尤物视频网站,精品国产第一国产综合精品,国产乱码精品一区二区三区中文,欧美人与zoxxxx视频

免費咨詢電話:400 180 8892

您的購物車還沒有商品,再去逛逛吧~

提示

已將 1 件商品添加到購物車

去購物車結算>>  繼續購物

您現在的位置是: 首頁 > 免費論文 > 會計論文 > 獨立學院會計人才培養教育及就業情況調查

獨立學院會計人才培養教育及就業情況調查

【摘要】獨立學院發展已有十幾年時間,其所培養的會計專業畢業生就業情況如何?用人單位對獨立學院會計畢業生的評價如何?畢業生所具有的知識與能力與用人單位的需求是否匹配?我們該如何改進現有的獨立學院會計人才培養方案以提高學生的就業能力?本文主要針對這些問題進行探討,并提出相應的建議。
【關鍵詞】獨立學院 會計人才 培養 就業

目前社會上對會計專業的認可度比較高,都認為其是一個熱門專業,就業前景比較好,但是社會目前需要的是哪類的會計人才呢?獨立學院會計畢業生的就業前景是怎樣的呢?作為獨立學院我們要怎么做才能培養出適合社會需求的人才?這些都是值得我們大家去深思的,本文通過對會計專業崗位的分析以及對比各大高校以及我們所面對的問題,據此提出改善獨立學院會計人才的培養建議,使其更適應市場的需求。
一、會計專業就業情況分析
1. 全國會計專業的整體就業情況以及特征。會計作為一個熱門專業,大學每年的招生人數都在增加,這種現象在獨立學院尤為突出,部分獨立學院會計專業的招生人數(包括入學后專業的人數)占同年級人數的2/5,這也導致了每年會計專業的畢業生激增,就業基數大。會計專業畢業生就業方向比較多,因此會計專業畢業生的就業率比較高,2011年統計的會計專業大學生就業率為94%,在所有專業就業率中排名25,高于全國平均就業率;但是由于畢業生基數大,會計的從業人員人數眾多,這就導致了更為激烈的就業競爭,使得會計從業人員的失業率也比較高,這就是所謂的“雙高”,高就業率,高失業率。從2011年統計的畢業生薪酬來看,會計專業畢業生的平均月薪為2 861元,比全國本科生平均薪酬水平高不足50元,薪酬水平并不是社會認知的“高薪”。
當前的會計學畢業生找到一份簡單的工作不是困難的事,但找一份高層次的工作卻還是有一定難度的。目前會計人才供需結構失衡。根據招聘網站信息可以了解到,高薪高待遇崗位,對全能會計人才需求較大。用人單位希望會計人員有良好的計算機操作能力、溝通能力、表達能力,甚至是能夠取得注冊會計師或者ACCA等資格證。然而,根據《2011年中國大學生就業報告》,在2010屆讀研比例較高的前50個本科專業中,會計學未能上榜。不少人力資源人員指出,高端出彩的會計畢業生太少,大部分畢業生只能勝任低端的基礎工作,造成高端領域供不應求,而低端崗位卻又供過于求。
2. 全國一二本學校的就業情況。根據過往的就業調查報告顯示,一二本的學生在中高端層次就業的占百分之八十,而高端層次的占百分之五,還有剩下的百分之十五是選擇在低端層次工作。會計專業在一二本的學院中依然屬于熱門的王牌專業。一二本學校的就業率是相對很高的,而會計專業的畢業生更是如此,根據以往的調查,每年均會有百分之三十的畢業生在畢業之前就已經簽約完畢,這在我國的高校中的所有的專業里都是首屈一指的。并且,這些優秀的畢業生找到的工作也是相當不錯的,能進入大型國企、央企、百強公司、知名的會計事務所、高級的金融證券場所的畢業生不計其數,進高校當老師的就相對很少。
3. 全國獨立院校會計的就業情況和特征。根據以往的就業數據顯示,獨立學院財會專業畢業生就業率與全國會計專業就業率基本持平,就業結構為:60%的畢業生在中端層次的地方工作,例如縣市級的企事業單位,各大銀行等,有的20%的學生通過家庭等的關系在高端層次單位就業,其余的20%學生在縣級以下單位、小微企業就業,處在低端就業層次。
4. 全國高職高專的會計就業情況。根據2012年就業藍皮書顯示,高職高專會計畢業生中從事銷售的占13%最重要的部分,而其他相對較多的崗位例如財務、統計等,但高職高專會計畢業生的就業層次相對較低。據統計,2011屆高職類畢業生需求量增長較多的是財務、稅務、審計等專業,這些數據表明,從事經濟財務類行業的高職高專學生也在不斷增多。二、問卷調查分析
本文針對獨立學院會計專業畢業生以及畢業生所就職的工作單位進行調查,了解雙方在就業崗位上的滿意程度,以及學校在會計人才培養方面有待改進的方面。通過此種方式綜合分析獨立學院會計畢業生的能力與用人單位對人才需求之間的適合程度,存在哪些差距,分析現行獨立學院的會計人才培養方案存在哪方面的不足,進而提出改進的思路。
本文針對筆者所在獨立學院的畢業生及畢業生用人單位進行問卷調查,分別發放220份調查問卷給獨立學院會計專業畢業生以及其用人,其中收回各200份,此調研的畢業生用人單位包括郵政儲蓄銀行,供電公司,政府機關,會計師事務所及各類型的企業。以下為問卷的反饋情況(下文將相關聯的問題分類進行分析)。
(一)針對獨立學院會計畢業生的調查分析
1. 問卷問題1:畢業生曾從事過什么工作以及對當前就業形勢的看法。該問題主要考察畢業生從畢業起從事過哪些類型的工作,是否從事專業對口的相關工作;了解畢業生對就業形勢的認識,調查結果如下:

