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文 王棣華
企業財務治理機制是企業財務權力的配置、執行、監督機制的有機統一。解決的主要問題是企業相關財權誰擁有、誰執行、誰監督?財務治理機制是企業治理的一部分,是在企業治理結構明確的前提下,對企業如何獲得資金,對獲得的資金如何進行有效使用和監管的一系列治理工作。
搞好企業財務治理需要形成財權分配、財權行使、財權監督良性機制。這一系列工作可以通過法定的組織形式進行安排。企業財務治理是有成本的,同時也有收益。好的企業財務治理機制就是要使財務治理的收益大于成本。當然,這項工作的經濟核算往往是筆糊涂賬,許多企業根本搞不清楚。企業財務治理機制一般包括財務治理決策機制、財務治理激勵機制、財務治理約束機制。
財務治理決策機制解決企業重大財務決策和一般財務決策如何運行問題,即如何做出重大財務決策和一般財務決策。重大財務決策涉及內容是多方面的,如重大投資活動,包括對內投資和對外投資;企業兼并重組活動;重大籌資活動,包括是股權籌資還是債務籌資,或者其他方式籌資,是否要引進戰略投資者,企業是否上市等;利潤分配決策;企業運營方式改變后調整盈利模式決策等。重大財務決策如何進行?是全體股東投票表決,還是董事會集體投票表決,還是由董事長及經理班子集體研究決定?這就是財務治理決策機制需要解決的問題。財務治理決策機制其實也沒有什么固定模式。如何進行重大財務決策當然可以通過法律加以明確,走所謂法制化道路。但法律并不能很好地解決一切復雜的重大財務決策問題。不能說得到多數票的重大財務決策就肯定正確。而且企業具體情況也很復雜,有的是一股獨大,有的股東眾多,有的是董事長強勢,有的是經理人內部人控制,決策往往要相機行事,全部走法律程序既不經濟,也不現實。因此,重大財務決策往往還是有多種多樣的決策模式的,有的需要全體股東投票表決,有的董事會投票表決也可以,有的可以董事長說了算,有的總經理就可以定奪,不可一概而論。一般財務決策涉及的往往是一些具體的財務決策問題,金額相對較小,影響也有限,如是否購買原材料?是否要還一些短期貸款?工人加班費什么時間發?招待費是否要控制一下?零部件是自己制作還是外購?等等。這些財務決策往往由經理人員和財務主管研究后決定,不需要企業最高管理當局去決策。這也可以看成是企業的財務管理。當然財務管理與財務治理既有聯系,又有區別。財務管理是在財務治理已經明確的前提下的對具體財務活動及財務關系的管理。有的小企業,企業主就是總經理,他可能也懂財務管理,重大財務決策他一個人說了算,他一個人對自己的決策負責,甚至一般財務決策也如此。只要他有這個能力,其實也沒有什么錯。
財務治理激勵機制解決企業在財務工作中取得成績和造成損失的獎懲問題,包括獎懲對象、獎懲標準等。現在許多企業給董事長、總經理及其他高管很高年薪,這其實體現的是一種財務治理激勵機制。如果是由于他們的工作努力,確實把企業搞得很好,他們得到高薪及獎金也是合情合理的。相反,如果他們做出一系列的錯誤決策,他們就沒有理由獲得高薪及獎金,有的甚至要用他們交的風險抵押金賠償企業損失。如果他們營私舞弊觸犯法律,還將受到法律制裁。當然財務治理激勵機制可以設計到企業每一個員工,只要他們工作出色,就會得到相應的財務獎勵。
財務治理約束機制就是要解決財權的行使及監督問題。企業董事長及各級管理人員往往都擁有一定的財權,他們的財權的邊界一定要界定清楚。如董事長的財權有多大,總經理的財權有多大,財務總監的財權有多大,財務經理的財權有多大,部門經理的財權有多大?他們光有財權沒有監督就會出問題,因此還需要有約束機制,讓他們合法合理行使財權。財務治理約束機制應該是多層次、全方位的,對企業每一個人都有約束力,否則財權就會被不受約束者濫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