尤物视频网站,精品国产第一国产综合精品,国产乱码精品一区二区三区中文,欧美人与zoxxxx视频

免費咨詢電話:400 180 8892

您的購物車還沒有商品,再去逛逛吧~

提示

已將 1 件商品添加到購物車

去購物車結算>>  繼續購物

您現在的位置是: 首頁 > 免費論文 > 內部審計注冊會計師論文 > 關于做好審計科研宣傳培訓工作的幾點體會

關于做好審計科研宣傳培訓工作的幾點體會

自治區審計科研宣教中心


 


自治區審計科研培訓中心(201212月更名為自治區審計科研宣教中心),負責組織全區審計科學研究、審計干部培訓、審計宣傳等工作,伴隨著審計機關的初建、規范和發展走過了艱難曲折的艱辛歷程。中心從組建至今,一直本著為審計一線服務的方針,圍繞自治區經濟中心和審計工作重點,開展審計理論與實務研究,承擔審計宣傳任務,大力培養和培訓審計人員,為推動自治區審計事業的發展做出了應有的貢獻。對此,我們有以下幾點體會:


第一,牢記宗旨,緊密圍繞審計實際開展培訓工作。


審計干部培訓工作始于1984年,從審計機關剛組建時的“缺什么,補什么”,“干什么,學什么”,到“人、法、技”建設,適時開展了內容不同、形式多樣、理論與實際緊密結合的培訓工作。特別是2003年至2012年的10年間,隨著審計事業的發展,審計干部培訓工作進入了一個新階段。這個階段,培訓工作的主要任務是,認真貫徹落實自治區審計工作思路,針對審計工作和干部隊伍實際,圍繞提高審計干部隊伍素質,著力在培訓計劃、內容、方式、課程設置、師資配備等方面進行改進,更新培訓理念,方式、手段不斷也隨著形勢發展的需要不斷調整。主要表現在以下方面:


一是內容不斷更新。每年,中心都會按照審計廳培訓工作計劃,結合審計發展趨勢和努力方向的實際,審時度勢,抓重點、重實效、適時安排培訓內容,相繼開展了新出臺的《國家審計準則》、《企業會計準則》、《審計法實施條例》等法律法規培訓;審計業務培訓涵蓋財政審計、固定資產投資審計、經濟責任審計、績效審計案例、計算機審計應用、社保審計實務、金融審計、農業與資源環保審計、審計業務骨干培訓等內容;對機關工作人員進行相關知識培訓,開展了統計人員、審計業務骨干、公文寫作、新任旗縣(市、區)局長培訓和專業技術人員繼續教育等。


二是力求形式多樣。在培訓形式上,采取 “走出去,請進來”、集中和分散相結合,組織三級審計機關業務干部參加審計署各類業務培訓。同時,采取到基層舉辦培訓班的方法,結合基層審計工作實際,積極開展交流以及實地調查;到發達地區舉辦培訓班,考察學習兄弟省市的先進經驗。讓審計人員開闊眼界,提高宏觀意識、大局觀念,為發揮審計成果在政府宏觀決策中的作用創造條件。采用“以會代訓”、“以審代訓”、“集中培訓”,對審計業務骨干進行集中強化培訓和在具體項目中手把手教的培訓方法,以期盡快提高基層審計干部業務水平,增強風險意識,確保審計工作質量。


三是準確把握培訓需求。為了摸清全區審計機關及人員的培訓情況,準確把握各地對審計培訓工作的需求,進一步提高培訓質量,科研培訓中心還在全區三級審計機關進行了問卷調查。主要涉及培訓計劃、培訓內容、培訓重點、培訓形式、培訓時間以及現有人員知識結構、專業結構、受訓狀況、實際需要等內容,并對調查情況進行了匯總分析,在此基礎上制定以后培訓計劃和方案,對培訓工作的側重點進行了適時調整:①授課內容注意結合當前審計工作重點來制定。②選派理論水平較高、研究能力強、熟悉審計業務的高質量老師授課。③適當選擇在外地舉辦培訓班,使學員既能夠接受最新信息,又能夠開闊視野,增長見識。④在時間上注意克服工學矛盾,利用審計人員工作空隙舉辦培訓班。⑤在培訓人員范圍上讓盡可能多的審計業務人員參加培訓。達到學習工作化、工作學習化,增強業務培訓的針對性和實用性,分層次、分類別、分專業開展培訓的目標。努力提高審計人員的思想、政治理論和業務素質,造就適應新形勢、新要求的審計隊伍。


