尤物视频网站,精品国产第一国产综合精品,国产乱码精品一区二区三区中文,欧美人与zoxxxx视频

免費咨詢電話:400 180 8892

您的購物車還沒有商品,再去逛逛吧~

提示

已將 1 件商品添加到購物車

去購物車結算>>  繼續購物

您現在的位置是: 首頁 > 免費論文 > 會計論文 > 企業投資銀行短期理財產品的會計處理

企業投資銀行短期理財產品的會計處理

【摘要】 企業投資銀行短期理財產品交易行為日益增多,但會計相關制度體系并未對這類投資業務作出具體直接的規范,本文對眾多銀行短期理財產品進行分類,分析各類產品投資的交易經濟本質,得出保本穩健型銀行短期理財產品應作為“持有至到期投資”進行核算,而對非保本風險型銀行短期理財產品應根據風險的大小分別確認為“持有至到期投資”或“交易性金融資產”,期末列報于財務報告中各報表相關項目內,并在附注中進行披露。
【關鍵詞】 理財產品 交易性金融資產 持有至到期投資

一、研究背景
近年來,銀行等金融機構從滿足國內各類投資者日益增多的多樣化投資需求出發,不斷設計推出了種類繁多的理財產品。其中的“短期理財產品”因其周期短、流通性強等特點受到企業和個人投資者的關注,成為保守型投資者或企業臨時性理財資金偏愛的重要投資產品,除眾多個人投資者外,很多企業出于閑置資金理財需要,常把這些回報率較同期存利率高很多的銀行短期理財產品作為理想選擇之一。
企業購買銀行短期理財產品進行投資,在企業會計處理上應將該類投資確認為一項資產,但當前《企業會計準則》的相關規范體系中并無此類交易事項的具體規定。那么我們應該如何進行賬務處理呢?本論文將重點進行研究與探討。二、銀行短期理財產品的交易分析
當前我國《企業會計準則》對金融工具的確認和計量規范,將金融資產劃分為四類,即交易性金融資產、持有至到期投資、貸款和應收款項、可供出售的金融資產等。對于企業投資的銀行短期理財產品,較多作為交易性金融資產進行處理,而銀行短期理財產品品類繁多,應區別不同情況進行分析。
(一)銀行理財產品市場、分類及特點
近年我國可用于投資“理財”的金融資產品種越來越多,也越來越靈活,尤其是銀行理財產品的種類、發行數量與資金規模開始急劇上升,成為推動我國理財市場發展的重要力量之一,銀行理財產品市場的特點有:
1. 銀行短期理財產品種類繁多。相較之前我國商業銀行發行的理財產品,多以股票、債券等普通類型為主,利率、匯率等相對復雜的產品較少,大多數銀行都是選取了市場需求量較多的基礎資產。隨著投資者需求的不斷變化,我國理財產品設計日益復雜多樣,包含了保本保收益型、保本收益浮動型和非保本保收益型;而投資方向也從初期的投資銀行債券市場,再到后來通過信托計劃投資于資本市場及通過信托公司發放貸款企業,投資方式不斷豐富。
2. 市場規模擴張迅速。2004年至今,銀行短期理財產品的發行數量迅速膨脹。以2008年至2012年上半年為例,2008年為短期理財產品逐漸成熟的階段,市場上約發行2 480億元的理財產品。2009年推出了2 349期,價值為8 398億元,較上年增長245%,2010年則超過萬億達到了12 974億元。而據社科院陸家嘴研究基地研究,2013年銀行共發行了4.9萬只理財產品(而2012年僅有3.2萬只),資金規模有望突破25萬億元,其中貢獻最大的是來自短期保本型產品。
3. 產品收益及發行主體變化明顯。2005年據中國人民銀行北京營管部統計,中、農、工、建四家國有商業銀行在人民幣理財產品市場份額中僅占16.35%,而11家股份制商業銀行占83.65%。而截止到2013年末,建行、中行等國有大行和股份制銀行則成為發行理財產品的主力,但從收益率看中小銀行則普遍比國有四大行偏高不少,如東莞銀行等中小銀行提供的預期年化收益率高達8%以上,而四大行則較低在4% ~ 5%左右。