從圖1我們可以看到,會計畢業多數的學生還是從事著與本專業有關聯的工作。 金融業所占的比重相對其他行業較高,這表明金融行業對財會專業學生的需求量相對較大,進入金融行業就業是財會學生就業的一個途徑。從調查的結果來看,有10%的畢業生從事管理層管理工作,由此可以反映出獨立學院的畢業生有一定的專業素養和較好的綜合能力,能夠從事管理工作。
從圖2可知,在針對畢業生認為的就業形勢是否困難的問題中,大多數人普遍覺得這無關專業的屬性,而是關乎人的屬性,什么樣的就業都是因人而異的。而針對會計就業方面,絕大部分畢業生認為就業還是比較容易的,這與會計專業畢業生高就業率的統計結果相符。
2. 問卷問題2:畢業生對會計專業的區分及工資狀況調查。該問題主要考察會計畢業生是否清楚會計專業與財務管理專業的區別以及現在的工資處于何種范圍。

從圖3可知,大部分的會計專業學生對會計專業與財務管理專業的區別介于似懂非懂的狀態,只有少部分學生能夠清楚二者的區別。會計專業跟財務管理專業的有部分相似的知識結構,但是會計專業偏向于歷史數據核算,財務管理偏向決策、預測與財務分析。
從圖4可以看出,畢業生的月薪酬水平大部分在2 500元以上,有相當一部分畢業生的月薪超過4 000元。大部分獨立學院會計專業畢業生在畢業后可以找到一份工薪待遇較為不錯的工作,但是真正的高薪高就并不多。調查結果顯示,處于高薪的崗位大部分集中在金融行業。從事一般會計人員的薪酬水平并不高,但是如果畢業生在畢業后能夠考取相應的會計資格或職稱,薪酬水平會有很大的改變。
3. 問卷問題3:畢業生對于課程的設置的要求。該問題主要考察畢業生認為用人單位比較看重畢業生哪方面的能力以及畢業生認為在校期間哪些課程對其就業是比較有幫助的(均為多項選擇)。

從圖5可知,畢業生認為用人單位最注重的是知識的綜合運用能力;而緊隨其后的是基本的財會操作技能;再者是專業理論知識和組織協調能力。
從圖6我們可以看出,在會計專業畢業生認為哪些課程是對自己的就業有幫助的調查中,畢業生們普遍選擇了會計的實際操作以及稅務知識和納稅技能。會計作為一門專業性較強的學科,同時也是技術性較強的學科,理論知識與實踐并駕齊驅,兩者對畢業生的就業都極具影響力。由于會計理論與會計實務操作具有一定的區別,如果在學校的培養中沒有學習相應的會計實際操作技能,進入工作崗位后就不能馬上適應工作要求,因此畢業生在就業之后,覺得影響最大的還是會計的實踐操作能力。
4. 問卷問題4:畢業生對實習收獲、校內實踐課程的看法。該問題主要考察畢業生在實習中是否獲得收獲以及是否需要加強校內實踐課程。


從圖7我們可以看出,所有的畢業生都認為需要加強課程實驗,90%的畢業生認為課外實習可以得到一定的收獲。由此可知,畢業生們都渴望加強對課程實踐的培訓,使其具有更強的操作能力。這從另一方面反映出目前獨立學院會計培養方案中實踐能力的培養還存在不足,有待改進。
5. 問卷問題5:專業課程設置。該問題主要考察畢業生認為會計專業課程中還應當加強哪些方面的知識培養以及對會計學專業目前的課程設置評價情況。

