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會計學是實踐性很強的學科,因此,會計教學不僅要向學生全面系統地傳授企業基本業務核算方法等理論,更要注重培養其應用理論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會計模擬實驗作為會計教學環節重要的一環,一般采用會計主體真實資料或者仿真資料,按照會計工作的基本程序和成本核算的基本方法,教師指導學生通過建賬、編制記賬憑證、登記賬簿等活動,對企業基本經濟業務核算工作進行實際操作,從而對理論有深入的體會和理解。它是深化理論知識的有效途徑,激發學生學習興趣的重要手段,也是培養應用型會計人才的重要方式,然而目前高校在會計模擬實驗教學工作中還存在諸多問題,使得上述作用不能或很少能夠得以發揮。所以,探索會計模擬實驗教學新模式尤為重要。
一、會計模擬實驗教學模式創新的必要性
1.是培養應用型會計人才、深化理論實踐的重要途徑
隨著我國經濟的不斷發展,會計人才的需求量也在加大,但是人才市場反饋的信息表明,招聘單位在對會計類人才的需求中,幾乎都要求具有一定的工作經驗,即人們通常所謂“會計越老越吃香”,而高等院校的會計畢業生的實際經驗一是可以從校外實習而得,另一途徑便是通過校內模擬實驗過程中得到。但是目前高校里對會計專業學生的培養仍然存在“重理論,輕實踐”現象,導致培養的畢業生不能很快為社會所認可。因此,要培養社會所需的應用型會計人才,縮短從理論到實踐的過渡過程,就必須加強模擬實驗教學工作;會計理論教學較為抽象,學生們在初學會計時,往往對教師所授基本核算方法等內容不能形成直觀、感性的認識,例如在成本會計課程教學過程中,對于各種不同的成本核算方法所適用的實際情況往往流于想象。這固然是由于學生對實際生活中不同生產類型、不同生產組織方式的企業缺乏了解造成的,另一方面也證明了理論教學之后的模擬實驗的重要性。只有將抽象的理論變為具體的操作,才能鞏固和加深對理論知識的理解;而理論知識的深刻理解反過來會大大提高學生的實際動手操作能力。
2.會計模擬實驗教學模式是激發學生學習興趣的重要手段
我國的傳統教育手段基本上是以教師為主體?!疤铠喪健钡慕虒W方式在高校的許多文科教育中體現較為突出,學生的學習主動性被大大削弱。例如,在成本會計的教學中,各種成本核算方法適用什么樣的企業、輔助生產成本以及制造費用的各種分配方法適用于什么情況只能以文字描述,學生對什么是單步驟生產、多步驟生產等只能通過這些文字描述的內容來了解。這種教學模式使學生感覺離實際經濟生活太遙遠而產生隔膜,久而久之,便覺得枯燥乏味,失去學習的興趣。模擬實驗教學完全使學生成為教學過程中的主動者,在仿真的資料環境下,親自完成各種總賬以及明細賬的建立、憑證的審核和填制、每種不同類型業務的賬務處理方法的核算、再到編制會計報表的整個過程。有效地激發了學生的學習興趣,調動了學生學習積極性和主動性。
二、目前會計模擬實驗教學中存在的主要問題
1.教學要求的層次較低,導致實驗教學得不到足夠的重視
在教育理念上沒有完全脫離應試教育模式,重視理論教學,忽視實踐操作,具體體現在以下幾個方面。
(1)理論教學和實驗教學課時比例差距過大
在筆者所在的院校為例,會計理論教學至少有16周,而模擬實驗只有1~2周,并且往往安排在學期即將結束、進入期末考試復習的階段,在此階段模擬實驗的時間往往被許多課程的考試安排隨意占用,許多學生忙于各理論課程的期末復習,無心聽實驗老師的指導,往往在將要上交實驗結果時突擊抄襲,使實踐教學流于形式。
(2)實踐教學教材不夠完善,實踐教學內容和范圍狹窄,教材系統性不夠