4. 短期品種為主。短期理財產品是2013年擴軍的主力,主要以1 ~ 3個月為主。據數據統計,2013年1 ~ 3個月的產品占比為60%;其次是3 ~ 6個月,占比22%;長達半年的只有11.7%;一個月以內的超短期理財產品的比例也比較少,僅有4.23%;長達1年的更少僅有1%。
據市場調查統計,從2004年理財產品問世以來的2 153只到2014年17 453只,數量在不斷地增長,而在類型上也可以說是豐富多彩,有人民幣理財、外幣理財、保本保收益理財和保本浮動收益理財等,而在產品期限上也是有7天、一個月、半年、一年等,不管是理財產品種類還是理財產品期限都在各方面極大滿足了客戶的投資需求,可以按不同分類標準對理財產品進行劃分來描述:①按標價貨幣標準,分為外幣理財產品、人民幣理財產品及雙幣理財產品;②按收益類型標準,分為保證收益類(又分為收益率固定、收益率遞增)、非保證收益類(又分為保本浮動收益和非保本浮動收益兩種);③按時間標準,分為7天、一個月、半年、一年等具體期限不等品種,但超過一年期限的則較少。
銀行短期理財產品作為我國金融市場的前端力量,在投資理財市場中有著不可或缺的地位,從收益和風險角度、結合產品期限看,當前我國銀行短期理財產品主要有以下幾個特點:
(1)穩健型為主。研究調查發現,商業銀行的債券投資理財產品、信托貸款類理財產品成為主打產品,并且迅速搶占了理財產品的市場。此類產品明顯的共同點是風險相對較低、期限靈活、收益較穩定,比如保本型產品承諾保證本金安全;即便是非保本型理財產品,從資金籌集者的各個銀行維持良好聲譽和銀行信用風險角度來看,也會比較傾向于確保投資的穩健。穩定的回報率以及可接受的低風險使此類理財產品受到市場歡迎,符合中國普通投資者的保守投資理念,屬于穩健型理財產品。
(2)投資便捷性。隨著企業理財需要和對短期銀行理財產品認知度不斷地提高,使得購買銀行短期理財產品的規模不斷擴大,各大銀行通過自身便捷的銀行網點渠道進行廣泛的營銷,使投資者能夠根據自身資金規劃及理財需要,迅速選擇穩健投資理財產品,獲取投資理財收益,降低資金成本提高財務管理效益;同時,除了一般理財產品市場外,各大銀行還利用其優勢針對具體客戶開發出種類多樣的產品,尤其是在期限上使得投資者獲得更合理的資金理財運作空間。
(3)收益性好。大部分銀行類短期理財產品,其收益都較為穩定,且略高于其他中長期銀行存款利率,對于不保本理財產品則會更高一些,同時很多銀行還為理財產品設計了一些獨有條款,使得投資者獲得更高的投資收益。
(二)銀行理財產品交易實質
企業短期投資理財,應遵循實質重于形式的會計信息質量原則,從具體交易的收益和風險經濟本質對其進行分析,以確定具體各類理財產品會計處理的規范。根據《企業會計準則》規范,按流動性標準劃分資產標準,從各類理財產品期限看大致可分為一年內到期理財產品和一年以上到期理財產品兩類。一年以內到期的理財產品投資,到期期限短于一年應屬于流動資產內容;一年以上到期理財產品投資,到期期限長于一年應屬非流動資產內容,但此類產品在市場上則較少。
到期期限短于一年的短期銀行理財產品投資,又按照具體產品收益和風險的經濟本質劃分,可分為保本收益穩定型和非保本風險型兩類:
1. 保本穩健型。保本穩健型銀行短期理財產品一般到期期限在一年以內,具有明確的到期日,中途不能贖回,提供本金保本保證,預期年化收益率收益一般達到或略高于中長期銀行存款利率,且多以預期年化收益率為限向投資者支付收益;企業投資該類產品目的是短期穩定獲利,但該投資理財產品一旦投資,一般不能中途贖回變現,必需到期后才能收回本金和收益。
