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職業院校多由過去的中專、技校升格而成,是一種特殊的事業單位。隨著國家對職業教育工作的重視,對其投入也不斷擴大,作為學校管理重要組成部分的財務管理對職業院校的健康發展起到的作用也越來越重要。從目前職業院校財務管理的現狀來看,總體上能夠按照法律規范和財務制度進行管理,但也存在諸多問題和不足,需要制定相應的財務管理政策和制度,確保職業院校健康和可持續發展。
一、職業院校財務管理中存在的問題
(一)經費緊張,經費支出效率不高
一方面表現為辦公經費不足,但同時又存在許多浪費現象,如跑、冒、滴、漏現象頻出,長明燈、長流水情況常在,這些現象固然有其客觀原因,但也不能否認管理不嚴是浪費的主要原因。另一方面經費緊張和亂花錢現象并存,如設備采購把關不嚴。某些設備采購不考慮實際需要,盲目追求數量和先進,致使有些設備由于價格較高平時不舍得用,有些因技術過于先進而無法使用。在辦公用品采購中更是亂象叢生,無計劃采購、超范圍采購、虛報項目采購等均導致財務管理失控。
(二)資產管理制度不完善,資產價值反映不實
其具體表現是重建輕管現象嚴重,如儀器設備求大求新、重復購置,購入的資產使用效率低;資產管理混亂,家底不實,有的有賬無實,特別是一些電子產品如電腦等,更新換代較快,新購的及時入賬了,但替換下來的舊的卻無處查找,致使賬實不符;有的有賬有實,但實物已報廢多年,失去了原有的實用價值,卻沒有履行報廢手續,使得期末資產負債表等會計資料不能真實反映學校的實際資產,信息失真。在固定資產和無形資產的管理和核算方面,重固定資產輕無形資產,不設無形資產賬,購入時直接列支,導致事后難以查找,容易流失。
(三)業務招待費管理控制不嚴
隨著學校教育事業的發展,對外聯系增多,業務招待費也隨之增加。在實際操作中,有的將請客、送禮、旅游、娛樂等項目均列入招待費;有的不管是業務關系單位,還是個人的親朋好友,只要有機會,一律“熱情”招待,從招待外單位來客發展到內部人員互相招待,招待費成為經費行權人個人消費的無底洞,致使單位招待費用居高不下,甚至連年增加。
(四)貨幣資金管理不到位,內部控制制度不完善
對貨幣資金只注重一般的日常管理,而缺乏其實際需求量的預測和控制,資金閑置或不足,不考慮資金的時間價值,如針對每年開學時學生費用交納比較集中,學校財務部門只是將現金存放在銀行確保資金的安全,卻缺乏相應的理財觀念,資金長時間大量閑置。在內部控制方面,按財經制度規定各單位必須建立相應的內部稽核制度,合理設置會計崗位,相互牽制,相互制約,防止舞弊的發生。
二、新形勢下加強財務管理的對策
職業院校存在上述問題的原因是多方面的。新形勢下職業院校有了新的發展機遇和活力,因此職業院校要解放思想,轉變觀念,強化管理意識,加強財務管理,確保財務管理有條不紊地進行。
(一)制定科學的預算管理體制,嚴格預算的執行和監督
預算管理是財務管理的核心,是進行各項財務活動的前提和依據。預算編制要從學校實際出發,按照新的預算管理要求,制定統一的預算編制原則和方法。在編制年度財務預算時要量入為出,精打細算,采用零基預算編制方法,對每一筆支出項目都要進行認真研究,使全校資金結構趨于合理化。在預算執行過程中,建立相應的追蹤、分析和評價機制,督促經辦人員嚴格按預算辦事;嚴格審批權限,控制經費開支,學校各部門的經費審批、使用,必須在年度財務預算額度或收支計劃數額內使用,特殊情況下的超計劃用款應按規定先行調整預算再予以審批,由責任人對其合理性、完整性和用款進度負責。
(二)完善內部控制制度,強化內部管理,加強內部監督
依據國家的財經法律制度,結合學校實際,制定一套切實可行的內控體系和管理制度,層層落實,相互制約;建立事前、事后監督體系,相互監督。財務部門的不相容職務要分離;在常規性會計核算的基礎上,對各項業務收支活動進行日常性和周期性檢查;成立內部審計機構,通過內部常規審計,對會計部門實施內部控制,強化對內部控制制度實施情況的檢查和考核;部門權責分明,互相監督,建立有效激勵機制,對于嚴格執行內部控制制度的,給予精神和物質獎勵,對于違規違紀的,給予行政處分和經濟處罰,并且要與職務升降掛鉤,使壓力和動力結合,最終達到內部控制的目的。
《會計法》規定,單位負責人對本單位會計工作和會計資料真實性、完整性負責。為此,單位負責人要把好簽字關,增強審批的責任感,嚴格按規定權限進行審批;單位財會人員應把好“報銷關”,對各種業務憑證都要進行嚴格、認真的審核,對于違反收支規定、不合法、不真實、問題嚴重的單據杜絕受理,對于不完整、不準確的憑證資料予以退回、更正或補辦。這是加強學校財務管理、實現節約開支的關鍵,對監督學校的經濟活動、維護國家財經紀律、保證會計信息的質量有著重要作用。
(三)完善資產管理制度,加強資產管理
加強貨幣資金的管理,在保證其安全的同時樹立理財觀念,合理利用資金。對具有實物形態的資產特別是固定資產,成立專門的資產管理部門統一管理,打破專業與部門限制,避免重復購置和閑置,實行資源共享;建立固定資產卡片,設立臺賬,對其增減、調配進行動態管理;建立資產清查制度,定期盤點。對于在教學和工作過程中購買和自行開發的教學軟件等無形資產,按照新的會計制度應設置無形資產賬,反映增加、攤銷和減少情況,做好日常維護,保證正常的教育教學秩序和相關工作的開展。
(四)控制經費開支,挖掘潛力,降低辦學成本
針對學校資金緊張、經費不足的實際,努力挖掘內部潛力,增收節支;合理使用資金,開源節流、減少浪費,提高經費的使用效益,降低辦學成本。從小處著手,杜絕長流水、長明燈現象,形成減少浪費人人參與的良好風氣;對辦公費、差旅費、通訊費、招待費等實行定額管理,制定必要的獎懲制度,以提高各職能部門參與管理的積極性;加強國有資產的管理,優化資源配置,除了平時要嚴格管理外,還要定期維護、保養,延長使用壽命;利用學校人才、知識、設備等現有資源優勢,通過舉辦培訓班、專修班等開展多種形式的教學活動,增加收入。
(五)重視財務管理工作,加強會計工作人員業務知識和職業道德的學習
會計電算化的普及使得賬務處理更加快捷準確,會計人員從繁雜的記賬、報賬工作中解脫出來。為適應不斷變化的會計政策、會計制度,要加強對會計人員業務知識和職業道德的培訓、學習,提高會計人員的整體素質;根據財務工作特點和崗位職責,制定切實可行的科室考核細則;對每個人的政治、業務素質等進行考核。隨著職業院校人事、分配等制度改革的實施,學校領導、財務部門及其他部門對財務管理要有新的認識,財務管理部門本身要及時調整工作方向,把科學的財務管理知識運用到實際工作之中,保證正常的教學秩序和學校各項工作的開展。
(作者:程春香 單位:山東水利技師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