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為了解決這種現象,高職院校在課程體系設置方面不僅安排不同級別專業課程,而且安排許多非專業課?,F就以《財務管理》課程來例,它是財會專業的專業課,同時也是非財會專業的必修課或任選課。其中,財會專業財務管理課程的教學已經形成一定的系統,但是非財會專業財務管理課程的教學尚未完善。這里我就針對非財會專業財管管理課程教學的問題談談自己的看法。
一、非財會專業學習《財務管理》課程的必要性
1.了解生活世界,參與經濟活動的需要
非財會專業學習《財務管理》課程,可以有助于我們以后進行科學的理財。比如,學生大學畢業后,想貸款買房,是選擇商業貸款好還是公積金貸款好,具體貸款幾年,它們有何利弊,我們在《財務管理》課程中的資金時間價值知識點中可以找到答案。再比如,現在市場處于牛市階段,大家想買股票,具體買哪張股票,買進或購進股票的最佳時間,可以求助于此課程。
2.工作的需要
隨著市場經濟的發展,企業越來越重視財務管理,進而也要求非財經崗位的人才熟悉財務管理知識。各大高校為了適應社會對復合型人才的需要,在課程設計時,要求非財會專業的學生修《財務管理》課程。比如,銀行招聘人才一般只要求經濟管理類專業(包括會計、審計、公司管理、稅法、市場營銷等專業),若你是非財會專業人才,安排你做信貸工作或推銷理財產品,就要用到財務管理的知識點。
二、高職非財會專業《財務管理》課程的現狀
在各類高職院校,《財務管理》課程除了面向財會專業開設以外,還向非財會專業開設。雖然兩大類專業都要修《財務管理》課程,但是由于不同專業具有各自的特性、對象,自然在教學過程中存在差異。所以,探索適合非財會專業《財務管理》課程的教學模式、教學內容、教學體系,是教學改革的重要目標。
從2013年畢業至今,筆者從事《財務管理》課程教學工作已有2年。雖然我所從教的時間還不長,但也從中受益匪淺。在此,筆者將這2年在教非財會專業《財務管理》課程過程中體會到的問題,思考如下:
(一)挑選的教材不適用非財會專業
根據這幾年的從教過程,筆者發現,非財會專業《財務管理》課程挑選的教材與財會專業選用的教材是一致的。以我院2015年選用的教材為例,內容包括:項目一企業財務管理崗前準備,主要培養學生樹立資金時間價值和風險價值意識;項目二籌資管理工作,幫助學生理解籌資方式、籌資渠道;項目三項目投資管理工作,讓學生學會如何選擇科學的投資方案;項目四營運資金管理工作,有助于學生了解日常現金、應收賬款的管理;項目五收益分配管理工作,介紹利潤如何分配;項目六全面預算管理工作,闡述銷售預算、生產預算、直接材料預算、直接人工預算、制造費用預算、產品成本預算等編制;項目七財務報告分析與評價工作,主要教育學生學會利用財務指標對企業的財務報表進行分析。雖然這本教材通過設計七個工作項目,實現“教、學、做”一體化的目標,但是它不適應非財會專業。因為非財會專業學生的財務知識功底整體不如財會專業學生,要他們在一個學期把這本教材的內容學完、學會、學透幾乎不可能。另外這本教材是從會計角度來設計的,它與財會專業其他教材相互聯系的,比如成本會計。非財會專業學生沒有選修成本會計課程,在學習全面預算內容時會感覺吃力,甚至厭學,此現象明顯就會影響教師的教學效果。
(二)課時安排不合理
筆者就以金融保險專業來論述,學校開財務管理課程時間是大三上學期,每周安排3課時,合計51課時,學習的內容和財會專業的內容是相同的,但是財會專業開課一般每周6課時,合計96課時,通過對比可以看出,對非財會專業學生來說用51個課時來學財務管理七個項目內容,顯然時間不夠,難度大,不利于學生對財務管理知識點的理解和掌握。
(三)學生積極性差
非財會專業學生對財務管理課程學習積極差有諸多原因,首先,財務管理課程有一個重要的特點公式多,計算多。不少學生習慣高中時代的學習方法,死記硬背,依賴老師,不愿自覺看書,課前不提前預習,課后不做練習題,為應付期末考試而學,等考完就忘。在大學時代,學生就滿足于考試及格,不會學以致用,不會把資金時間價值運用于實際生活中,失去學習本質。其次不少非財會專業學生有認識誤區,覺得財務管理是非專業課,畢業后又不從事會計行業,接觸少,可以不學。再次,從學生本身性質看,他們進入大學基礎薄弱,特別是數學,而財務管理涉及大量數據,他們一看到里面的公式、計算題就頭疼,自然而然對學習財務管理產生一種抵觸心理。最后,由于有些教師教學方法陳舊,以教師為中心,沒有考慮非財會專業的性質和特點,還一味地按照財會專業教學方式和標準來要求他們,從而導致學生無法消化。