第二,忠于職守,積極組織全區審計機關開展審計科學研究。


審計理論與實務研究是審計科研的重點工作之一,多年來針對我區實際,本著服務經濟發展和自治區審計工作的主旨,中心科研工作一直圍繞自治區審計工作重點展開。


一是科研工作注意圍繞審計工作重點。為了貫徹審計廳黨組提出“壓數量、保質量、抓重點、出精品”的工作思路,中心、審計學會在審計廳的領導下,根據審計工作重點制定科研計劃,有針對性地選擇盟市和區廳審計機關,成立課題組,對重點課題進行研究。多年來,重點對財政審計、經濟效益審計、股份制企業、審計質量控制、國家審計風險、固定資產投資、效益、計算機、審計創新和發展等方面進行理論研究。審計廳和各盟市旗縣審計機關領導,對審計科研工作都給予高度重視和大力支持,他們或主動承擔課題任務,或積極率領各級審計人員進行研究,為保證科研工作的順利開展做出了重要貢獻。


二是采取多種措施,推動科研多出成果。辛勤的勞動換來了豐碩的成果,2004年,審計廳、審計學會積極向中國審計學會推薦我區的科研成果,參加全國評選。經中國審計學會篩選,呼倫貝爾市撰寫的《審計計劃如何貫徹“全面審計、突出重點”的方針》一文,參加在長春舉辦的“審計計劃管理和審計現場質量控制研討會”,并做重點發言,受到了有關專家的肯定和翟熙貴副審計長的表揚。2005年,趙慧容與郝光榮同志合作的《如何開展經濟效益審計》一文,在《中國審計》全文刊載,并獲得在由南京審計學會與中國審計教育網聯合組辦的“2005年首屆中國審計精英論壇”優秀論文評選活動二等獎。2006年底,完成并撰寫了《我區非公有制經濟審計研究》一文。論文從非公有制經濟的重要性及對其進行審計的必要性入手,深入闡述了有關非公有制審計的方法、任務、內容。文章主題突出,思路新穎,具有趨前性,填補了我區該項審計研究的空白,對我國審計理論研究的深入發展具有一定的促進作用。2009年,完成了《績效審計手冊》的翻譯工作,由中國時代經濟出版社印刷發往全區各盟市旗縣審計機關;7月,在長江廳長的主持和主編下,將近幾年全區評選的優秀以上的論文結集為《審計理論與實踐》一書,并由中國時代經濟出版社在全國出版發行(書號:ISBN978780221889--5),全書共計75萬字,對全區審計理論的研究和宣傳起到積極的作用。同時,向內蒙古社科聯報送論文、著作等,其中《試論政府財政審計環境現狀對策與方法》獲得第三屆哲學社會科學三等獎。


三是科學規劃,合理安排科研項目。多年來,審計科研課題安排緊密圍繞審計廳黨組的要求并結合中國審計學會的規劃,在組織方式上作了調整:①將課題分成兩塊,即主要選題方向和定向委托研究競標課題。主要選題方向圍繞審計實踐需要和各地實際情況組織理事單位開展研究;定向委托研究競標課題則明確責任單位進行投標,分為審計署課題和自治區課題。②研究內容針對性強,更加切合實際。比如圍繞構建財政審計大格局,開展深化財政審計工作的重點、內容、改進方法的研究及加強對重點工程項目和重大項目審計的征文和探討等。為貫徹落實科學發展觀,加強審計理論研究和學習型機關建設,提高隊伍的整體素質和綜合能力,促進自治區審計事業發展提供了理論保障。


