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為適應我區體制改革的需要,加強財務管理,提高資金使用效益,促進教育體制的改革和教育事業的發展,更好地履行會計人員職責,根據《會計法》、《事業單位財務規則》、《會計工作基礎規范》等有關法律制度的規定,我區教育部門于2003年成立教育局會計核算中心,全面鋪開了會計集中核算的工作,強化預算執行和資金的有效使用,嚴格會計監督,變預算管理的“各自”核算為“中心”集中核算,變“分散”會計監督為“集中”會計監督,并融入國庫集中支付,統一會計核算機構,統一會計管理形式,統一管理會計人員,統一銀行開戶,統一會計核算標準,統一財務管理制度。
一、會計集中核算的特點對內部控制的影響
幾年的實踐證明,實行會計集中核算中心,能夠對單位的賬務活動實行全過程監督,克服長期以來賬務監管缺乏的問題,減少擠占,挪用,坐支,浪費財政資金等現象,在一定程度上起到了規范單位賬務、會計行為,維護整體利益,提高政府資金使用效益,促進廉政建設的作用,其積極效應是十分明顯的,但也存在一些需改進的問題。如:會計核算與財產物資管理相脫節;會計資料不完全準確,部分會計信息失真;會計監督滯后等等。如:我們在日常的會計原始憑證的審核上,發現了一個不屬于技術問題的問題,有的單位原始憑證報銷簽章非常完整,包括經手、驗收(復核)、主管,而有的單位手續不嚴密,購買實物的憑證只有經手人和領導簽批,沒有驗收人簽字,自制單據只有經手人和領導簽字,沒有復核簽字。根據這個問題,我們進行了一系統的了解,發現原始憑證報銷簽章完整的單位其內部控制也是比較到位的,票據有專人整理,物品有專人購買,財產有專人保管,內控有專人負責,形成一套內控制度并付諸行動而不是“墻上紙”;而原始憑證報銷簽章不完整的單位其內部控制也比較混亂,主要表現在對內部控制重要性的認識不夠,有的單位負責人覺得帳務都到會計核算中心了,所有的事項都可以由會計中心控制,不用自己操作,有的單位責權分不清,不兼容職位未能合法分離,財產保管較亂,助長了單位負責人“說了算”的權利。
二、會計集中核算內部控制的幾點不足
(一)內控意識相對薄弱
學校作為特殊的產業,是以財政撥款形式為生存基礎的,過慣了沒有經費伸手要的生活,對財務內控的重要性的認識不夠,內控意識相對薄弱,尤其是在加入會計集中核算后,對于內控的要求就更放松了,認為會計核算中心會把關一切,對建立健全單位內部控制的重要性和現實意義的認識不夠, 抱著有與沒有無所謂的態度。有的單位負責人簡單地將財政的部門預算控制等同于內部控制, 認為有了部門預算就無所謂內部控制體系了; 還有的單位干脆就沒有進行內部控制制度的建設。其實不然,只有一套完整可行的內控系統才能確保資金運作安全和使用效益,才能保證會計資料的完整真實,才能確保教育教學工作順利開展。
(二)重視程度不夠職務分工不合理
在學校大部份人尤其是校領導一般都認為教育教學才是重要的,幾乎把所有的精力都用在教育教學上,認為財務工作只是附屬工作,無足輕重,對其工作不是不在行就是不重視,因此孰不知“后勤是一切工作順利開展的保障”, 但在實際工作中, 許多單位的負責人僅僅把財會部門即總務部門當成“錢袋子”,做為“付款員”的角色,無權參與單位的重要決策乃至業務管理活動, 對單位重要決策的過程和結果均不了解,甚至對本單位的預算都不清楚。固定資產管理比較不到位。由于學校的固定資產都是由撥款購置形成,不用成本,也就放松了管理。財產盤點制度未能有效執行, 賬外資產時有發生。調查中發現, 大多數的學校沒有建立起定期財產盤點制度。
對于職務分工不盡合理,不相融職務沒有明確分開,授權批準與業務經辦、業務經辦與報帳、采購與財產保管、業務經辦與稽核檢查、授權批準與監督檢查等。但在實際工作中, 基于編制有限、人手緊張等原因, 大多后勤人員都由老師兼職,由于兼職的人員不多,造成不相容職務未能合法合理分離。
(三)牽制與監督有所削弱
納入會計核算的單位內部會計控制有內部形式和外部形式,其內部形式是通過核算單位即學校內部形成的一系列內控制度且運行操作的,外部形式包括會計核算中心建立一系列內控制度并對預算單位進行控制。由于會計核算中心與預算單位是兩個獨立的單位,預算單位大部份都與會計中心相距較遠,中心人員無法經常與單位聯系,最多就是電話溝通,無形中形成了帳實嚴重分離的狀況,會計主體與會計人員分離、資金使用與資金核算的分離。中心對預算單位的財務控制與監督一般是從單位報帳員的會計報銷單及原始發票開始的,只能審核報帳事項的合法性和完整性,對于單位的真實情況難以真正掌握,單位以合法的票據掩蓋不合法的支出現象,尤其是對于捐贈、劃撥形成的資產,由于單位有意無意,有相當一部份形成了帳外資產,單位知情而會計中心監督不到;單位收取現金,開出發票但現金未繳入銀行帳戶,由于票據核銷與會計核算相分離,會計無法審核,使得部份報帳員有機會鉆空子,以上原因使得牽制與監督比預想的有所削弱。
三、區級教育部門會計集中核算內部控制的優化建議
對于我們發現的問題加上會計集中核算需要改進的問題,會計核算中心應實行內部財務牽制與監督,建立并不斷完善內控制度,防微杜漸并達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加大財政資金的宏觀調控能力,規范資金的使用用途,提高經費的使用效益,具體措施是:
