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計算機技術和互聯網技術的飛速發展,特別是移動技術、云計算、光纖傳感等新技術的引入,數據領域正面臨著新一輪的革新。各行業、各領域對信息化的依賴程度與日俱增,與此同時,這也沖擊著傳統的審計模式。在信息化環境日新月異的今天,審計模式也將面臨著不斷轉型升級的挑戰。
一、基層審計機關計算機審計存在的主要問題
一是審計管理系統、移動辦公和現場交互有待解決。因大部分基層審計機關還沒有部署審計管理系統,也沒有解決遠程移動辦公問題,不能實現OA遠程辦公以及AO與OA的現場交互,一定程度上制約了計算機審計的應用。
二是基層審計信息化建設和計算機審計仍處于起步階段。一方面,部分審計人員應用計算機審計意識不強,對計算機審計的意義和作用認識不足,仍繞過信息系統,只審查其輸出的資料,最多只是應用EXCEL等數據軟件進行簡單的匯總分析,而不是應用計算機審計技術對信息系統及其數據進行審計;另一方面,審計人員只審查信息系統的錄入數據及其輸出資料,以此驗證其結果的正確性,而不審查計算機系統及相關程序和處理過程。被審計數據受其計算機操作員的控制,其中的敏感信息極有可能被篡改、隱藏或刪除;如果出現數據不一致等錯誤,無法判明是人為操作、計算機硬件故障、信息系統本身存在嚴重漏洞,還是網絡安全等原因造成,使審計人員完全處于被動地位,難以獲取充足的審計證據支持其審計結論,難以保證審計質量。
三是計算機審計專業技術人員嚴重不足。目前,人才問題是基層審計機關推進審計信息化建設和計算機審計的“瓶頸”。計算機審計技術不能代替專業人員審計,這就要求審計人員不僅要有豐富的會計、審計知識和審計經驗,熟悉相關法律和審計法規,還應掌握計算機知識、具備應用計算機審計技術處理分析數據等能力。盡管近年來審計機關通過招錄、外調或自主培養的方式增加了一定的計算機專業人才,但總體比例小,特別是缺乏計算機和審計復合型的領軍人才,在很大程度上制約了基層信息建設和計算機審計的發展。
四是部分人員對加強審計信息化技術學習的危機感不強。實際工作有這樣兩種觀念,一種認為搞信息技術要大量資金,另一種認為計算機導存數據或查詢問題是計算機專業人員的事。前一種觀念導致不想進行審計信息化建設,后一種觀念導致一些審計人員固步自封而不學習計算機審計技術。這也給基層審計機關推進審計信息化建設和計算機審計帶來消極影響。
五是對審計信息化和計算機審計在審計工作中的運用理論研究和經驗總結不夠。近年來,隨著“金審工程”一期、二期建設完成及審計人員計算機技能培訓,應該說在基層審計實務中也有許多運用計算機審計的實例。但審計人員缺少積極探索創新的精神,往往重視應用而忽視積累總結,這對于更好地推進審計信息化建設和計算機審計帶來不利影響。
六是亟待建立完善計算機審計制度。目前,與信息系統、電子數據系統相適應的審計標準和準則比較少,缺乏指導和規范計算機審計的準則體系和法律法規體系,基層也未制定和建立切合地方實際的計算機審計制度、規范、方法體系。沒有切實可行、完備的制度做保障,否則很難實施有效的計算機審計管理,影響了計算機審計事業的長遠發展。
二、加強基層審計機關計算機審計的幾點思考
一是加強組織領導。要進一步加強組織領導,轉變觀念,提高審計人員計算機審計意識,思想上高度重視,行動上高度自覺,上下步調一致,把計算機審計作為提高工作效率、保證工作質量的重要抓手。行動上勇于實踐,根據現有的計算機審計資源,有計劃地安排計算機審計工作,及時進行相關情況的總結交流,開展工作指導。
二是加強計算機審計隊伍建設。一方面注重急需,引進信息化專業技術人才,以彌補計算機審計資源不足。另一方面,注重引進復合型的人才,不僅具備審計發展所需相關專業知識,還應具備一定的計算機技術的理論水平和實際應用能力,實現雙贏目標。要以培養復合型人才和專業型人才為目標,進一步加強計算機知識和計算機審計實務培訓,提升審計人員獨立開展計算機審計的能力。
三是充分發揮計算機審計骨干作用。要加強計算機審計力量的組織和統籌,集中組織計算機審計骨干人才與業務骨干,開展計算機審計理論研究和大型計算機審計項目。在計算機審計實踐中促進兩類人才的相互融合,緊密配合,積極探索,進而培養計算機審計復合型人才;統籌安排計算機審計骨干人才,將其分散到審計項目組,充實各項目組計算機審計力量,以審代訓,促使基層審計力量能夠在審計項目中全面開展計算機審計。
四是加強人才交流,促進計算機審計隊伍建設。組織和開展形式多樣、內容豐富的計算機審計和審計信息化專題交流。加強自我交流,充分發揮計算機審計攻關組的作用,加強計算機審計案例總結與分析,共享計算機審計經驗和技術方法。一方面,采取走出去、引進來的方式,選派計算機審計骨干到計算機審計突出單位掛職鍛煉,參加計算機審計項目,在實戰中學習和總結,將先進的計算機審計經驗和方法帶回為我所用。另一方面,邀請其他地區計算機審計專業人才參加或指導本地審計項目,在實戰中鍛煉審計人員,提高計算機審計能力。
五是加強審計信息化建設。要做好科學規劃,在“金審工程”的基礎上進一步加強完善信息化基礎設施建設。不斷充實和更新硬件設備,以適應信息技術的發展,滿足計算機審計的新需求;不斷完善審計專網、外網及信息安全機制,保證數據的有效性、安全性。積極推廣審計信息管理系統和相關審計軟件的應用,實現審計信息管理系統與現場審計實施系統的數據交互,整合審計資源,進而實現審計信息化管理。構建審計數據中心,加強數據承載能力和綜合分析能力,將所需各行業規律性、關鍵性信息進行整合,形成審計綜合信息數據平臺,打破數據分割、采集難、信息資源不能有效共享的瓶頸,從而提升計算機審計水平。
六是完善制度建設,加強內部控制與監督。要建立健全計算機審計的規章管理制度,加強審計人員崗位責任、權力分級管理、計算機設備管理的內部控制,以防范系統性風險和操作風險,確保計算機設備能夠連續地、實時地、健康地運行,維護審計的獨立性、客觀性和公正性。要不斷完善信息網絡安全技術,保證數據的安全。強化激勵機制,制定科學的可行性強的計算機審計項目、計算機審計案例、計算機審計方法、計算機審計人才考核制度等,對優秀的項目、人才等給予表彰和獎勵;在優秀審計項目、案例和人才的評選中,根據實際情況,適當向實施計算機審計的傾斜,充分調動審計人員開展計算機審計的積極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