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摘要】2013年部門決算在決算口徑、編報范圍、收支表年初數、財務狀況表等方面發生了很大變化。公立高校面臨制度執行與部門決算不配套的問題,必須解決賬表一致的難題。本文探討了采用工作底稿法,調整上年年初數,按新口徑列報年初數;采用新舊制度銜接法,通過會計賬銜接和基本建設投資并賬,編制會計賬資產負債表年末數,獨立核算單位并表。實現了2013年部門決算編制的賬表一致,并保證2014年部門決算的一致性和連續性。
【關鍵詞】部門決算 高校 會計制度 制度銜接
部門決算,是指行政事業單位在年度終了,根據財政部門決算編審要求,在日常會計核算的基礎上編制的、綜合反映本單位預算執行結果和財務狀況的總結性文件。部門決算能全面、真實反映行政事業單位財務狀況和預算執行結果,詳細反映其資產與負債、財務收支、資金來源與運用、機構、人員與工資等方面的基本數據,滿足國家財政財務會計監管、各項資金管理以及宏觀經濟決策等信息需要。
一、2013年事業單位部門決算的變化
與2012年相比,對于執行《事業單位會計制度》及行業會計制度的事業單位,2013年部門決算在決算口徑、編報范圍、收支表年初數、財務狀況表等方面都有較大的變化。
1. 決算口徑的變化。執行《高等學校會計制度》等行業會計制度的事業單位,參照“會計科目與部門決算報表對應關系表”設定的口徑,填報2013年部門決算。
2. 編報范圍的變化。2013年部門決算的編報范圍,包括單位范圍和資金范圍。根據本年部門決算和新《事業單位會計制度》等有關規定,單位范圍包括單位會計賬、執行新會計制度核算的基本建設投資和內部不具有法人資格的獨立核算單位或部門。收支報表的資金范圍為全部收支情況,編報口徑與預算銜接一致,不包括償還性資金收支。財務狀況表的資金范圍為全部資金情況,包括償還性資金及其所引起的財務狀況變化。
3. 收支表年初數的變化。2013年新舊會計制度轉換后,執行《事業單位會計制度》的單位,財決02表收入支出決算表、財決07表公共預算財政撥款收入支出決算表、財決09表政府性基金預算財政撥款收入支出決算表等報表,年初數按新制度口徑列報。
4. 財務狀況表的變化。
(1)資產負債表的變化。財決12表資產負債簡表,反映事業單位各項資產、負債及凈資產情況;包括按照制度要求,將單獨核算的基本建設投資并入會計“大賬”的相關數據。上年部門決算有關資產部類中“基本建設資金占用合計”項和負債部類中“基本建設資金來源合計”項取消,資產合計中不包括“基本建設資金占用合計”,負債合計及凈資產合計中不包括“基本建設資金來源合計”。年初數按新制度口徑列報,本年資產合計包括基本建設投資并入的各項資產,負債合計包括基本建設投資并入的各項負債,凈資產合計包括基本建設投資并入形成的各項凈資產,并抵銷內部賬務往來形成的資產和負債。
資產按照流動性,分為流動資產和非流動資產反映;負債按照流動性,分為流動負債和非流動負債反映;凈資產按照性質用途不同,分為事業基金、非流動資產基金、專用基金、結轉結余和其他凈資產反映。固定資產和無形資產,同時反映原價、累計折舊或累計攤銷、凈值情況。
(2)基金增減變動情況表的變化。財決附01表事業單位基金增減變動情況表,反映2013年度事業單位的事業基金、非流動資產基金和專用基金的增減變動情況,包括基本建設投資并入會計“大賬”形成的非流動資產基金相關數據。年初數按新制度口徑列報。按照規定已提取固定資產折舊的單位,修購基金并入事業基金反映。
(3)資產情況表的變化。財決附02表資產情況表,反映單位各類資產價值、數量的增減變動、結存情況,包括基本建設賬并入的資產。年初數按新制度口徑列報。各項資產價值按資產原值填列,累計折舊及減值準備、累計攤銷以減項單獨反映。二、2013年部門決算變化給高校帶來的難題
