尤物视频网站,精品国产第一国产综合精品,国产乱码精品一区二区三区中文,欧美人与zoxxxx视频

免費咨詢電話:400 180 8892

您的購物車還沒有商品,再去逛逛吧~

提示

已將 1 件商品添加到購物車

去購物車結算>>  繼續購物

您現在的位置是: 首頁 > 免費論文 > 財務管理論文 > “現金池”資金集中管理的經濟效益評價

“現金池”資金集中管理的經濟效益評價

一、企業集團資金管理存在的主要問題
1. 資金余缺不均,運營效率低下。企業集團往往規模較大,成員單位眾多,日常資金調動頻繁。由于各成員單位經營業務及范圍的差異,有的成員單位資金冗余形成資金沉淀,有的則資金短缺需向外部融資來滿足自己的資金需求。這種資金余缺不均導致企業集團無法充分利用資金沉淀,加上各自為政的各成員單位與外部銀行之間復雜的結算程序,資金整體運營效率低下。
2. 監管不力,資金安全存在風險。各成員單位獨立的法人資格使其均可獨立辦理銀行業務,多頭開戶加上成員單位資金余缺不均,導致企業集團存款和貸款“雙高”的現象十分普遍。而企業集團往往因不完善的資金管理體系和極易產生的“代理人”問題,對各成員單位資金的來源、去向、異常資金波動情況無法進行統一而有效的監管,最終致使企業集團利息負擔重,資金安全存在風險。
3. 融資成本高,授信額度受限。未實行資金集中管理的企業集團往往是各成員單位獨立進行融資決策,然而,由于成員單位資本實力不足、銀行擔保條件的限制,各成員單位往往授信額度受限,或不得不付出較高的融資成本,延長了融資的時間。從企業集團整體來看,貸款總量和資金借貸成本非常高,無法充分發揮集團資金規模優勢。
4. 投資缺乏統一規劃。企業集團沒有將資金歸集起來進行統一規劃,致使獨立掌握投資權利的各成員單位投資隨意性較大、投資規模較小,甚至各成員單位間出現“重疊”的投資項目,失去了資金使用的協同效應。企業集團無法將資金真正用在“刀刃”上,資金存在巨大的浪費。
二、以“現金池”為依托的資金結算中心功能
企業集團為實現資金集中管理,充分發揮集團資金規模優勢,可通過與各成員單位共同搭建“現金池”,借助商業銀行現金管理系統,對集團各成員單位的資金進行實時監控、統一調度和集中運作。
建立“現金池”,可通過對各成員單位賬戶余額上劃,實現資金的實時歸集;企業集團資金結算中心對歸集來的資金統一規劃和運作,除去預留準備金外,其余部分進行統一對外投資理財、內部委托貸款,以及支付成員單位的上存利息等活動。“現金池”資金的來源與去向如下:









企業集團通過資金結算中心對“現金池”進行管理,可為各成員單位提供統一賬戶管理、統一貸款管理、統一資金結算、資金調度和收益分配等資金管理服務,充分實現資金計劃控制、資金結算控制、資金分析監控以及資金投融資等功能。
三、“現金池”實現前后資金集中管理效益對比分析
1. 企業集團基本情況。例:某企業集團現有5個成員單位,其賬戶余額分別為8 000萬元、13 000萬元、11 000萬元、4 000萬元、3 500萬元。為歸集各成員單位冗余資金形成“現金池”,企業集團規定資金上劃限額為5 000萬元,即對于成員單位賬戶余額超過5000萬元的部分實行統一歸集至集團母賬戶。
因此,從目前情況來看,成員單位1、成員單位2和成員單位3存在資金冗余,需向企業集團上劃資金,而成員單位4與成員單位5存在資金短缺,必須融資滿足其發展需要。企業集團資金結算中心將歸集到“現金池”的資金總額留存50%作為企業集團預留存款準備金,將剩下的50%統一調度和運作:其中一部分統一進行對外投資理財,一部分用作內部成員單位的貸款發放,剩下的則用作成員單位的存款利息支付。
為了提高成員單位參與資金集中管理的積極性,實現利益共享,企業集團將成員單位資金集中管理賬戶的存款利率按同期銀行活期存款利率上浮30%;資金結算中心發放內部貸款按同期銀行貸款基準利率下浮10%執行。
利息收入的營業稅同樣也是影響“現金池”資金管理損益的因素之一,搭建“現金池”資金管理平臺后,對于各成員單位之間資金的內部調劑,仍然是采取企業委托貸款的形式,由委托貸款銀行代扣代繳委托貸款利息收入的營業稅,其營業稅及附加按照5.5%的稅率繳納。
我們假設歸集資金運用的機會成本為相同數額的資金存入銀行取得的1年期活期存款收益。分析所用相關數據見表1。下文將以年度為單位,對比一年期“現金池”資金集中管理經濟效益。