(一)建立健全內部控制制度和管理制度
建立健全會計核算中心的內部控制制度和管理制度,使內部會計控制真正達到防患于未然的作用,從而真正建立起完善的內部會計控制制度。明確會計人員的職責權限、工作規程和紀律要求;明確業務規程、要求和職責,做到按章辦事,減少人為因素的影響,提高會計工作效率和質量,防范風險的發生。在內部管理制度方面,通過制定工作規范,完善內部管理制度;建立考評制度,實行科學規范管理,保證會計核算中心廉潔、高效地為預算單位服務。
(二)建立健全內部會計控制制度和內部監督牽制機制
建立預算單位內部會計控制制度,加強預算單位內部監督牽制機制。學校是以財政撥款形式為發展基礎的,雖然有預算,但是經費用完了就申請追加,削弱了預算的權威性和約束力,助長了學校經費隨意使用的不正之風,因此完善和加強內部會計控制是一項緊迫而重要的工作,所以應強化預算單位的財務培訓與溝通,全面提高各預算單位負責人與報帳人員的政治素質、業務素質和綜合素質,培養他們的全局意識、責任意識、管理意識、風險意識、效益意識和自律意識并建立一套行之有效的內控制度,建立“內部經濟審查委員會”,進行本單位的預算控制,定期與不定期對本單位進行經濟審查并加強實物管理。在向會計中心報帳時提供真實、準確的數據,對本單位的財務資料負責,這樣才能加強內控意識,才能確保資金運作安全和使用效益,才能確保教育教學工作順利開展。
(三)會計職能由核算型向管理型轉化
會計的本質應是會計人員固有崗位責任,不僅要對原始憑證的準確性、報銷手續的完整性負審核責任,嚴格執行國家統一的會計制度,還應對預算單位的業務活動進行綜合、連續、系統、完整的核算和監督,并對其作出分析、預測、決策、控制。前者即會計核算,是手段,后者即財務管理,是目的、宗旨。而當前我們的財務核算與財務管理有所分離,并將工作的重心留置于會計核算,這種職能定位是不科學的。中心職能更重要的在于預算執行信息的反饋與控制。資金是否應該支付,如何支付,支付后果是什么,怎樣才能產生最大的支出效益,以及不同學校之間如何協作,都要有所考究,這樣才能使教育資金充分發揮作用,達到最大效益。在明確核算中心職責的同時,各學校負責人必須依《會計法》對會計檔案的真實性、合法性負責,各單位報賬員要協助會計核算,保管、使用備用金,按實編制年度預決算、財務收支計劃的工作。
(四)建立監督管理制度
建立會計核算中心對預算單位的監督管理制度。由于集中核算的特殊性,會計中心與預算單位相獨立,會計中心建立完善的監管機制對核算單位實行行之有效的監管,并明確雙方所負的責任與承擔的風險,做到權責分明、互不推委。不斷完善會計集中核算工作的各項管理制度,著重強化報帳流程的審核機制,在提高服務質量和報帳速度的前提下,加強原始憑證的審核把關,并從崗位的設置上建立和完善內部約束管理機制把輪崗制度的落實做到定期化和常態化;進一步加強資金運行的安全化管理,嚴格貫徹和落實資金支付審核管理制度,把資金使用的安全管理放在日常工作的首位。建立“內部審計小組”,定期不定期地對各預算單位進行平時帳務管理不到的方面進行審查,如固定資產的盤點等,真正做到物與帳相符且不流失,最大程度保全國有資產的安全完整。
(五)財政與審計部門應加強管理力度
財政部門作為會計核算中心的業務主管部門,應加強日常管理力度,及時組織學習新政策新法規新業務;其次加強機關效能監察,配合審計部門做好各項財政性資金使用的監督檢查工作,監督中心和各預算單位做好財務管理工作,規范財務收支行為。審計部門應完善審計程序,改進審計方法,以適應會計集中核算后形勢發展的需要,督促各行政事業單位及會計核算中心建立健全的有效的內部控制制度,并且做好會計核算中心與各行政事業單位內控制度的銜接,盡可能的減低內部審計的風險,發揮審計審、幫、促的作用。
隨著部門預算、國庫集中支付等財政改革政策的出臺,各核算單位財務管理工作更需進一步加強。從這種意義上講,實施會計集中核算后,各單位財務人員肩上的擔子不是輕了而是更重了。各單位應強化財務管理,健全內部控制制度,維護各項財經法規和財經政策,會計核算中心要加強《會計法》和國家統一的會計制度及其他規定的宣傳,定期或不定期地對各單位進行監督檢查。有關部門應該加強地方法規制度配套建設,為會計核算中心和其他監督部門履行監督職責提供法規制度依據,通過加強外部監督,充分發揮審計、紀檢監察、財政、會計核算中心的職能作用,同時加強會計核算中心自身建設,提高會計隊伍素質,提高財務監督和管理水平。只有各有關單位的共同努力,齊抓共管,才能進一步提高財務管理的能力,真正發揮內部控制的作用。
參考文獻:
[1]中國供銷合作網.審計論壇.
http://www.chinacoop.com/HTML/2010/01/29/39805.html
[2]中國期刊網.
http://www.chinaqking.com/%D4%AD%B4%B4%D7%F7%C6%B7/2009/61674.htm
[3]《論財務會計的人文環境及期影響》(廈門特區財會2013第1期許鷺杰)
[4]《企業內部控制與領導控制力關系研究》(廈門審計2013年6月雷紅)
作者:何玲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