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本報訊 “根據中國證監會的相關規定,自2007年7月1日起我公司實施新的核算辦法。基金估值方法及個別會計政策已有所變更,請投資者關注相關法規的規定。”連日來,各基金公司紛紛在其網站上公布了實施新會計準則的通知和提示,積極應對中國證監會發布的證券投資基金業新會計準則。
融通基金管理有限公司負責人告訴記者:“我公司管理的所有基金都從今年7月1日實施了新會計準則,并全面采用公允價值進行會計計量。實施新會計準則后,基金估值方法及個別會計政策方面的變更并沒有對投資者利益造成實質性影響。”
南方基金客戶服務中心有關負責人說:“公司實施新會計準則后,近期日常基金清算時間有所延長,查詢服務系統(包括網站首頁、網上交易、客服電話自助查詢)中的基金凈值等更新數據的披露時間因此也相應延遲。近期我們也專門組織有關人員按照新準則規定的公允價值法進行了全面估值。”
北京東方華爾金融咨詢有限責任公司研究員董華香分析說,新會計準則下,基金公司的會計科目設置、會計核算模式、基金估值方法、會計報表列報等方面都有一些新的規定和變化。其中,一個最大的變化就在于全面實行公允價值法。
公允價值法是國際通用的估值辦法,公允價值有能及時反映基金投資組合的真實收益與風險的優勢。但是之前由于使用公允價值法存在技術實施上的一些難題,公允價值一直沒有被推行。
據了解,長期以來,基金對交易所股票采用市價進行每日估值,實際上就是一種公允價值計價方式的運用。因此,新準則對股票型基金的估值影響并不大。而債券型和貨幣型基金凈值以前是按債券票面利率的攤余成本法計算,按照新會計準則,則需要按債券實際利率攤余成本法計算。這種方法的轉變在改變基金會計計算方法的同時,對估值的結果也會產生影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