2. “現金池”資金集中管理實現前經濟效益。“現金池”資金集中管理實現前,各成員單位分別在外部商業銀行獨立開戶。有資金冗余的成員單位對冗余資金的使用自行決策,或存入銀行獲得利息,或進行對外投資;存在資金短缺的成員單位獨立向外部商業銀行貸款融資。
從集團總體角度來看,一年后集團所獲收益則是各成員單位(共三個)取得的利息收入之和;成員單位4和成員單位5因資本實力較弱,無法取得資金缺口全額的貸款,假設成員單位4與成員單位5分別有1 000萬元和1 500萬元的資金缺口,能夠取得的授信額度分別為500萬元和1 000萬元。
實施現金池前集團各成員單位費用如表2所示。分析可得,企業集團整體實現現金池前發生的成本總額為30.5萬元。

3. “現金池”資金集中管理實現后經濟效益。企業集團實施資金集中管理后,能夠取得較好的經濟效益。各成員單位歸集到“現金池”的資金總額為17 000萬元,“現金池”可運用額度為歸集資金總額的一半,即8 500萬元。企業集團對這筆資金進行統一運作,其中6 000萬元用作對外投資理財,其余的2 500萬元用作內部貸款。
一年后企業集團的收入來源為:外部投資理財利息收入360萬元(6 000×6%)、內部貸款利息收入135萬元(銀行基準貸款利率下浮10%)、預留存款備用金活期存款收益29.75萬元。
費用支出來源為:支付各成員單位的存款利息77.35萬元(銀行活期存款利率上浮30%)、拿出8 500萬元統一運作的機會成本29.75萬元(銀行活期存款利息收入)、支付委托貸款利息收入的營業稅及附加7.43萬元(委托貸款利息收入×5.5%)、支付銀行手續費19.5萬元(額度×手續費率0.1%)、需繳納印花稅1.25萬元(內部借貸需繳納印花稅,即貸款額度×0.5‰)。
集團整體實現現金池后,存在資金冗余的成員單位損益情況如表3所示,存在資金短缺的成員單位損益情況如表4所示。

我們將現金池實現后企業集團所有成員單位的損益合并,則合并后集團整體實現利潤總額為389.48萬元。
4. “現金池”資金集中管理實現前后經濟效益對比分析。根據上文現金池資金集中管理實現前后分別產生的經濟效益,我們做出合并損益表(見表5)。通過數據對比分析我們發現,企業集團實現“現金池”資金集中管理之前,集團整體發生的成本額度為30.5萬元,并不能為集團帶來收益,而實現“現金池”資金集中管理之后,集團整體能夠產生389.48萬元的收益,經濟效益大大增加,說明實現“現金池”資金集中管理能夠顯著提升企業集團的經濟效益。

