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杭州市從1998年開始實施政府采購制度,1999年就制訂《杭州市政府采購管理暫行辦法》,經過十多年的努力,杭州市的政府采購走在全國的前列。
一、杭州市建立了高效可靠的政府采購監管機制
(一)建立了比較完善的政府采購制度體系。
杭州市政府先后制定了一系列制度和規定:《關于指定杭州市政府采購信息發布媒體的通知》、《杭州市政府采購供應商投訴處理暫行辦法》、《杭州市政府采購評審現場監管細則》、《杭州市政府采購評審專家監督考核暫行辦法》、《杭州市政府采購代理機構監督考核暫行辦法》、《杭州市政府采購供應商監督考核暫行辦法》、《杭州市電子化政府采購暫行管理辦法》和《杭州市政府分散采購管理暫行辦法》等等,形成了我市政府采購的制度框架。
(二)完善了政府采購中采購和監管分離的運行機制。
實行管采分離,杭州市在政府采購運行機制上,實行政府采購監督管理和操作執行相分離的體制,有效地消除“裁判員”兼當“運動員”帶來的弊端,提高了政府采購透明度。成立杭州市政府采購中心,成為杭州市集中采購機構,接受杭州市各級行政、事業單位和團體組織委托,采購依法制定的集中采購目錄以內的或者采購限額標準以上的貨物、工程和服務。同時成立杭州市政府采購領導小組辦公室,履行政府采購監督管理職責。此外還有醫療設備招標辦、教育技術中心和建筑材料采購中心等部門采購機構,以及經國務院有關部門或者省級人民政府有關部門認定資格的采購代理機構。
(三)實施了有效的實施標后跟蹤問效的監督機制。
對政府采購進行標后跟蹤問效,是政府績效在政府采購中績效管理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是以發揮政府采購職能作用為目標,以采購單位滿意為宗旨,以提高財政資金使用效果為核心,跟蹤問效采購項目、供應商和采購單位,全面、系統、真實地反映采購項目的完成情況,供應商和采購單位的履約情況,采購中心和采購責任人的工作效率和效能,據以持續改進政府采購績效的一種管理工具。杭州市采購中心于2008年試行標后跟蹤問效機制,對合同條款的履行情況、服務質量及用戶反饋意見進行跟蹤問效,對百萬元以上單體項目實行跟蹤評估。通過對采購結果的績效評估,優化采購流程,提升服務品質,打造精品采購。根據合同中涉及的供貨期限、技術需求及質量、售后服務等合同條款的履行情況、服務質量等對供應商進行跟蹤評估;根據中標結果執行、合同簽訂、資金支付等情況對采購單位進行跟蹤評估。通過貫徹落實科學的發展觀和政績觀,推動國家機關、行政事業單位政府采購管理的科學化,促使其完整、準確地履行職責。
二 、在政府采購中存在的缺陷及建議
(一)改進年度預算模式,推行中長期滾動預算。
現行的政府采購,都能嚴格的按照政府采購預算要求,將所有采購項目編入預算,否則不能采購,單位在編報年度經費預算時,同時編報年度政府采購預算。但現行的預算編制是一年一編,預算部門較多關心明年干什么,較少關心后年干什么,工作缺乏連續性、前瞻性。 特別象我們農業部門,很多項目都跨越了3—5個財政年度,這些中長期的項目對目前實行的年度預算體制提出了挑戰。為有效提高財政資金分配的前瞻性、計劃性和整體配置效益,增強年度之間財政支出的連續性,推行大規模的預算改革,將以投入為基礎的年度預算變革為以績效為基礎的多年期預算。為政府實現中長期施政目標提供財力保障。借鑒國外經驗,比如,德國政府以“三年滾動”的方式編制預算。應該根據有關政策變化及形勢發展的需要,同步依次編制其后兩年政府及其部門的發展性支出項目預算,并且逐年向前遞推滾動的預算編制方法。
合理的中長期預算制度和預算資金管理機制,為提高預算決策的科學性奠定基礎,更為社會經濟的長遠可持續發展描繪更加完整的圖景。
(二)完善細節,注重政府采購中的公開透明。
“只買貴的,不買對的!”這種現象時常出現在政府采購上。中國社科院法學所曾有一項研究顯示,研究采集樣本中高達八成的政府采購商品價格高于市場平均價。“豪華采購”、“天價采購”更是層出不窮。但杭州市為促進政府采購公平競爭,實現物有所值的采購理念,針對常規采購商品,開通政府采購“網上商城”,不但使采購的商品價格透明,也讓普通市民監督政府采購。但細節做的不夠,例如同樣是筆記本電腦,在商品型號的標注上不夠規范(如圖1,圖2),惠普電腦標注的是個代碼,不象宏基電腦一樣是標準型號,這樣容易引起市民的猜疑,使《中華人民共和國政府采購法》中政府采購應當遵循公開透明原則、公平競爭原則、公正原則和誠實信用原則受到一定的影響。
圖1 截圖來源:杭州市政府采購網上商城
圖2 截圖來源:杭州市政府采購網上商城
(三)加速培訓人才,建立政府采購職業資格管理制度。
英國早在17世紀就開始政府采購立法,美國于1809年通過法律規定聯邦政府合同要通過競爭方式訂立,我國的政府采購工作起步晚,且沒有什么現存的經驗,政府采購專業人才極度缺乏。特別是各單位的采購人員,基本都是由辦公室職員或財務人員兼任。在政府采購推行之初,短期培訓班成為培養采購人員的一種高效而便捷的方式。然而,在《政府采購法》以順利實施的今天,這種隊伍建設的方式就顯得力度不夠,力不從心。只有具備高素質、極強責任心的從業人員,才能與政府采購工作職責匹配,才能勝任集政策性、技術性、法律性于一身的政府采購工作。
要盡快建立政府采購人員職業資格管理制度,制定我國政府采購人員作業準則和崗位標準,建立職業資格認證制度和培訓考核制度,用制度來“生產”專業人才,用制度來管理人才。
在加強政府采購人員培訓的同時,要加強采購單位的領導、財務人員、財政內部一些人員、代理機構、供應商、政府公共事務和公益事業人員進行政府采購基本知識的培訓從而確保政府采購隊伍的專業化、職業化。
政府采購制度是一項龐大的系統工程,各部門必須努力協調,從法制、管理體制等各方面入手,才能做好這項工作。我國加入世界貿易組織已經十多年了,對政府采購工作來說,既可以借鑒國外的先進經驗,又使我們的起點較高。我們應該抓住這個機遇,應對各種挑戰,無論在理論、政策、法規、管理、實踐等各個方面進行深入的研究和探討,做大量細致而艱苦的工作,在實踐中不斷規范和完善,為節約財政資金,促進廉政建設,發揮應有的作用。
(作者單位:杭州蠶種場)
參考文獻:
[1]中華人民共和國政府采購法[M],人民出版社,2002
[2]詹靜濤,國外推行政府采購的主要做法及其對我國的啟示[J],求是,2005(10)
[3]姚英,論杭州市政府采購運行和監督立體機制的構建[J],中國政府采購,2011(11)
[4]秦學春,政府采購中存在的問題及對策[J],中小企業管理與科技,201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