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除了央企積極推動國企改革之外,各地方政府也積極響應,紛紛推出國企改革方案。自2013年12月底上海率先出臺國資國企改革二十條意見以來,截至2015年1月4日,全國已經有上海、甘肅、山東等22省市出臺了地方版本的國資國企改革意見(見表3)。部分省份意見雖未正式出臺,但一些改革舉措已在進行之中。南京、長沙等省會城市也出臺了國資國企改革意見。地方層面已經公布的地方國企改革方案分別涉及國企改革總目標、混合所有制、國資結構調整、產權制度、分類監管、企業治理結構提升、區分不同國企功能、經營收益上繳等多方面內容。總的來說,具有如下特點:
一是絕大部分省市都對國資改革設立了一個較為具體的目標。例如,在混合所有制方面,甘肅提出到2020年國有經濟中混合所有制比重達到60%左右,江西提出5年內混合所有制經濟要占國資的70%。在國有資本范圍方面,北京國資國企改革意見要求,到2020年,80%以上的國有資本集中到提供公共服務、加強基礎設施建設、發展前瞻性戰略性產業、保護生態環境、保障民生等領域。上海、江西、甘肅、江蘇、重慶、四川、青海等省市也都將國資集中在關鍵領域的目標設定在“80%”上。
二是混合所有制改革為重點。多地國企改革方案提出加快混合所有制改革,引入民資成為亮點。上海國企改革方案提出混合所有制改革是重頭戲,建立國資流動平臺與優化國資布局和結構也都是上海市國企改革的重要內容。江蘇國企改革方案中提出,在國有資本持股比例和各類資本參與混合所有制改革的實現形式上不設限制,明確提出將國有資本持股比例在50%以下的國企定義為混合所有制企業,并將逐漸放松管制,對其施行“負面清單”制的市場化管理。2014年12月8日,重慶國資啟動混合所有制改革以來首次進行項目集體簽約。當天共有28個國資混改項目進行集中簽約,總金額達835億元。這次集體簽約涉及民營企業13個;其中簽訂正式協議項目15個,金額272億元。
三是地方國企改革突破較少。學者指出目前地方出臺的國資改革意見里面存在兩個問題:重復性比較強,各個省的意見都差不多;在具體操作上,還是缺乏一些可操作性。從而使改革的力度并不如預期。
表3 部分省份地方國企改革方案主要內容
省份 國企改革方案主要內容
江蘇 在國有資本持股比例和各類資本參與混合所有制改革的實現形式上不設限制;江蘇作為第一批混合所有制改革試點省份之一,明確提出將國有資本持股比例在50%以下的國企定義為混合所有制企業,并逐漸放松管制,對其施行“負面清單”制的市場化管理。允許混合所有制員工持股。
廣東 明確廣東區別省屬國企管理層級和功能定位的“分類改革”的總體思路,制定了深化改革的五項總體目標,優化國有資本布局結構、加快建設現代企業制度、積極推進混合所有制經濟改革、創新完善國有資產監管體制等四個方面
河南 加快國有布局企業結構調整、明晰國有企業功能分類和投資運營模式、積極發展混合所有制經濟、推動企業建立完善現代企業制度、完善國有資產管理體制、凝聚推進國有企業改革發展活力等七個方面
重慶 以市場化方式配置國資、重組國企,以深化國資改革帶動國企改革;2/3左右國有企業發展成為混合所有制企業;建立由市場決定的國資進退、補充機制,全面優化國資布局。
北京 改革方案中圍繞京津冀發展以及治理北京市“城市病”等方面提出了相關措施,其中重點提及要和央企、中關村企業、區縣企業互相參股。
湖北 到2020年,形成更加符合基本經濟制度和社會主義市場經濟要求的國有經濟實現形式、國有資本運營方式、國有企業運行機制、國有資產監管體制。員工和高管有望持股。
湖南 從2014年起,湖南全面啟動新一輪深化國有企業改革工作,按照清理退出一批、重組整合一批和發展壯大一批的思路,分類推進國企改革,到2020年完成改革目標。
山東 26條意見指出,將引入社會資本參與省屬國有企業改革,組建國有資本投資運營公司,到2020年省屬國有企業公司制、股份制改革全面完成,基本建立“國資監管機構——國有資本投資運營公司——國有出資企業”管理架構。
天津 方案共有22條,分六大部分。方案明確,到2017年底,90%的國有資本聚積到重要行業和關鍵領域,國有資本布局聚積到40個行業左右。
山西 將探索推進省屬國有企業股權多元化改革,探索國有企業分類監管、分類考核,探索改組(組建)國有資本投資(運營)公司,完善現代企業制度建設。
青海 力爭到2020年,形成具有青海特點的國有經濟實現形式、國有資本運營方式、國有企業運行機制、國有資產監管體制。發展混合所有制經濟、完善現代企業制度、完善國資監管體制
黑龍江 涉及三項重要內容。第一推動國資監管從管人、管事、管資產向管資本過渡;第二發展混合所有制經濟,推動國有資本和非國有資本之間的相互融合、優勢互補;第三國有企業的分類監管。
上海 在規模上舉足輕重。混合所有制改革是其國企改革的重頭戲,旨在推進企業上市,提升運營管理質量,建立國資流動平臺與優化國資布局和結構也都是上海市國企改革的重要內容。
浙江 2014年9月出臺意見以進一步深化國企改革,明確“以國有資產證券化為抓手積極發展混合所有制經濟”,具體包含省屬國有資產證券化、國企分類改革和監管、建立現代企業制度三個方面。
安徽 因企制宜、一企一策的改革方向,并于2014年8月審議通過國企改革安排意見,進一步提出“兩推進一改革”的路線,通過“整體上市”和“分類重組”提高其國有經濟集中度是方案的亮點。
四川 省國資國企改革相關的68項改革任務正全面加速推進。其中省醫藥集團股權轉讓、深化三項制度改革方案、落實董事會重大職權、撤銷水投集團、整合組建省商業投資集團方案等7項工作已完成,另外,制定實質性方案、進入報批程序的有32項,開展調研、前期準備的有29項。
貴州 貴州國企改革最終確立以發展混合所有制經濟和建立現代企業制度為主要內容,圍繞“增強活力、提升帶動力”,的目標,提出了未來三年內,貴州省屬28戶國企將全部實現股權多元化。此輪改革要求貴州國企原則上都要引進戰略投資者,從集團公司到子公司層面全面推進股權多元化,推動企業國有產權跨企業、跨區域、跨所有制優化資源配置,推動國有產權“進、退、流、轉。”改革的另一特點是對產權制度改革的方式不設限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