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摘要】 中國國家審計文化是在中國國家審計的長期實踐中產生的,深入中國國家審計人員內心的精神理念、價值標準、制度規范。中國國家審計文化與中國國家文化密切相連,是國家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本文在闡釋中國國家審計文化的內涵的基礎上,辨證分析了中國國家審計文化與中國國家審計、中國國家文化之間的關系。
【關鍵詞】 國家審計 審計文化 審計人員 社會主義
中國國家審計有著悠久燦爛的歷史。中國古代就有國家審計,現代也有國家審計。有國家審計就有國家審計文化。研究中國國家審計文化,有利于進一步認識中國國家審計,有利于推動中國國家審計事業發展,有利于建立中國特色的國家審計體系。
一、中國國家審計文化的內涵
研究中國國家審計文化問題,看上去是個理論問題,但更是個實踐問題。因為中國國家審計文化是從中國國家審計實踐中產生并為中國國家審計服務的一整套理論體系。中國國家審計文化首先是中國國家審計意識形態的具體體現,對中國國家審計產生重要影響。它有許多重要觀念,不是可有可無的東西,是中國國家審計人員長期堅守、信奉的觀念體系。
中國國家審計文化是在中國國家審計的長期實踐中產生的深入中國國家審計人員內心的精神理念、價值標準、制度規范。中國國家審計人員會自覺或不自覺地去維護它,中國國家審計文化能夠起到管理中國國家審計人員、維護中國國家審計秩序、按照中國國家審計的要求進行正常審計的作用。
中國國家審計文化是中國國家審計機關傳統文化的具體體現,是在長期審計監督過程中逐步形成的具有自己特色的國家審計工作理念、工作作風、規章制度、人事安排等。廣義的中國國家審計文化是中國國家審計人員創造出來的所有精神和物質財富的總和。其中既包括中國國家審計人員的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方法論等具有精神性質的部分,又包括國家審計人員、國家審計組織、國家審計設施、國家審計成果等物質形態的部分。狹義的中國國家審計文化指中國國家審計的精神文化,包括中國國家審計核心價值觀、審計精神、審計道德、審計思維方式、審計學術思想、審計制度等。我們目前所研究的中國國家審計文化主要是狹義的中國國家審計文化。
中國國家審計文化是中國國家社會經濟制度的體現。當代中國是社會主義國家,中國國家審計必須為社會主義政治、經濟制度服務,中國國家審計文化也必然體現社會主義的政治文化、監督文化和經濟文化。由于中國國家審計文化既受社會制度影響,又受傳統文化影響,這就決定了中國國家審計文化區別于他國國家審計文化。
中國國家審計人員的核心價值觀決定中國國家審計的性質和質量。有的學者認為我國國家審計的核心價值觀,最主要的就是民主政治觀。這樣的描述存在一定問題,因為我國的社會主義民主政治與西方的民主政治是不一樣的,有自己的特色,因此我們的國家審計也并不等同于西方資本主義的國家審計。中國國家審計人員的核心價值觀是當好維護社會主義政治、經濟制度的忠誠經濟監督衛士,成為社會主義政治、經濟制度的免疫系統。
中國國家審計精神是指中國國家審計人員的職業精神,關系到他們對中國國家審計事業的職業認知、職業觀念、職業感情。如果中國國家審計人員精神飽滿、斗志昂揚,就會在實際工作中不怕艱難險阻,敢于同不正之風和邪惡勢力進行斗爭。相反,如果精神萎靡不振,就會在國家審計工作中敗下陣來,甚至被糖衣炮彈擊垮,與違法亂紀者同流合污。
中國國家審計道德是指中國國家審計人員的職業道德,內容豐富而具體,雖然沒有強制性,但對中國國家審計人員的職業活動影響深遠。一個有良好職業道德的國家審計人員群體,對于提高國家審計質量,減少國家審計風險將起決定性作用。相反,如果一個國家審計人員群體職業道德水平低下,將會給國家審計事業帶來風險甚至重大損失。