第三,不斷創新,做好《內蒙古審計》的編輯出版和審計宣傳工作。


《內蒙古審計》創刊于1986年,多年來,在自治區審計廳黨組、審計學會、內部審計師協會的領導和關心下,在各級審計機關領導和廣大審計人員的關心支持下,在工作量大、人員缺乏的情況下,本著為審計工作服務的宗旨,編輯人員共同努力將《內蒙古審計》打造成了審計機關和審計人員的貼心刊物。僅2003201210年間,就按時出版《內蒙古審計》60期,刊發870多萬字,校對2600多萬字,印刷出版10.4萬冊。每期都分發到自治區審計廳機關、事業單位,以及全區各盟市旗縣審計一線,做到人手一本,充分發揮了審計宣傳陣地的作用。



一是形式上注重創新。《內蒙古審計》從創刊伊始,一直本著為審計工作服務的宗旨,圍繞全區審計工作中心,積極開展宣傳活動。2005年,為了適應審計工作內容的擴展、審計范圍的擴大以及審計理論研究的深入,《內蒙古審計》從原來的小16開改版為大16開本,由原來的每期10萬字擴大到12萬字,每年編輯出版6期并在內容上做了相應的調整。2008年,為使《內蒙古審計》更具有可讀性、靈活性,提高審美品位,刊物在原有欄目的基礎上增加新的內容并將版面改為24個彩頁。在設計時,刻意追求內文版式的靈活多變;封面設計在宣傳審計、關注時效性、突出地區特色這個主題的基礎上注意藝術創新。在圖片選擇、色彩搭配、版式的安排上逐漸確立了自己的風格。


二是合理安排欄目。《內蒙古審計》內文的欄目也根據需要設立,注意寬度和廣度,其中既有與審計業務相關的欄目,也有時效性較強的專題報道,比如專稿、工作研究、財政審計、績效審計、行政事業審計、計算機審計、工作建議與動態、文苑、健康文摘等欄目。還有反映審計人政治思想和工作場景的機關建設、機關黨建、盟市傳真、風采錄等欄目。以期從各個角度研究審計、宣傳審計,為審計事業發展提供理論支持。同時積極開展審計課題、審計實務、內控制度、風險控制研究,刊登審計調查、經驗交流等審計論文,為一線審計人員提供交流工作經驗、研究審計理論與方法的陣地,為保證審計工作質量,推動審計理論創新提供優質服務。


三是認真組稿、發稿。《內蒙古審計》組織稿件的過程中,在內容上求新求深,注意審計工作的新動向,及時報道全國、我區審計工作會議以及一年一度的預算執行審計工作報告情況,把審計署、自治區審計廳對審計工作的部署、要求及時傳到全區的每一個角落,落實到一線審計工作中,為各級審計機關順利完成全年工作任務做好服務。注意刊登一些關系國計民生、反映社會矛盾的熱點焦點問題的稿件,以引起各級有關領導和部門對民生問題的高度關注,真正做到執法為民。同時,注重選擇緊貼審計實踐的稿件,從各個角度傳播審計知識,反映審計動態;刊發研究與探討、課題、實務等各類審計論文,以及審計業務、法律法規等方面的研究文章。注意分析審計工作中存在的問題和原因,總結審計工作中的經驗和做法,為審計人員提供理論探討和技術方法借鑒的園地。


四是努力完成審計宣傳任務。


與此同時,中心和審計學會承擔著審計署、審計學會交辦的審計宣傳工作,具體為《中國審計》、《財經審計法規》、《中國審計報》、《審計研究》等審計書刊報紙的征訂工作。多年來,在各級審計機關領導的重視支持下,在全區審計人員的共同努力下,我區審計書刊征訂發行工作屢創佳績,連續22年被審計署評為宣傳先進集體,受到中國時代經濟出版社的表彰。