企業對保本穩健型銀行短期理財產品投資的交易事項,從現行《企業會計準則》規范看,符合“持有至到期投資”類金融資產的確認計量條件,即“到期日固定、回收金額固定或可確定”,同時因其不可中途贖回則必須持有至到期,符合“企業有明確意圖和能力持有至到期的非衍生金融資產”等條件,即便投資期限較短,按現行會計規范顯然也符合“持有至到期投資”類金融資產確認條件,應作為持有至到期投資進行核算。再則,即便保本型短期銀行理財產品收益達不到預期年化收益率,或者年化收益率是不確定、不封頂預期年化收益率,但其期限較短,作為公司理財投資,收益的絕對額不大,且實際收益與發行方銀行宣傳的預期年化收益率一般也相差不大,因而可以看作為金額可確定,故也應屬于“持有至到期投資”金融資產。
2. 非保本風險型。非保本風險型銀行短期理財產品的到期期限一般也在一年以內,具有固定的到期日,中途不能贖回,但不提供本金保本擔保,一般會給出預期年化收益率,大多略高于保本收益穩定型理財產品,存在相對較低的投資風險。
對于企業非保本風險型銀行短期理財產品投資交易事項,雖然到期日固定、投資期限較短,且一般較為安全,至今為止還沒發生銀行理財產品違約事件,但到期投資成本的收回及收益的多少都存在一定程度的不確定性,其價值損失風險不管多小都是客觀存在的。在某些情況下作為企業的銀行,其管理的投資也可能存在重大損失風險。
作為企業短期理財獲利投資行為,從現有《企業會計準則》對金融資產的規范看,如果企業判斷該項投資交易風險較小,能夠基本收回本金和預期的投資收益,較為符合持有至到期投資性質,作為“持有至到期投資”進行核算即可。如果風險較大,則較為符合“交易性金融資產”的確認計量條件,即符合“取得該金融資產的目的主要是為了近期出售”中近期的條件,即到期日明確且到期期限較短,而到期收回本金和收益可以看做是固定期限的出售。
另外對于到期期限長于一年的銀行短期理財產品投資,因其風險不同,也可根據前述分類分析情況,對風險較小的理財投資產品作為“持有至到期投資”核算,對風險較大且持有意圖不明確、期限超過一年的理財產品投資,可作為“可供出售金融資產”進行核算。
三、銀行短期理財產品的會計處理
根據前述分析,分別對兩種主要類別銀行短期理財產品企業投資業務的會計處理進行規范,以供參考。
(一)保本穩健型產品會計處理
根據前述分析,保本穩健型銀行短期理財產品投資形成的金融資產為持有至到期投資,其會計處理按業務時間序列可做如下處理:
1. 不跨期投資會計處理。
(1)購買銀行短期理財產品:
借:持有至到期投資——成本(銀行短期理財產品)
貸:銀行存款
(2)到期贖回產品:
借:銀行存款
貸:持有至到期投資——成本(銀行短期理財產品)
投資收益
2. 跨期投資會計處理。
(1)購買銀行短期理財產品:
借:持有至到期投資——成本(銀行短期理財產品)
貸:銀行存款
(2)資產負債表日:
保本型理財產品,風險較低、收益穩定、投資時間較短,故在12月31日資產負債表日可對收益進行估計,約定最低固定收益率或預期收益率的,可按投資后持有時間占整個理財產品投資期間按比例確認投資收益:
借:持有至到期投資——應計收益(銀行短期理財產品)
貸:投資收益
(3)到期贖回產品:
借:銀行存款
貸:持有至到期投資——成本(銀行短期理財產品)
持有至到期投資——應計收益(銀行短期理財產品)
投資收益
(二)非保本風險型產品會計處理
對于非保本風險型銀行短期理財產品,首先應對其風險進行評估,考慮該型理財產品籌集資金的投向領域等,判斷該型產品風險的高低。如果理財產品籌集資金主要投資于國債、優質債券以及貨幣資本市場拆借等領域,則表明該型理財產品投資風險較低,可作為“持有至到期投資”進行核算,其核算類似前述穩健型投資即可。
如果理財產品籌集資金主要投資于股票、期貨等高風險產品領域,則表明該型理財產品投資風險較高,應作為“交易性金融資產”進行確認計量,具體處理建議如下:
(1)購買理財產品:
借:交易性金融資產——成本(銀行短期理財產品)
貸:銀行存款