在會計模擬實驗中,通常由指導教師向學生提供一套模擬題,提供企業某月份發生業務的原始憑證,學生根據老師的指導建立賬戶、編制記賬憑證、登記明細賬和總賬直至會計報表的編制。這一過程訓練了學生的賬務處理能力,加深了企業經濟業務核算程序的了解,但是有關如何報稅、納稅和合理避稅、如何進行財務分析、財務決策、如何進行內部審計以及除了制造企業之外的其他行業企業的會計均無涉及。會計實踐教材的選用,同一類實踐課程不同級別的試驗資料應該具有連貫性和系統性。而在目前市場上,能夠達到要求的適合高校會計實踐教材幾乎找不到,相當一部分院校采用的是自編教材,由于各門自編教材編者水平有限以及缺乏協作,導致實驗內容缺乏層次性、系統性,業務類型單一、不具有代表性,有些院校的實驗教材多年不變,現有內容嚴重脫節于現實,很大程度上影響了實驗教學的效果。
(3)實驗教學方法落后,教學組織過于粗糙
會計手工模擬實驗通常由指導教師先讓學生熟悉教材中模擬企業的基本概況,然后進行建賬,由指導教師進行模擬做賬示范,再由學生自己動手操作,最后由指導教師檢查實驗結果。這種教學方式形式單一,各步驟執行不嚴謹,各環節沒有建立嚴格的檢查手段,沒有建立規范、操作性強的評判標準來評定學生的實驗結果,同時,手工模擬停留在一本實驗教材、一套模擬實驗參考答案的狀況,無法培養學生職業判斷能力和創造能力。
同時,自己動手操作階段往往是學生獨立完成整個核算過程,這樣做雖然學生可以全面了解各項專業技能的要求,但是無法體會會計各崗位的業務分工和內部牽制制度以及會計憑證的具體傳遞過程,學生的崗位能力得不到訓練,導致學生會計崗位能力意識較弱。
(4)忽視實驗教師隊伍建設
教師是會計實踐的組織者和管理者,不但要求有豐富的理論知識,而且要有扎實的實際操作能力,但是目前會計教師整體缺乏實踐經驗,首先由于大部分教師是從各財經院校畢業后直接任教于高校,本身缺乏實踐經驗,其次就企業而言,由于財務工作的特殊性,許多企業管理層并不愿意外人接觸財務信息,教師的社會實踐得不到接納。再次,大多數高校未與企業或中介機構聯合,在組織和經費以及時間上也未對會計教師做出相應的實踐安排。這些都造成教師在實踐教學上缺乏舉一反三、靈活應用、列舉實例的能力。在實驗教學中,只能根據自己所掌握的理論知識指導學生進行業務操作,而理論與實際工作往往有一定差距,使指導教師的解釋有時不能夠使學生信服,實驗教學效果大打折扣。
2.手工模擬實驗與電算化脫節
目前,大部分高校都建立了會計手工模擬實驗室和電算化實驗室,以期兩者互補。但在教學中,手工實驗和電算化實驗基本各自為政,彼此之間數據、教材不能共享,手工實驗結果既不能為計算機實驗起到基石的作用,也不能通過計算機得到驗證。兩者之間的有機聯系被完全忽視。
三、會計模擬實驗教學新模式的設計
1.改變實驗教學理念,提高會計實驗教學層次
隨著經濟的發展,社會對會計人才的要求越來越高,具備基本的賬務處理能力已經不能滿足社會的需要,因此,在會計模擬實驗中要調整思路,以培養管理型會計人才為目標,提高實驗教學層次。具體應體現在改革和完善會計專業人才培養計劃,加大投入建設會計實驗室,增加模擬實驗課時比重,培養目標應該從單純地培養學生的賬務處理能力到綜合職業能力的培養。綜合職業能力應包括以下幾個方面:
(1)會計基本能力
(2)會計核算能力
(3)財務管理能力
(4)審計監督能力
2.構建完整的教學體系
(1)加強實踐體系教材建設,豐富實踐內容
會計模擬實驗教材要具備系統性、完整性、聯系性的特點??煞譃閮蓚€層次:第一層次是單門課程的實驗教材,包括:基礎會計、中級財務會計、成本會計、高級財務會計、稅法、審計學等主干課程的實驗教材。單門課程實驗教材的編寫應注意以下問題:同一科目的不同級別要具有連貫性,共享試驗資料。如,《基礎會計》《中級財務會計》《成本會計》《高級財務會計》的試驗資料應當統一企業背景,在業務設計上要具有連貫性和漸進性。第二層次是綜合性實驗教材,綜合性實驗教材應以會計核算能力的培養為核心,將財務管理、管理會計、審計等相關課程不同程度融入實驗教材,充分利用各種知識鍛煉學生進行財務分析、預測、決策的綜合能力。同時,實驗教材也要隨著國家相關政策、準則的變化及時地更新,不斷地
完善。
(2)采用靈活多樣的實驗形式
實驗形式的多樣性體現在:
①分階段分層次實驗
