出,不得長期掛賬;對已結題的橫向科研項目的結余經費,學校可按合同約定,將不超過80%的資金作為課題組津貼獎勵金,并制定相應的經費使用管理辦法。
5.完善科研經費監督機制
學校要充分發揮學術委員會和財經委員會的監督職能,健全包括審計、監察、財務、科技等部門多方參與的科研經費監督體系,建立科研項目的財務審計制度。對科研項目實施年度審計,對重大、重點科研項目可開展全過程跟蹤審計。明確院系監管責任。院系是科研活動的基層管理單位,對本單位科研經費使用承擔監管責任。院系要根據項目實際需要合理配置資源,努力為科研項目執行提供條件保障。要監管項目執行,督促項目進度。學校要將科研經費管理績效納入院系負責人的考核范圍。
完善科研信用管理,建立覆蓋項目申請、評估評審、立項、執行、驗收全過程的科研信用記錄制度,由項目主管部門委托專業機構對項目承擔單位和科研人員、評估評審專家、中介機構等參與主體進行信用評級,并按信用評級實行分類管理。各項目主管部門應共享信用評價信息。建立“黑名單”制度,將嚴重不良信用記錄者記入“黑名單”,階段性或永久取消其申請中央財政資助項目或參與項目管理的資格。
綜上所述,黑龍江省高等農業院校應在完善科研經費成本核算方式、加強科研經費支出管理、規范科研經費形成的固定資產和無形資產的管理、加強對科研結余經費的管理及完善科研經費監督機制等方面完善科研經費內部控制制度,預防科研腐敗行為,提高科研人員的積極性,為黑龍江省高等農業院校科研實力的提升奠定堅實的基礎。參考文獻:
[1]賈云龍.探析我國高校科研經費的財務管理[J].會計師,2014(2):72-73.
[2]薛二勇.中國高校科研經費管理制度改革的政策分析[J].北京社會科學,2014(3):20-25.
[3]許志俊.高校科研經費管理研究[D].會計師,2014(8):71-72.
[4]溫曉云.高校科研經費財務內控管理研究[J].當代經濟,2014(5):104-106.
[5]徐奕舒,王春暉,胡志斌.財務管理目標視角下高校科研經費管理探析[J].南京醫科大學學報,2014(4):332-335.
[6曹毅,周儒婷.高校科研經費管理亟待加強[J].審計月刊,2014(4):31-32.
[7]曲曉莉.高校科研經費管理中存在的問題與對策[J].現代商業,2014(5):210-211.
[8]董菲.淺談財務視角下高校科研經費管理[J].會計師,2014(5):52-54.
[9]陳陽.論新形勢下高校科研經費監管[J].教育財會研究,2014(4):19-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