中國國家審計人員的審計思維方式是由中國人的思維方式決定的,中庸思維、整體思維、辯證思維是傳統中國人的常見思維方式,在處理人際關系時注重追求和諧也是中國人的思維特點。這種思維方式有優點,也有局限性,我們要取長補短、兼收并蓄,提高國家審計人員思想水平和工作質量。在進行國家審計時如果不突出重點,眉毛胡子一把抓,就會降低效率和質量。在處理尖銳復雜的經濟問題時,如果過分追求和諧,就會給犯罪分子提供漏網之機。
中國國家審計學術思想是中國國家審計實踐的科學的經驗總結,內容豐富,能夠為未來中國國家審計提供理論依據,指導當下的國家審計活動。中國國家審計學術思想有自己的特色,也區別于其他國家審計學術思想。應該把真正有效的中國國家審計學術思想寫進教材和制度,內化為指導國家審計人員開展國家審計的行動綱領。
中國國家審計制度是中國國家審計的各種規范要求,是要求國家審計人員開展工作時必須認真執行的,也是要求被審計單位和人員必須配合執行的。國家審計制度是否科學、合理、可行,同樣影響國家審計工作。因此要根據實際情況的變化及時修改完善,這樣才能使國家審計工作更有成效。
二、中國國家審計文化與中國國家審計的關系
中國國家審計文化是中國國家審計的產物,是由中國國家審計人員所創造,為中國國家審計人員所特有的。根據相關歷史資料記載,中國早在西周時期就出現了國家審計的雛形。有了國家審計相應產生了相應的國家審計文化。
現代中國國家審計部門作為國家經濟監察部門,其文化有自身特點。中國國家審計人員不同于一般的其他部門的工作人員:從經濟層面上講,中國國家審計文化要維護國家經濟利益,監督國家資源合法合理使用,提高國家資源的綜合利用效益。從政治、法律層面上講,中國國家審計文化要體現中國國家審計人員維護國家利益的堅強意志和決心,即依法客觀公正地進行經濟監督,不徇私情,不怕打擊報復,對國家和人民高度負責。從技術層面上講,中國國家審計文化一定是專業化文化,體現中國國家審計這個專業。從道德層面上講,中國國家審計文化也一定是高品位文化,體現中國國家審計人員更高的思想境界和道德境界。
中國國家審計文化還與中國國家審計部門如何定位自己的工作、如何學習當代優秀文化和傳統優秀文化有關。從道理上講中國國家審計人員應當學習當代優秀文化和傳統優秀文化,這樣才能提高自身免疫力,才能打鐵自身硬,才能真正成為國家的經濟免疫系統的一部分。
中國國家審計體制不同于其他國家,對國家審計本質的理解也不相同,中國國家審計文化自然也就不同于他國。中國國家審計的本質是什么?理論界和實務界有許多不同觀點,就連中國國家審計機關高層的觀點也不一樣。對中國國家審計本質的不同理解,就會形成不同的國家審計模式,也會對中國國家審計文化產生影響。
三、中國國家審計文化與中國國家文化的關系
中國國家審計文化受到中國國家文化的影響,與中國國家文化密切相連,是中國國家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中國歷史上重視傳統儒家文化,強調要處理好義與利的關系,認為義應被放在首位,對中國國家審計人員而言更要以義制利,要先義后利。現在中國國家審計人員更應當有比追求個人富貴更高的精神追求,需要學習中國國家文化的優秀思想。中國正在進行史無前例的社會主義市場經濟建設,市場經濟應該是信用經濟,但現實卻是中國社會存在嚴重信用缺失現象。但傳統中國文化是非常強調信用的。對中國國家審計人員而言,需要學習中國傳統文化的信用思想,打擊國家經濟活動中的失信行為,才能促進社會風氣的改善。