我國的公立高校,單位基本性質是教育行業事業單位,須根據財政部門有關事業單位的要求編制部門決算。高校的會計核算,執行行業會計制度。
1. 制度改革進展不一。財政部根據修訂后的《事業單位會計準則》制定了新《事業單位會計制度》,從2013年1月1日起執行。財政部根據新《會計法》、《事業單位會計準則》等制定并頒布的新《高等學校會計制度》,從2014年1月1日起執行。制度改革進展,決定了高校選擇和執行制度的進展情況,從而影響部門決算的編報。
2. 制度執行與部門決算不配套。事業單位應編制的2013年部門決算,依據新《事業單位會計制度》進行了調整。2013年,一些高校執行了新《事業單位會計制度》,一些高校等待新《高等學校會計制度》出臺,仍然執行行業會計制度即舊《高等學校會計制度》。2013年部門決算的以上變化,使得仍然執行舊《高等學校會計制度》的高校根據財政部門有關要求編制部門決算時,必須解決賬表一致的難題,即根據會計核算形成的會計賬簿與按照財政部門要求所編制的部門決算報表需賬表一致。
三、高校應對2013年部門決算變化的方法
執行舊行業會計制度的高校,針對2013年部門決算的變化,應對部門決算變化及新制度即將實施的方法包括兩種,即工作底稿法和新舊制度銜接法。
1. 工作底稿法。根據會計核算所形成的會計賬簿及會計科目余額表等會計資料,與部門決算報表口徑調整的有關會計核算業務不進行處理,而是以會計科目余額表為基礎,按照部門決算報表有關口徑編制工作底稿調整,在部門決算上報文檔中對相關事項進行說明,2014年1月1日執行新會計制度進行賬務初始化時一并予以調整。這種方法的局限是:會計賬簿與部門決算報表年初年末不一致,即賬表不一致;工作底稿與決算報表一致,大量說明是否能全面清晰反映所有調整事項;年初賬務初始化是否能全面準確反映調整事項。
2. 新舊制度銜接法。根據舊行業會計制度的會計核算情況,在新舊制度銜接前完成年終收支結轉和賬務清理;以新《高等學校會計制度》為依據,在自動結轉下年前完成所有資產、負債和凈資產的新舊制度銜接,完成基本建設投資并入會計賬處理;以本年度的會計核算和會計賬簿為基礎,編制2013年部門決算,在部門決算上報文檔中對年初數相關事項進行說明;年末余額結轉下年,形成新會計制度下的初始化數據。這種方法的特點是:會計賬簿與部門決算報表年初數不一致,需要作資產負債簡表項目設置調整引起相關年初數調整的相應說明;按照新會計制度有關規定,在部門決算編制前完成賬務處理,會計賬簿與決算報表一致;年末余額結轉形成的下年初始化數據,與2013年部門決算年末數一致,即保證了會計賬簿與2014年部門決算年初數一致。
財政部2013年頒布的《部門決算管理制度》規定,行政事業單位“應當根據登記完整、核對無誤的賬簿記錄和其他有關會計核算資料編制決算,做到數據真實正確、內容完整,賬證相符、賬實相符、賬表相符、表表相符”。對于高校編制2013年部門決算,筆者有如下建議:上年部門決算結轉形成的年初數,以工作底稿法調整,按新口徑列報;本年部門決算的年末數采用新舊制度銜接法,以會計核算資料為基礎編制。這樣既符合以上管理規定,又符合部門決算連續反映實際;既保證部門決算賬表一致,又保證會計制度新舊銜接。
四、兩種方法在部門決算編制中的應用
1. 以工作底稿法調整列報年初數。高校收支表和財務狀況表年初數,以本年部門決算口徑為依據,對基本建設投資和獨立核算單位或部門的會計信息,通過抵消高校內部業務或事項對決算的影響以并表方式反映,在部門決算上報文檔中對年初數相關事項進行說明。
收支表財決02表、財決07表和財決09表等報表,上年結轉和結余,自動提取上年部門決算年末數,以本年部門決算口徑為依據,編制收支表年初結轉和結余調整工作底稿,以工作底稿中調整后的年初數,填報2013年部門決算有關收支表上年結轉和結余年初數。