四、“現金池”資金集中管理的效益評價
1. 充分盤活資金,提高資金使用效率。通過上文模擬環境下“現金池”實現前后經濟效益對比,我們發現實現“現金池”資金集中管理前,有閑置資金的成員單位只能將其各自的資金存入銀行或獨立對外投資,投資不能形成一定規模,況且各成員單位經濟實力相較于集團總部而言往往較弱,無形之中增大了投資風險。而實現“現金池”后,企業集團將歸集起來的資金統一對外投資,可充分發揮資金的規模效益,獲得更大收益。
2. 增強融資能力,節約財務費用。實現“現金池”資金集中管理前各成員單位單獨對外融資,然而,集團內各成員單位發展不均衡導致有的成員單位財務狀況良好、經濟實力雄厚,獲得外部融資較為容易,而有的成員單位財務狀況較差、經濟實力相對較弱,往往需要接受外部銀行擔保、高利率等籌資條件的限制,或貸不到資金或授信額度有限。
而實現“現金池”資金集中管理之后,對外融資權利統一于企業集團,憑借集團的經濟實力、行業地位,企業集團在對外融資時就有了談判的“籌碼”,加上企業集團與外部銀行建立起的合作伙伴關系,企業集團可獲得貸款利率上的優惠,商業銀行對企業集團統一授信評級,也會提高銀行授信評級等級。
總體來看,實行“現金池”資金集中管理之后,企業集團作為一個整體,增強了對外融資能力,同時有利于獲得信貸優惠,節約了財務費用。
3. 強化資金監控,提高經濟效益。通過建立“現金池”實現資金集中管理,各成員單位閑置資金實時歸集至“現金池”,整個資金運營過程都受到集團總部的監控管理,防止了成員單位“濫用資金”等不規范行為的發生,從而提高了成員單位資金管理水平。
另外,無論是從各成員單位的角度還是從企業集團的角度,實現“現金池”資金集中管理之后的經濟效益都有所提高。以上述企業集團為例,具體表現如下:
(1)各成員單位存款利息收入增加。“現金池”相當于企業集團的內部銀行,各成員單位將資金歸集至“現金池”,相當于將資金存入了內部銀行,企業集團總部要定期向各成員單位支付存款利息。為了提高各成員單位將閑置資金歸集至“現金池”的積極性,企業集團可將內部存款利率調增,這無形之中增加了各成員單位的利息收入,而其增加額就是在外部銀行存款與在集團內部存款的利息之差。
如在本文的例子中,成員單位1、2、3在實現“現金池”資金集中管理之前,其在外部銀行的存款利息分別為10.5萬元、28萬元、21萬元。集團實施“現金池”之后,各成員單位在內部銀行的存款利息分別為13.65萬元、36.4萬元、27.3萬元;各成員單位的利息收入分別增加了3.15萬元、8.4萬元、6.3萬元。
(2)企業集團整體收益增加。實現“現金池”資金集中管理,可充分實現資源共享、資源合理配置、發揮協同優勢等管理目標,融資規模的擴大、資金使用效率的提高,以及財務費用的降低,顯然有利于實現企業集團整體效益最大化。
以本文為例,在實現“現金池”資金集中管理之前,不考慮集團本身自有資金產生的收益,5個成員單位總體的損益為-30.5萬元,意味著各成員單位的存款利息之和不足以彌補成員單位貸款利息之和。而實現“現金池”管理之后,投資收益、內部貸款收益、備用金存款收益之和減去支付成員單位存款利息、機會成本、手續費合計、印花稅合計四者之和,可得到389.48萬元的利潤收入,企業集團整體收益明顯增加。
主要參考文獻
1. 謝建宏.企業集團資金集中管理問題探討.會計研究,2009;11
2. 龔慧.集團公司運用“現金池”模式的探討.金融經濟,2008;10
3. 李有漁.集團資金集中管理的現金池模式.財會月刊,2013;16

【作  者】
宋曉華(博士) 張夢茜

【作者單位】
(華北電力大學經濟與管理學院 北京 102206)

服務熱線

400 180 8892

微信客服

<th id="q6zaz"></th>
    1. <del id="q6zaz"></del>

    2. <th id="q6zaz"></t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