三、完善高職非財會專業《財務管理》課程教學改革的建議
高職院校對非財會專業開設《財務管理》課程主要是為了擴寬學生知識面,培養學生理財理念,滿足社會復合型人才的需求。但是由于《財務管理》課程具有較多的公式,加之教材挑選不合適,課時安排不合理,導致非財會專業學生對此產生畏懼情緒,厭學態度,所以作為一名教育工作者有必要對非財會專業《財務管理》課程教學進行改革,采取更好措施來完善其體系,使學生能夠樂在其中。筆者就針對上述存在的問題提出一些建議。
(一)挑選適用的教材
目前市場上有層出不窮的財務管理教材,大體分為兩類:一類針對財會專業的教材,這類的數量居多,以理論為主;另一類針對MBA、MPACC等管理類專業的教材,以實踐為主。今年我院財務管理教材是本校優秀教師編寫的,但是這邊教材是他們根據財會專業的特征和市場需求來編的,對于非財會專業學生來講太過系統、專業,學生學起來較費盡。在教學過程中,筆者發現一個非財會專業班中就將近50%學生能夠消化其知識點,其他學生都是聽得云里霧里。所以,挑選一本合適的教材至關重要。筆者建議,我院可以組織師資,編寫一本針對非財會專業的財務管理教材,這本教材應結合學生基礎弱、課時少,適當取舍原本教材的內容,降低例題和練習題難度,使學生能夠通俗易懂。例如,項目三投資管理涉及新建項目和更新改造項目內容,計算出各自項目建設期、運營期、終結期現金流量,是很多學生出錯概率最高的一塊,打擊學生積極性。筆者建議可以刪掉更新改造項目內容,把新建項目的例題題、練習題可以盡量簡單些。
上一頁1 2 下一頁 余下全文 共 2 頁
(二)調整課時
大家知道,教學目標決定教學內容和教學課時,優秀教師都會根據自己教學目標、教學內容來安排課時。若是課時安排不恰當,教師很難講授完教學內容。就以我院金融保險專業來說,每周3課時,一個學期合計51課時,教師只能完成財務管理教材基本理論,對其實際運用、案例不能進行深入講解,書后練習題幾乎沒時間在課堂上做,也沒時間幫學生進行分析。因此,筆者建議學??紤]調整課時,從每周3節增至4/5節,保證充足的授課時間。
(三)提高學生積極性
1.改變學生認識誤區
隨著科技發展,社會對復合型人才需求越來越大,為適應這一需求,大家要盡可能擴寬知識面。財務管理是一門理論與實踐相結合的,對非財會專業學生來講,雖然它是一門非專業課,但是它的知識點與我們生活息息相關,若你想以后成為企業優秀管理人才,你就需要掌握財務管理,學習如何籌資、投資。
2.采用多樣化教學方法
傳統教學方法采取理論講授方式,學生對單一教學方法失去興趣,教師教學效果也差強人意。筆者認為在教學過程中,應采用多樣化教學方法,以激發學生學習熱情,提高學習積極性。
案例教學法,從學生身邊的案例著手,再聯系到企業實際案例,從具體到抽象,引起學生興趣。比如,講投資管理時,假設你作為一名學生,有1000元閑錢,是存入銀行,還是存入支付寶。講盈虧平衡點時,以在學校附近開一家新七杯奶茶店為例,分析它哪天能收回本錢。
情景教學法,設計一個場景,分配學生不同角色,融入其中。比如,在講財務報告主體時,讓學生分別飾演企業所有者、債權人、經營者、政府、供應商、銀行等不同主體,發表各自關心財務信息。
啟發式教學法,教師以提問方式引出授課內容,讓學生主動去討論、思考。比如,在講股票管理時,在牛市股票市場,為什么買同一張股票,李某能賺,張某卻虧了。在講資金時間價值時,假設劉某向你借了5000元,你是希望下個月還是1年以后還,為什么。
多媒體教學法,充分利用網絡資源,把現實的實例通過多媒體方式呈現出來,使學生能從觸覺、視覺更直觀地接觸到事物。比如,再講股票投資時,可以打開電腦,進入一個模擬股票平臺,讓學生從感官中理解股票專業術語。(作者單位:江西財經職業學院)
本論文為江西財經職業學院2015年院級課題成果,課題編號:JXCY-2015-6。
參考文獻:
[1]姚曦.財會與非財會專業《財務管理》課程教學方法探討[J].商場現代化,2009(3).
[2]何方玲.非財會專業財務管理教學研究[J].湖南科技學院學報,2011(4).
[3]趙玉珍.非財會專業財務管理學課程教學方法研究[J].財會研究,2004(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