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一、我國中小企業存貨管理的現狀
我國的證券市場起步于上世紀90年代初期,經過二十年發展,在上市公司會計信息披露方面取得了很大的成績。在經濟制度越發完善,監管部門權責更加分明,投資者對會計信息的要求越來越高的今天,上市公司會計信息披露正在向著好的方向發展,但依然存在著一些不足。
存貨是指企業在日常活動中持有以備出售的產成品或商品、處在生產過程中的在產品、在生產過程中或提供勞務過程中耗用的材料、物料等。存貨是企業賴以生存和發展的基本元素,是企業重要的流動資產,對它管理的好壞直接影響到企業的資金占用水平以及資產運作,在企業管理中占有重要地位。而存貨的管理一方面在于保證企業生產經營的需要,防止存貨的不足;另一方面加速存貨參與周轉,縮短存貨周轉時間,從而避免占用過多的資金。
目前,由于許多企業,特別是一些中小企業,對存貨管理的重要性認識不足,管理粗放,所以表現出基礎薄弱、起點較低,其管理停留在單打獨的家族傳統粗放型的管理層次上,無健全的、完善的內部管理制度,更沒有認識或重視到企業存貨控制和管理經營過程中的重要環節。另一方面,國內許多企業甚至是上市公司,他們把過多的精力放在了生產和銷售上,忽視了存貨的限額和數量控制,從而造成存貨積壓,導致公司現金流出現斷裂,產品生產不暢、資金積壓嚴重等問題,嚴重制約了企業自身的發展。在新形勢下,中小企業應加強存貨管理力度,不斷完善內部管理結構,以適應不斷變化的市場環境。
二、我國中小企業存貨管理中存在的問題
(一)不完善的內部控制制度
中小企業普遍機構設置不完整,管理人員往往身兼數職。批準采購與驗收材料的權限經常由倉庫主管一人所擁有,同時該部門負責對所采購的原材料與產成品的保管,這就缺乏權限的相互制約,容易使內部人員,特別是倉庫主管利用存貨獲取個人利益,給企業造成不必要的損失。
(二)存貨管理的模式不合理
中小企業的存貨管理偏重與內部物流系統的利用,而忽視了企業外部物流資源的整合。一般中小企業的存貨管理都包括計劃、采購、儲存、領用、出庫等過程,這便占用了大量的人力、財力、物力,顯然沒有充分利用和整合社會物流管理資源。而且,在存貨管理中,它注重了存貨的收、發、存的管理和實物保全,但對存貨的價值管理不夠重視。在管理手段上,中小企業更多注重運用數學模型,確定最佳經濟批量和最佳進貨時間,卻沒有通過優化業務流程,加強信息系統的建設來優化存貨管理。
(三)存貨計量的方法不恰當
中小企業在存貨的計價方法的選擇上不夠合理,不僅在材料的領用記錄、生產成本及費用的歸集、結轉的記錄方面人為的因素比較多,且對發出的存貨,采用了不同的計價方法對中小企業財務狀況和經營成果都會產生不同的影響。而且中小企業的存貨計價存在隨意性的特點,一方面對資產負債表的真實性產生影響,使會計報表的使用者無法真正了解企業擁有或控制的資產總額及構成情況;另一方面影響損益表的真實性,使其無法真正了解企業實現的利潤與發生的虧損情況,無法正確評價企業的經營業績;再一方面就是影響各項比率指標的分析,從而使會計資料的使用者造成錯誤的分析與決策。
三、關于我國中小企業存貨管理中的一些的建議
(一)完善企業內部控制
企業應當建立健全存貨管理制度,嚴格規定存貨的購進計價方法、發出方法、盤存方法,并且嚴格按照企業會計準則的規定,計價方法一經確定,不得隨意變更;企業應設置明確的請購、付款、銷售、收款、保管等崗位職責,對于人員較少的小單位來說,有的崗位職責可能會交叉,對于交叉的這些崗位,管理當局更應該關注職員的盡責情況以及采取相應的防范措施。存貨管理是由管理人員執行的,所以要加強存貨管理必須從加強存貨管理人員的培訓入手。
(二)制定適應企業自身情況的存貨采購流程
首先,是為了保證企業不間斷的生產對原材料的需求,應有一定的存儲量;其次,為了滿足產品銷售批量化、經常化的需要,更應該有足夠的半成品、產成品存儲量;再次,為了保證企業均衡生產并降低生產成本,應有一定的存儲量;最后,為了避免或減少經營中可能出現的失誤和意外事故對企業造成的損失,也應有一定的存儲量。因此,作為企業經營管理者必須對存貨科學的采購和控制庫存量的水平起到重要作用。
(三)改善企業存貨存儲過程缺陷
入庫過程是材料物資經驗收合格后入庫并錄入入庫單的過程;出庫過程是物資需求部門按照原需求計劃提出領料申請,經物資部門審核批準后發料并錄入出庫單的過程。對出入庫工作的管理,關鍵問題是監督機制的建立。企業財務部門應當每月對所有入庫單、出庫單進行核查,并形成財務憑證,實現財務管理物資管理的結合,至此完成物資在庫存過程的管理。
(四)加強企業存貨核算管理
存貨核算管理系統是企業通過應用物資管理系統實現效益目標。對存貨進行管理與核算,就是要通過對各項存貨的收發存業務進行會計處理,及時準確地將各類存貨成本歸集到各成本對象和成本項目上,并全面準確地掌握企業存貨的耗用狀況,實現物資在價值形態上的管理,動態地反映存貨資金的增減變動,提供存貨資金周轉和占用情況的分析,為實現最佳儲備提供依據。在管理上,企業應特別建立應用機制,定期對企業存貨成本構成情況、存貨資金占用情況、資金的使用效果情況進行控制與監督,同時,在特定條件下,不定期地對物資經營管理情況進行專項的或全面的控制與分析。
參考文獻:
[1]吉文麗.企業存貨管理的問題和思考[J].中國鄉鎮企業會計,2009,(05)
[2]王利敏.中小企業存貨管理存在的問題和對策[J].北京: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2005
[3]陳斯雯.企業存貨核算與庫存管理技巧[M].北京:經濟科學出版社,2007,(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