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高校財務管理,是指在高校范圍內組織財務活動和處理財務關系的工作,重點是對高校內部資金籌集、分配、使用、結算等過程的管理。高校的財務管理是高校整個管理工作的重要組成部分,它涉及到學校行政、教學、科研、后勤等各個方面工作的開展和教職工的切身利益,關系到高校未來事業的發展。隨著我國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的逐步完善,市場意識已深深地滲透到辦學思想之中,高校的辦學行為已同經濟行為融為一體,高校財務工作也應隨之轉型。
一、高等學校財務管理模式存在的問題
長期以來,人們一直認為高等學校的財務管理工作僅局限于報賬、記賬、算賬等簡單地業務核算方面,給人們的印象也就是高校的財務部門是“收錢和付錢”的機器,充其量也就是個“賬房先生”這樣的一個角色。這種印象不無道理,因為這種經費核算型的財務是源自于計劃經濟時代,它是源自于經費供給制的產物,其特征具體表現在以下幾個方面:
1、理財觀念淡薄、效益觀念缺失。由于長期計劃經濟體制的原因,高校財務管理普遍變得不適應,其狀況是:不能完全適應市場經濟的環境,理財意識缺失,在資籌集方面“等”、“靠”、“要”的思想比較嚴重,對于積極拓寬資金來源渠道則顯得動力不足。從而相對引致學校自主辦學能力不足、資金籌措能力較弱。同時由于高校以“身份管理”為依據的分配制度的原因,造成人浮于事、效率低下現象以致整體辦學效益低下。
2、財務管理重投入,輕考核,資產流失嚴重。由于學校事業支出不要求對培養成本進行核算,購置的固定資產不計提折舊。因此,長期以來高校過于重視找項目、要資金、購設備,而輕視了對資產使用的管理與考核;只重視社會效益,而忽視了經濟效益;只重視教學、科研等計劃任務的完成,而忽視了對已購資產的管理和充分利用;資產管理特別是對二級單位資產管理不深入,流失現象突出。
3、財務管理重核算、輕管理、缺分析, 核算型財務觀念揮之不去。受傳統慣性思維的影響,高校財務管理的主要側重點仍在于記賬、算賬、報賬的層面上以及對內、對外提供一些基本的數據。在財務管理的流程上更多地在于事后監督、而事前預測、事中控制、事后分析則顯得不足。財務管理也只是停留在高校基本經濟業務的核算,而并沒有深入地進行財務分析、績效考核等。“重核算、輕管理、缺分析”是這種體制下的基本特征。
二、新形勢下高等學校財務管理轉型的必要性
隨著我國高等教育進入內涵發展的新階段,深化改革的任務越來越緊迫,對高校財務工作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在新的歷史起點上,我們要認清形勢,充分認識做好高校財務轉型工作的重要性和必要性。
從高校財務管理的視角分析,我國高校也面臨著三大環境變化。其一,從體制上看,高等教育正在發生著重要變革。《中國教育改革和發展綱要》明確提出:“逐步建立政府宏觀管理、學校面向社會自主辦學的體制”。高校由過去單純的以教學科研為中心正在轉變為教學、科研、技術開發、咨詢服務和生產經營等活動并舉。
其二,從觀念上看,人們對高等教育投資與發展有了新的認識。投入高校不能僅僅看成是一種簡單的公益性消費,而是國家、社會對人力資本的投資。高投入要求高產出,要求產生投資效益,當然這種效益更多體現在學校為社會提供更多更好的合格人才,體現為高校提供的更高質量的教學、科研和社會服務。
其三,從訴求上看,要求高校財務信息公開化的呼聲日益增強。越來越多的社會輿論認為應該讓高校經費、特別是公共資金部分在陽光下運行。
教育部于2014年1月25日公布了2014年工作要點。除了萬眾矚目的全國考試招生制度改革總體方案將于上半年出臺,還將推進高校三公經費等信息的公開。
在教育和科研經費管理方面,將統籌高校重點學科建設資金,啟動實施直屬高校財務巡視制度。切實加強高校科研經費管理。嚴肅查處高校挪用、貪污科研經費的違紀違法案件。加大高校財務信息公開力度,推進高校干部任用、職稱評聘以及“三公”經費,即公款出國、公款招待、公車配備等信息公開。
三、實現高校財務管理轉型的基本措施
面對內部和外部形勢的變化,高校財務工作要在三個方面狠下功夫:一是保持經費投入強度,完善成本分擔機制、健全社會投入機制、拓寬收入來源渠道;二是保障高校內涵發展,支持綜合改革、支持教師隊伍建設、支持促進公平;三是規范資金資產管理,改進高校預算管理、加強科研經費管理、規范國有資產管理、強化高校內部審計、推進財務信息公開。高校應該堅持依法理財、防控財務風險、厲行勤儉辦學、改進管理手段、加強隊伍建設,要進一步增強責任感、緊迫感,適應高校財務改革及整個高校改革的發展要求。
1、更新財務管理觀念、樹立開放意識。更新財務管理觀念,就是要從傳統的“算賬、報賬”的思維中逐漸解放出來,必須從簡單服務型向管理決策型轉變,從核算型向核算管理型轉變。要充分認識到當前高校的財務管理活動遠遠不是“報賬、算賬”這樣的簡單操作,而是要從學校事業發展的全局出發,就如何充分合理籌集資金、使用資金、發揮資金的使用效益,不斷提高財務管理水平,不斷提高理財能力,為學校的重大經濟活動的提供相關決策信息,切實做好領導的參謀。
高校財務管理要不斷增強開放意識,面對教育體制改革要大膽創新,多方融資。這就要求高等學校在辦學過程中,既要堅持勤儉辦學的方針,又要轉變觀念,克服“等、靠、要”的思想,從自主辦學的法人地位出發,走“爭、創、籌”的路子,廣開財源,依法籌措教育經費,建設多渠道籌措教育經費的體制,為加快教育發展提供財力保障。
2、樹立效益觀念、建立起以“成本—效益”為核心的核算管理體系。目前,幾乎所有的高校都尚未進行嚴格的成本
作者:徐文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