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一、風險導向審計理論
審計風險模型的出現,從理論上解決了注冊會計師以制度為基礎采用抽樣審計的隨意性,又解決了審計資源的分配問題,要求注冊會計師將審計資源分配到最容易導致會計報表出現重大錯報的領域。從方法論的角度,注冊會計師以審計風險模型為基礎進行的審計,稱為風險導向審計方法(riskoriented audit approach)。
二、公路材料供應企業風險導向審計實務探索
(一)傳統審計模型下的審計過程及結論
對于會計報表的其他項目,也進行了詳細審計,未發現重大問題,據此出具了標準無保留意見報告??梢哉f,以傳統審計模型為準繩衡量對該公司的審計,審計重點、審計程序和審計證據應屬充分,審計結論也并無不當。
(二)現代審計風險模型下的審計過程及結論
(1)經營環境的分析。鐵礦石談判及力拓案的啟示:鐵礦石談判連續五年痛失“話語權”,令中國鋼鐵業損失慘重,過去6年中國鋼鐵商和鐵礦石消費者,因價格談判下鐵礦石定價太高,損失高達7000億元。而我國高速公路用瀝青一直依賴韓國進口,韓國公司不斷提高價格,公路材料供應公司的利潤率越來越小。瀝青供應會不會步鐵礦石的后塵,最終成為高速公路事業發展的障礙,是一個我們應當警惕問題。公路廳應考慮與當地石化公司合資開發高質量的高速公路用瀝青。擺脫對國外產品的依賴。
(2)經營產品的分析。在產品上,公路材料供應公司除代理國外品牌瀝青外,還要努力爭取代理國產有自主專利的創新品牌瀝青,多方向經營,多方面發展,發揮市場優勢,擺脫單一產品依賴。
(3)經營模式的分析。某公路材料供應公司期末凈資產8000萬元左右,瀝青銷售利潤1200萬左右,對外租賃和對外投資700萬左右。因此以貿易為主的公路材料供應公司有雄厚的資金優勢,通過貸款貿易,凈資值產投資,不但可以提高凈資產回報率,還可以通過貸款降低稅務壓力,做到資產的保值增值。
三、公路工程建設企業風險導向審計實務探索
(1)經營環境的分析。中鐵建設集團的啟示:中鐵建設集團有限公司是世界企業500強中國鐵建股份有限公司的核心成員企業,擁有房屋建筑工程施工總承包特級資質、市政公用工程施工總承包一級資質、機電安裝工程施工總承包一級資質、鋼結構專業施工承包一級等多項專業最高等級資質。中鐵走進來,是大勢所趨,公路走出去,也是大勢所趨。公路工程建設公司也應該繼續深入實施 “走出去”發展戰略,科學組織施工,打造精品工程,為工程處今后跨越發展奠定了堅實的基礎,打出公路的建設品牌。把工程資質申報作為企業發展壯大的根本途徑,處領導親自靠上抓,組織專業人員,在做好硬件配套建設的基礎上,疏通關節,努力申報國家一級施工企業資質。
(2)經營產品的分析。建筑行業的利潤越趨平均化,公路工程建設公司越應完善的獎懲考核機制是企業向管理要質量,向管理要效益的重要途徑。建議工程處圍繞工程質量、安全生產、廉政建設、成本控制等要素,建立健全一套責任明確、獎懲分明、科學合理的責任目標考核體制,嚴格目標考核,加強管理創新,提高工程效益。
(3)經營模式的分析。由于公路行業企業采用的公路系統財務制度,不計提壞賬;同時固定資產折舊率為5%,這樣當資產報廢時還有50%左右的余值,這樣就造成了公路行業企業資產不實,因此公路行業企業應使用現代企業財務制度,同時采用現代企業財務制度也降低了公路行業工程建設企業的稅務壓力。
四、傳統審計與風險導向審計的比較
以上案例表明,在審計過程中,受現代審計風險模型指引,以企業的經營模式為核心進行戰略風險分析,不僅可以克服缺乏全面性的觀點而導致的審計風險,而且有利于節省審計成本。一則會把握重點審計領域得出正確的審計結論;二則會在未發生大量審計成本的情況下選擇退出。
應用現代審計風險模型進行審計,必須時刻把握實質重于形式的原則。我們在審計時不能為了審計而審計,不能單純追求審計底稿做得有板有眼工整而全面,形式上的合規實質上可能存在著對重大問題領域的忽略。
參考文獻:
[1] 中國注冊會計師協會編.審計(第四編)[M].279-289.
[2] 陳思維.經濟效益審計[M].中國時代經濟出版社,2002(5):98-226.
[3] 李德勝.現代風險導向審計實務探討[J].中國內部審計,2009(3):112-160.
[4] 耿建新.審計學[M].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2002:50-90.
[5] 王光遠.管理審計理論[M].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
作者簡介:劉海軍(1974—),男,山東日照人,工商管理碩士,審計師,建造師,現任山東省日照市公路管理局審計科副科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