由圖9可以看出,畢業生對于報稅和電算化等操作技能的實訓最為重視,應加強這兩方面知識實際的操作訓練。從圖10可知,畢業生對于課程的評價集中于認為理論課程的知識比較扎實,但是實踐課程相對比較薄弱,學生的動手能力差。有部分學生認為實踐能力和理論課程能夠較好的結合,從而適應了社會的需求。
(二)針對獨立學院會計畢業生用人單位的調查分析
1. 問卷問題1:用人單位對于會計畢業生的工作狀況評價。該問題主要考察用人單位對錄用的獨立學院會計專業畢業生的工作滿意程度以及畢業生需要多長的時間才可以適應工作崗位。

由圖11和圖12可以看出,用人單位對于獨立學院的會計畢業生的工作大部分是滿意,但也有一部分畢業生的表現還有待提高。在適應時間上用人單位絕大多數選擇了3 ~ 6個月,也有部分悟性較高的學生在3個月以內就勝任了會計的工作。這反映出我們獨立學院的會計專業畢業生具有一定的綜合能力,能夠在短期內適應工作。
2. 問卷問題2: 用人單位對畢業生專業能力的評價。該問題主要考察用人單位對畢業生專業能力的評價,及其上崗后的升職空間。

由圖13可知,用人單位認為獨立學院的會計畢業生是具有一定的理論知識,但是在知識的綜合運用能力方面來說是相對較弱的,以及實務的操作能力也是較弱的,這與前文對畢業生的調查結果相吻合。由圖14知,在升職空間上,用人單位對獨立學院會計畢業生比較看好,這反映出獨立學院的會計畢業學生具有一定的潛力,在工作方面得到用人單位的認可。
3. 問卷問題3:用人單位選錄畢業生時考慮的因素。該問題主要考察用人單位在招聘會計專業的畢業生時他們會更多考慮哪方面,以及是否會區別對待會計專業和財務管理專業的學生。

從圖15和圖16可知,用人單位在招聘會計專業的學生的時候認為知識的綜合能力最重要,其次是實踐操作能力,由此可知畢業生是否能靈活運用所學知識是用人單位的選人關鍵。在會計專業與財務管理專業的學生是否區別對待的問題上,有55%的用人單位選擇會區別考慮,這意味著社會對會計專業和財務管理專業之間的區別有了一定的認識。
4. 問卷問題4: 用人單位對于各層次學校畢業生的評價。該問題主要考察用人單位對于一二本、高職學生與獨立的學院的會計畢業生之間的區別的看法,以及認為所接觸的獨立學院畢業生存在哪方面的不足。

