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在株冶集團有這樣一個平凡的會計群體:他們愛崗敬業,開拓進取、誠實守信,客觀公正,恪守著“誠信、程序、成功”的企業價值觀,宏揚“奮進求發展,協力站排頭”的企業精神,在會計領域里默默耕耘。
他們從規范公司會計核算和財務管理入手,夯實基礎工作,整章建制,經過多年努力,從根本上改變了企業在財務管理和資金管理中混亂的局面:建立起了一套完整的,切實可行,行之有效的會計核算辦法、財務管理制度和資金管理辦法以及各相關會計人員工作標準,讓廣大財會人員有法可依,有制度可循;完善了會計檔案管理等多項會計基礎工作,抓好會計電算化工作,使會計核算與財務管理網絡覆蓋全公司及控股子公司,實現了財務會計信息高效、準確、及時。并按照五礦集團、湖南有色的要求,結合公司實際情況,高標準的完成財務信息化建設的各項工作,確保項目按期驗收和投入運行,為二期項目的實施奠定了基礎。
他們還根據有色會計核算的特點建立起一套適合株冶特色的成本核算體系,鋅系統采用平行結轉分步法、鉛系統采用逐步結轉分步法核算產品成本;推出一系列增產節約、增收節支具體激勵措施;加強全面預算管理,及時動態地對預算執行情況進行對比分析,并根據預算完成情況按制度成本費用考核;對成本費用各環節進行管理和控制,堅持獎懲兌現,考核措施落實到位;成立資金管理機構,優化企業資金管理,公司發展規劃部負責制定資金計劃和協調資金平衡,財務部負責籌集資金并執行監督資金計劃的實施;對資金實行集中統一管理,子公司和所屬分公司的資金計劃納入集團資金預算和平衡,統一開立賬戶,統一信貸業務;加強資金計劃執行管理,制定了《經營計劃考核辦法》,對資金計劃的執行提出了嚴格的要求;加強外匯資金管理,建立了外匯資金管理細則,對收匯和付匯作出了嚴格細致的要求;加強了資金運作情況分析。
正是這樣一群會計人,他們無私的奉獻與耕耘如涓涓細流匯聚成河,形成一股強大的力量,確保了企業資金的運轉安全,實現了國有資產的保值增值,促進了企業經濟效益的穩步增長,形成了具有株冶特色的會計文化。
株洲冶煉集團股份有限公司·王 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