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07年年初,莒南聯社率先在全市農村信用社系統推行了會計主管委派制。會計主管委派制的實施,給全社的內部管理工作注入了新的生機,帶來了實實在在的喜人變化。
——嚴格委派程序,公開選拔人才。年初,聯社通過開展競爭上崗,優化組合活動,使得一批業務水平較高、工作責任心較強,職業道德修養較高的人才脫穎而出。這次被委派的29名會計主管,平均年齡34歲,其中8人為近幾年新入社的大學生員工,大專(含)以上學歷24人,占比83%,年齡和學歷結構更加合理,基本上達到了會計主管委派制所規定的任職條件。
——創新管理模式,明確委派重點。為配合會計主管開展工作,避免實際工作中出現“頂得住的站不住,站得住的頂不住”的現象,聯社在管理模式上進行了創新,規定會計主管的人事管理上掛聯社,工資待遇參照聯社中層副職標準執行,并不得在受派機構獲取任何經濟利益(包括福利待遇)或報銷與工作無關的費用,試圖從個人利益上割斷與受派單位的聯系,來保持委派會計主管相對的獨立地位,最大限度地體現對聯社負責。近期來,嚴格要求委派會計主管正確處理好服務與監督的關系,日常工作中把委派監督的重點轉移到會計核算和貸款把關等環節上來。同時,鼓勵委派會計主管放手工作,大膽管理,不辜負聯社的厚望和重托。
——加強后續管理,確保委派效果。會計主管委派制是新生事物,但并非“一派就靈”,因此,制訂規范措施,加強對會計主管的后續管理顯得尤為重要。委派制實施后,聯社隨即出臺了《莒南聯社會計主管考核實施細則》。細則規定:會計主管的工資由聯社根據考評結果統一發放,按季并實行百分制考評。具體細化為專項檢查35分、職責履行30分、考試成績5分、優質服務10分、勞動紀律10分、報告及安全保衛10分。為督促委派會計加強自身學習,提高履職水平,聯社核算管理部啟動了“一、二、三”計劃,即:每月1日固定為會計主管培訓日,每周召開一次例會,組織兩次學習,每月開展三次崗位技術練兵活動,在全縣范圍內初步形成了“比、學、趕、幫、超”的良好氛圍。
通過采取以上措施,確保了會計委派工作的效果。很多會計主管表示履職時比過去底氣更足,自覺履職意識比過去明顯增強。特別是在今年室內人員普遍不足,加之新手較多的情況下,大部分會計主管都能帶頭實干,正確組織賬務核算,切實發揮了會計主管的龍頭帶動作用。其中,汀水社的會計主管李世華表現最為突出。小李今年27歲,法律專業本科畢業,2003年參加信用社工作,2007年1月競聘到汀水社擔任會計主管。汀水社距離縣城80多華里,地勢偏遠,再加上近幾年經濟效益不好,收入相比其他社較低,員工人心不穩,士氣低落,室內現有人員中,老員工在年初的優化組合中基本都走光了,除1人外,其余均是2006年以來入社的新員工。針對這種情況,小李沒有畏難發愁、埋怨等靠,而是立足于實干,靠自身做出表率來帶動影響柜員,激發大家的工作熱情。他堅持早起打掃衛生,使營業室環境始終保持清潔衛生。為幫助柜員盡快熟悉業務,減少和避免業務差錯,當柜員辦理業務時,他總是站在旁邊細心觀察,認真復核,并指出操作中不規范的地方,幫助其改正。一有空閑時間,他就和柜員一起練習點鈔和珠算技術,探討業務疑難問題和解決辦法,在營業室內營造了一種緊張和諧而又積極向上的良好氛圍。目前汀水社員工的精神面貌煥然一新,業務經營逐漸步入正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