圖17的統計結果反映用人單位對畢業生的畢業院校的區分不是很強烈,同時也從另一側面反映獨立院校的會計畢業生在工作崗位上表現較好,得到了用人單位的認可。從統計數據上我們也注意到相當一部分用人單位相對認可獨立學院會計畢業生的實踐操作能力。圖18的統計結果反映出絕大部分用人單位認為獨立學院會計畢業生的知識綜合運用能力比較欠缺,其次是辦公軟件運用技能也比較差。該問題的調查結果也提醒獨立學院在培養會計人才時要加強學生綜合能力的培養。
(三)對調查問卷的綜合分析
1. 畢業生就業情況良好,得到用人單位的認可。從問卷反饋的信息來看,獨立學院會計專業畢業生畢業后大部分都能及時就業,就業行業分布較廣,就業崗位大部分處于中端就業層次,薪酬水平略高于平均水平。用人單位對獨立學生的工作適應能力比較認可,大部分畢業生在上崗后3 ~ 6個月內能勝任本職工作,認為獨立學院畢業生具有一定的理論基礎和實踐能力,但實踐能力和知識綜合運用能力還需進一步加強。
2. 畢業生的實踐能力不足。獨立學院的會計畢業生就業崗位主要集中在與會計有關的行業,畢業生的實踐能力得到用人單位的相對認可,但是動手能力還是不足,這一現象是目前大部分院校培養的會計畢業生普遍存在的共性。獨立學院在會計專業的培養計劃中設置了校內和校外的實踐教學環節,但是由于實踐的條件不足,實踐教學環節的教學效果不是很理想,導致了獨立學院的會計畢業生動手能力不足,就業層次不高,工資水平不高。
3. 畢業生的綜合知識運用能力相對較弱。從問卷調查的信息可知,目前畢業生的綜合知識運用能力相對較弱。從用人單位反饋的信息來看,用人單位在選擇畢業生的時候并不是一味地看重畢業生畢業的院校級別,而是更加傾向考慮畢業生的綜合知識運用能力,這也比較符合社會需求。據筆者觀察,畢業后發展得較好的大學生大部分是綜合能力較強的畢業生,而一些在校時學習成績很好、但綜合能力較差,或僅機械掌握一些操作技能沒有太多理論基礎的畢業生的發展空間相對較小,在入職后發展相對不理想。
三、建議
1. 增加實踐教學環節,加強實踐能力培養。獨立院校設置有相關的實驗課程,希望通過模擬的教學實驗提升學生的會計實踐操作能力,解決學生在理論知識和實踐知識上的綜合能力問題。但是現有的實驗課程往往比較簡單,內容大部分僅限于編制一些簡單的會計分錄,其教學質量相對來說較低。現有的會計實訓大多數停留在手工操作上,這不利于學生就業后的工作開展。雖然學校也開設了電算化等課程,但是只是在操作的功能上進行簡單的了解,而沒有上升到實際的操練,而且由于條件限制,部分學校只能用盜版軟件進行教學,與實際企業所用的軟件相差甚遠。因此要增加與實際工作崗位相似的實踐教學環節,提高實踐教學質量,以增強學生的實踐能力。
2. 提高校外實習質量。由于會計工作的特殊性,大部分企業不愿意與學校合作建立長期的實習基地,部分企業不愿意接收實習生,以至于學生無法找到合適的實習崗位,只能做其他崗位的實習工作,這直接影響了校外實習的效果。同時校外實習考核制度不完善,學校無法掌握學生實習的實際情況也是影響校外實習的一個因素。因此要開辟新的校企合作模式,使企業愿意與學校建立共贏的長期的實習基地;同時要設計良好的校外實習成績評定制度,以提高校外實習質量。
3. 加強辦公軟件等技能的訓練。熟悉各種辦公軟件的使用是提高學生綜合能力的一種途徑。據了解,實際工作中有很多方面用到如Excel、SPSS等的軟件,有助于數據的統計和分析,用人單位需要具備這些辦公軟件應用技能的職員,但目前大學課程中設置的關于計算機的課程主要集中在計算機基礎上,目的是讓學生通過計算機等級考試,而關于辦公軟件的運用很少涉及,對統計軟件的教學在會計專業中更是少之又少,學生在平時的生活中很少用到這些辦公軟件,這就導致其就業時缺少這方面的技能。
4. 合理設置理論課程,拓寬學生知識面。目前大部分獨立學院的課程設置由模仿母體學校而來,而母體學校的培養方向更傾向于理論研究型,課程設置比較專而深,此種課程設置并不適應獨立學院的培養目標。獨立學院的理論課設置應該相對廣,涉及的知識面較大,但是對深度的要求相對較低。
5. 加強師資隊伍建設。學校的師資能力在很大程度上決定了所培養學生的能力的高低。由于高校的會計教師大部分直接來自學校,沒有實務經驗,不能很好地將理論和實踐結合在一起,這不利于提高學生的綜合知識運用能力。因此獨立院校應該積極引進有實務經驗的專業人士,同時鼓勵沒有實務經驗的教師到企業去學習,以提高教師的綜合能力。
6. 加快獨立學院教材建設。目前市面上的教材主要分為本科和高職高專教材,本科教材的使用對象大部分為一、二本學生,沒有針對獨立學院學生的教材。獨立學院學生培養目標與一、二本及高職高專不同,現有的教材無法很好的適應獨立學院的培養目標,因此要加快獨立學院教材建設,編制出適合獨立學院學生的教材,因材施教。教材的編寫既要兼顧基本的專業理論,又要增加相應的應用知識。
【注】本文系新世紀廣西高等教育教學改革工程立項項目“基于北部灣經濟區視角下的財務管理專業實踐教學體系構建研究”(項目編號:2012JGB240)的階段性成果。
主要參考文獻
1. 王光遠.中國會計教育的回顧發展.大連:東北財經大學出版社,2001
2. 楊有紅.二十一世紀的會計和會計教育.會計研究,2008;8
3. 何華.市場需求對高校會計人才培養的啟示.山西財經大學學報(高等教育版),2008;11
4. 劉永澤,孫光國.我國會計教育及會計教育研究的現狀與對策.會計研究,2004;2
5. 王丹舟,曾怡.拔尖會計本科人才培養模式研究.財會月刊,2013;22
6. 梁瑞紅.以就業為導向的高職會計實踐教學體系構建.財會月刊,2009;26

【作  者】
張榮艷

【作者單位】
(廣西大學行健文理學院 南寧 530004)

服務熱線

400 180 8892

微信客服

<th id="q6zaz"></th>
    1. <del id="q6zaz"></del>

    2. <th id="q6zaz"></t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