第四,圍繞重點,不斷加大審計學會工作力度。


自治區審計學會是自治區審計機關和理事單位開展審計理論研討、學術交流和培訓工作的重要平臺,自成立以來秘書處一直設在審計科研培訓中心。多年來,學會不斷加強自身和基層審計學會的建設,認真圍繞我區不同時期的審計工作重點,制定學會工作計劃,明確對各理事單位的任務和要求,認真部署工作任務,并做好督促檢查。


一是指導全區審計機關、理事單位開展審計理論與實務研究。在自治區審計廳黨組的領導和各級審計機關、理事單位的支持、配合下,在中國審計學會、自治區社科聯的指導下,自治區審計學會針對不同時期的審計工作重點、熱點、難點問題制定年度課題研究計劃、確定審計科研任務,組織審計機關和理事單位開展審計科學研究。每兩年進行一次優秀論文評選,擇優予以獎勵并向自治區社科聯、審計署科研所、中國審計學會、有關期刊推薦,參加更高層次的評獎。


比如2005年,自治區黨委、政府對經濟責任審計工作非常重視,審計任務不斷加重。為了配合此項工作的深入開展,學會適時組織人員對此課題進行了研究探討。一年內,就撰寫經濟責任審計論文近10篇,加大了對審計實踐的指導力度。同年,學會組織開展了關于審計公告制度的研究,由學會秘書處研究撰寫的兩篇論文,在審計公告理論與實務方面進行了深入探討,為推動審計公告制度的建立健全做出了貢獻。2009年,參加了審計署組織開展的全國審計機關“2008年至2009年度優秀審計論文和研究報告的評選活動”,《國家重點建設項目績效評審指標體系探討》(審計廳王月勝、靳素平、李慧敏等)和《試論政府財政審計環境現狀、對策與方法》(審計廳郭少華)兩篇論文被評為三等獎。審計署以《審計署關于表彰審計機關優秀審計論文和研究報告的決定》予以公布。2012年,為紀念我國恢復審計制度30周年,審計署科研所和中國審計學會下發了《關于征集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審計制度研討論文的通知》,審計學會課題組撰寫了《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審計制度的文化基礎與審計文化的作用》一文,被收入論文集并參加大會交流。


二是積極開展學術交流。為促進我區審計理論研究質量和水平提高,學會還定期組織廳機關和理事單位的審計人員,積極與國際審計組織、中國審計學會、地方審計學會開展交流活動。組織我區審計學會理事和審計人員,參加不同國家、不同地區,不同層次的研討、培訓。與審計署、其他少數民族自治區合作,參加和承辦“全國少數民族地區審計工作經驗交流會”,圍繞少數民族地區和新形勢下的審計工作特點,探索民族地區審計事業發展的新路子。為提高我區審計人員素質,促進審計文化建設,推動審計事業科學發展提供了有力支撐。


三是組織審計人員培訓,提高審計隊伍素質。審計學會在加強自身建設的同時,非常注重對審計人才的培養,積極為理事單位和審計業務人員創造學習的機會,多次組織廳機關、盟市審計機關的審計人員和理事參與中國審計學會舉辦的培訓班。自治區審計廳、審計學會還與南京審計學院、內蒙古財經大學、內蒙古工業大學以及內蒙古大學簽署了審計科研、培訓合作協議。協議的簽署對進一步加強審計理論研究、人員培訓和建立人才優勢互補機制產生了積極作用。


回顧過去我們看到,多年來,中心的幾代工作人員不負黨的信任和人民的重托,以勤勤懇懇的態度和認真扎實的工作作風投身于審計事業之中,一直為審計科研和宣傳工作的開展,培訓工作的順利進行,為自治區審計事業的繁榮努力奮斗。今后,我們會再接再厲,爭取為審計事業的深入發展做出更大的貢獻。


(執筆  張艷芳)










服務熱線

400 180 8892

微信客服

<th id="q6zaz"></th>
    1. <del id="q6zaz"></del>

    2. <th id="q6zaz"></t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