以各門課理論教材的章節為實驗單位,按理論進度分階段進行。例如,在成本會計模擬實驗中,可以按照章節分別進行要素費用的分配實驗、分批法、分步法產品成本計算實驗、成本分析、標準成本制度等單項實驗。期末進行該門課的綜合實驗。
②混崗制和分崗制結合運作
在單項分階段實驗中,可以采用混崗制,要求每一位學生單獨完成實驗項目。以成本會計模擬實驗為例,在各章節結束后,可分別進行材料費用、工資費用、輔助生產費用、制造費用的歸集分配并登記相關明細賬。整個過程采用混崗制,以便學生對成本核算的一般程序有深入的了解。在綜合實驗項目中,可以采用分崗制進行運作。綜合模擬實驗應完全按照會計業務流程、處理程序和方法來進行,內容涵蓋從基礎會計到中級財務會計、成本會計、高進財務會計、審計等各方面。實驗時,對學生進行分組,每一組內按照會計機構內部各崗位分工進行操作,這樣來突出會計的綜合性和崗位分工的流轉性,即:既要模擬會計核算過程,又要模擬企業經營運作過程,使學生在仿真環境中,明確經營活動的來龍去脈以及崗位職責和工作內容。
(3)健全模擬實驗考核制度
模擬實驗成績考核是會計模擬實驗系統的重要環節,也是提高模擬試驗質量,促進實驗過程順利進行的有力保障。為此,有必要建立一套科學合理、行之有效、易于操作的試驗考核體系??己酥贫葢獜囊韵聨讉€方面進行:
①態度及紀律方面的考核
具體可細化為出勤率、討論、提問以及團隊協作、實驗進度、實驗日記等指標。
②技能方面的考核
可細化為賬務處理的正確性、記賬憑證編制和賬簿登記以及錯賬更正、結賬的規范性,報表編制以及實驗用品的裝訂是否符合工作要求等指標。
③實驗報告的撰寫以及最后實驗答辯質量方面的考核
考核學生實驗報告是否能夠依據實驗內容進行總結并結合相關準則提出問題、聯系實際提出實驗建議。最后為防止學生抄襲就每個學生的實驗結果進行提問答辯。
(4)強化實驗師資隊伍建設
實驗教師是保證會計模擬實驗質量的最直接、重要的因素,其實踐水平的高低直接關系到學生對實踐學習的理解和掌握程度。雖然很多會計教師具有較豐富的理論知識,但普遍缺乏會計實際工作經歷和經驗。強化師資隊伍建設應從以下幾方面著手:
①應定期對會計教師進行新知識的培訓進修
例如,定期ERP軟件的學習;會計準則的強化培訓?;蚩梢远ㄆ谄刚埿M鈺嫀熓聞账蚱髽I的財務專家進行校內講座,以其豐富的實踐經驗和較強的分析解決問題的能力彌補教師實踐經驗不足之處。也可以聘請退休會計人員擔任學校實踐教學顧問。
②鼓勵教師校外兼職、調研或掛職鍛煉
鼓勵教師積極參加注冊會計師、注冊稅務師、資產評估師、內部審計師等社會執業資格考試。
③淡化基礎課和專業課教師;理論教學和實踐教學教師的
界限
實現教師一專多能并對于從事會計電算化專業教學的教師和會計教學的教師進行互補學習,使計算機教師懂會計,會計教師懂電算化。
四、手工模擬實驗和電算化相結合
將手工模擬實驗作為實踐課的基礎,在手工模擬實驗完成后,要求學生從原始憑證的填制輸入、自動登記賬簿,最后到報表的生成重新采用計算機模式進行,同時出具手工報表和電子報表。讓學生將手工模擬流程與計算機電算化流程進行對比驗證。學校應進一步完善會計電算化實驗室軟件更新,硬件升級,擴大會計模擬實驗室規模,將手工操作與計算機操作完全接軌,以提高學生計算機應用能力,培養通用型會計人才。
參考文獻:
[1]劉建勇,朱學義,朱亮鋒.以從業能力為導向的會計實踐教學體系研究[J].山西財經大學學報,2010,3(9):35-39.
[2]王正情.關于會計本科專業實踐與理論課程銜接問題的探討[J].廊坊師范學院學報,2011,5(10):112-114.
[3]江蘭天.應用型人才培養模式下的會計實踐教學體系設計[J].會計之友,2009,7(7):85-86.
[4]孫喜平.本科會計實踐教學方案之優化[J].財會月刊,2013,6(6):125-126.
作者簡介:甘秀文,女,1968年12月出生,江蘇南京人,經濟學學士,南京工程學院經濟與管理學院會計教研室講師。研究方向:財務會計與財務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