中國國家審計文化除了受中國國家文化的影響外,還受到中國最高管理者、中國國家審計機關最高管理者的影響。他們的道德狀況、領導水平、法制意識對中國國家審計文化的影響是非常大的。在中國傳統文化的影響下,中國國家審計文化受到中國國家審計部門的主要領導的影響還是很大的,因為中國屬于大權力距國家,不同的領導,其權力差別還是很大的,不同層次的領導其權力差別更大,國家審計相關領導對國家審計文化影響很大。選擇什么樣的中國國家審計部門的領導人很關鍵,他們對中國國家審計事業的發展具有重大影響。選擇好中國國家審計部門的領導人,將會對中國國家審計文化的優化產生積極影響。
國家審計與國家治理有天然的血緣關系,中國國家審計是中國國家治理的一部分,中國國家審計文化也是中國國家治理文化的一部分。有什么樣的中國國家治理文化也就有什么樣的中國國家審計文化。中國作為文明古國,有關國家治理之道源遠流長,各種理論紛繁復雜,尋找正確的國家治理道路應當是我們的職責。中國國家治理之道不僅僅要低成本高效益,還要安民心、順民意、樹正氣。中國國家審計文化也要本著這一原則進行建設,要認真研究中國的傳統文化,研究中國國家治理文化,真正把優良文化繼承下來并發揚光大,中國的國家審計人員才不愧為中國經濟建設、政治建設的忠誠衛士。
四、中國國家審計文化的發展路徑選擇
現在我國選擇的經濟發展道路是建設有中國特色的社會主義市場經濟,有自己的道路自信、理論自信。中國國家審計文化就需要配合國家審計部門去實現國家的戰略目標。中國國家審計文化同樣需要有自己的道路自信、理論自信,需要有自己的核心價值觀。首先是維護好社會主義這一根本社會制度,在此基礎上促進市場經濟健康發展。要敢于同破壞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組織和個人進行斗爭。要在國家法律和國家審計制度的框架內認真開展經濟監察工作。其次,要不斷健全與完善國家審計制度。隨著中國政治體制改革和經濟體制改革的進一步深入,審計活動的透明度和審計結果的公開性要不斷增強。這也是中國國家審計文化建設的重要內容之一,中國國家審計只有真正做到客觀、公正、公開,才能有權威性和公信力。依靠黨和政府,依靠廣大人民群眾,努力排除權、情、利等因素的干擾,堅決依法懲治國有經濟領域中的腐敗分子,與經濟犯罪的斗爭,在中國國家治理過程中發揮更大作用。第三,要加強自身文化建設,促使中國國家審計文化健康發展。中國國家審計人員要有高尚的職業道德和良好的專業素質,嚴格依法辦事,不徇私情,客觀公正,勤勉盡責;要認真誠實,嚴于律己;要有浩然正氣,不畏強權、嫉惡如仇,敢于碰硬;要堅決抵制腐敗,同腐敗思想進行斗爭;要保守秘密,防止腐敗分子和敵對分子鉆空子;要有火眼金睛,善于發現問題,查出腐敗分子。這樣才能真正維護中國國家利益和人民利益,才能樹立中國國家審計部門的權威性。
中國國家審計只有緊跟時代步伐,不能固步自封、不求進步,才能發揮更大作用。中國國家審計文化要具有一定的先進性、主流性,要代表先進文化的發展方向,要代表中國國家文化的主流。我國是共產黨領導的社會主義國家,中國國家審計文化就應當旗幟鮮明地堅持社會主義方向,抵制各種腐朽思想的侵襲,堅決查處腐敗案件,反對鋪張浪費,堅持為人民服務的思想不動搖。中國國家審計體制還存在這樣或那樣的問題,但這不能成為中國國家審計放棄監督或者消極監督的理由。而是要進一步找到問題的根源,完善中國國家審計體制。要堅定信心,相信中國國家審計事業會在共產黨的領導下,在人民群眾的支持下越來越堅強有力。
主要參考文獻
1. 王善平,宋艷.我國國家審計文化建設的內涵和路徑依賴.審計與經濟研究,2010;5
2. 焦婷,王冬.關于國家審計體制改革的思考,財會月刊,2005;7
3. 談勁松,宋順林.國家審計與國家治理:理論基礎和實現路徑.審計研究,2012;2
4. 公彥德.目前國家審計存在的問題與對策.財會月刊,2013;2
【作 者】
張紅梅
【作者單位】
(張家口職業技術學院財務處 河北張家口 075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