財務狀況表財決附01表和財決附02表是對財決12表的補充反映,兩表中一些項目年初數可從財決12表中自動提取生成。因此,財決12表年初數列報是關鍵。財決12表年初數,以本年部門決算口徑為依據,部分數據可自動提取上年部門決算年末數,部分從自動提取生成數進行合并或分解形成,部分由基本建設投資并表增加,編制資產負債表年初數調整工作底稿(見表1),以工作底稿中調整后的年初數,填報2013年部門決算年初數。
2. 以新舊制度銜接法計算列報年末數。高校的基本建設投資,執行新會計制度并入核算,通過會計賬直接在部門決算中反映;獨立核算單位或部門的會計信息,抵銷高校內部業務或事項對決算的影響,通過并表反映。以新舊制度銜接法核算,涉及會計賬銜接、基本建設投資并入核算和獨立核算單位或部門并表,按舊會計制度完成年終收支結轉和賬務清理是基礎。
(1)會計賬銜接。資產類科目,將“應收及暫付款”和“借出款”科目借方余額,按債權性質,分別轉入“應收賬款”、“預付賬款”、“其他應收款”科目;“對校辦產業投資”和“其他對外投資”科目借方余額,按持有時間1 年為標準,分別轉入“短期投資”和“長期投資”科目;“材料”科目借方余額,轉入“存貨”科目;固定資產,提取累計折舊,借記“非流動資產基金”科目,貸記“累計折舊”科目;無形資產,計提累計攤銷,借記“非流動資產基金”科目,貸記“累計攤銷”科目。
負債類科目,將“借入款項”科目貸方余額,按借入期限1 年為標準,分別轉入“短期借款”、“長期借款”科目;“應付及暫存款” 貸方余額,按債權性質,分別轉入“應付賬款”、“預收賬款”、“其他應付款”科目;“應交稅金”貸方余額,轉入“應繳稅費”科目。
凈資產科目,將“事業基金——投資基金”和“固定基金”科目貸方余額,轉入“非流動資產基金”科目;“專用基金——修購基金”科目貸方余額,轉入“事業基金”科目;將“事業結余”科目貸方余額,按結余資金性質,分別轉入“財政補助結轉”和“非財政補助結轉”科目。
(2)基本建設投資并入會計賬核算。高校按《國有建設單位會計制度》獨立核算,完成年終賬務清理和建設單位會計報表編制是基礎。基本建設投資并入會計賬核算,限于各高校實際差別,本文以某高校資金平衡表有余額的會計科目為例,根據基建會計憑證、賬簿和報表,對基建所有項目的資金來源和資金占用情況,進行分析、清理,編制基本建設投資并入會計賬對應關系表(見表2)。
經核對核實無誤,編制基本建設投資并入會計賬的會計業務分錄。即:借:在建工程,固定資產,存貨,現金,銀行存款,預付賬款,其他應收款;貸:財政補助結轉,非財政補助結轉,非流動資產基金,短期借款,長期借款,應付賬款,其他應付款。
以上會計賬銜接和基本建設投資并入會計賬核算,復核記賬后生成會計賬簿,形成會計賬科目余額表,以此填列會計賬資產負債表年末數,結轉形成下年初新會計制度核算開賬的年初數。
3. 獨立核算單位并表。獨立核算單位或部門并入部門決算的關系表見表3,說明如下:
(1)收支表并表。具有后勤保障職能的校內獨立核算單位,本年收入扣除從學校取得的補貼經費的余額、支出扣除使用學校補貼經費發生的支出余額,相抵后的凈額并入有關收支表“其他收入”項目,如本年收支相抵后的凈額為負數,以負數并入。不具有后勤保障職能的其他校內獨立核算單位,本年收支抵銷內部業務或事項對并表的影響并入相應項目。
(2)財務狀況表并表。校內獨立核算單位的資產、負債和凈資產,抵銷內部業務或事項對報表的影響,并入報表的相應項目。
主要參考文獻
1. 財政部.部門決算管理制度.財綜[2013]209號,2013-12-10
2. 財政部.關于印發2013年度部門決算報表的通知.財庫[2013]191號,2013-11-22
3. 財政部.高等學校會計制度.財會[2013]30號,2014-01-08
4. 余堤強.借助會計電算化輕松編制行政事業單位部門決算報表.財會月刊,2011;17
【作 者】
龍素英(高級會計師)
【作者單位】
(西南林業大學財務處 昆明 6502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