(2)資產負債表日:
在沒有發生重大風險、出現減值跡象的前提下,可按該產品的預期年化收益率和持有時間對收益進行估計作為公允價值的變化,作如下分錄;反之,如果發現該投資產品有重大風險損失,則根據實際情況對公允價值進行估計,并作相反分錄。
借:交易性金融資產——公允價值變動(銀行短期理財產品)
貸:公允價值變動損益
(3)到期贖回:
盈利時,投資收益計入貸方,反之,計入借方,同時將原計入公允價值變動損益的金額轉入投資收益:
借:銀行存款
公允價值變動損益
貸:交易性金融資產——成本(銀行短期理財產品)
交易性金融資產——公允價值變動(銀行短期理財產品)
投資收益
四、期末報表列報及附注
企業利用經營閑散資金,購買銀行短期理財產品進行短期獲利理財投資,從而形成企業一項金融資產,在會計期期末,應按企業會計準則規范予以列報,填列入相關報表項目,并根據重要性對該類投資進行附注披露。
1. 資產負債表中的列報。銀行短期理財產品期限較短,一般短于一年,故應作為一項流動資產列示在資產負債表中:如在日常賬務處理時確認記入“交易性金融資產”賬戶,則列入資產負債表“交易性金融資產”項目中,該項投資金額重大的,應在該項目下予以單獨列示;如在日常賬務處理時確認記入“持有至到期投資”賬戶,可參照將于“一年內到期的持有至到期投資”列入資產負債表“一年內到期非流動資產”項目中,或根據重要性單獨列示于“其他流動資產”項目下。
2. 現金流量表中的列報。企業銀行短期理財產品投資,作為一項典型投資業務活動,其現金流量理所當然列示于現金流表“投資活動現金流”項目中:購買該產品支付現金款項時,選擇“投資活動——投資支付的現金”項目計入;收回投資本金收到現金款項時,選擇“投資活動——收回投資收到的現金”項目計入,對獲得的投資收益款項,選擇“投資活動——取得投資收益收到的現金”項目計入。
3. 附注中的披露。為了提供更加可靠的財務信息以供決策者使用,根據會計信息質量要求,除了對銀行短期理財產品投資的投資金額、投資內容類別及投資原因進行披露外,鑒于其特殊性,還應對該項目進行風險提示披露。
企業投資短期理財產品所要面臨的風險客觀存在,進行分析與評估必不可少,因此,在報表附注中披露該投資風險管理則顯得尤為重要,包括銀行理財產品的法律風險、操作風險、流動性風險、聲譽風險等等。
五、小結
明確企業銀行短期理財產品投資會計處理及財務報告列報規范問題,不僅為會計工作者進行會計處理提供標準,進而提高財務報告的會計信息質量,同時對財務報表審計者審計鑒證財務信息服務過程中,對該類業務會計處理職業的判斷提供重要技術標準參考,有利于會計信息使用者進行合理決策。
主要參考文獻
1. 財政部會計司.企業會計準則講解(2010).北京:人民出版社,2010
2. 財政部.關于印發修訂《企業會計準則第30號——財務報表列報》的通知.財會[2014]7號,2014-01-26
3. 張慧霞,周海濤.銀行理財業務會計處理現狀及監管建議.財會月刊,2014;2
4. 張幫金,許忠旺.三種金融資產會計核算的比較.財會月刊,2009;2
5. 朱永利.我國商業銀行理財業務發展問題研究.南方金融,2012;3
6. 財政部.企業會計準則2006.北京:經濟科學出版社,2006

【作  者】
宋偉斌 程 娟 楊 魯(博士) 李 燃1

【作者單位】
(1.三峽大學科技學院 湖北宜昌 443002 2.上海立信會計學院 上海 201620)

服務熱線

400 180 8892

微信客服

<th id="q6zaz"></th>
    1. <del id="q6zaz"></del>

    2. <th id="q6zaz"></t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