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擴大增值稅抵扣范圍是一個極大的政策利好,全省大約3122家企業每年將增加增值稅抵扣15億元,增值稅總體稅負有望下降0.98個百分點。”6月22日,在山西省國稅局舉行的媒體見面會上,山西省國稅局有關負責人向媒體通報了擴大增值稅抵扣范圍政策將給山西省企業帶來的巨大政策效應。
從7月1日開始,財政部、國家稅務總局出臺的《中部地區擴大增值稅抵扣范圍暫行辦法》(〔2007〕75號,以下簡稱《暫行辦法》)在中部6省的26個城市全面實施。山西省國稅局調查測算顯示,被列入試點的山西省太原、大同、陽泉和長治4個省轄市的8大行業將有3122家企業從政策中受益,1年多增加抵扣近15億元。由于山西省地處我國中部能源型區域,煤炭資源十分豐富,所以煤炭采掘行業的企業獲得的政策好處最多,每年將增加增值稅抵扣11.44億元左右,排在8大行業之首。
4個試點城市企業增值稅稅負將下降近1個百分點
據山西省國稅局流轉稅處處長趙峰介紹,山西省國稅局早在今年年初就抽調稅收業務骨干及稅收政策專家組成工作組,用1個月的時間對4個試點城市從事8大行業產品生產為主的重點企業進行了詳細的調查測算。
調查測算結果顯示,山西省4個試點城市有望納入擴大增值稅抵扣范圍的8大行業企業總計為3122家,其中太原市1629家、大同市499家、陽泉市280家、長治市714家。趙峰說:“若算靜態平面賬,這4個市施行新抵扣政策后,預計全年將增加抵扣增值稅20.8億元;若算動態立體賬,考慮到計算口徑和企業購進固定資產投資設備動態變化因素,預計全年抵退增值稅額大概在15億元左右。具體到今年下半年,4個省轄市約抵退增值稅8億元左右,占4市全年國稅計劃收入的2.58%。”
山西省國稅局副局長皮本固介紹說,國家擴大增值稅抵扣范圍的裝備制造業、石油化工業、冶金業、汽車制造業、農產品加工業、電力業、采掘業、高新技術產業8大行業,山西省都涉及到了,其中受益最大的是采掘業、電力業、冶金業、裝備制造業4大行業。“采掘業約增加抵扣進項稅額11.44億元左右,電力業約增加2.7億元左右,冶金業約增加2億元左右,裝備制造業約增加4.31億元左右。企業新增加的增值稅抵扣由中央財政負擔52.5%,省及省以下財政負擔47.5%。”
山西省國稅局局長許月剛表示,擴大增值稅抵扣范圍的政策效應將集中體現在三個方面。其一,新政策將降低企業稅負。據測算,4市的3122家企業增值稅總體稅負將由目前的平均6.14%下降到5.16%,下降0.98個百分點。其二,新政策將促進老工業基地城市的戰略調整、改造和資源型城市的轉型,促進大型國有控股企業加大技改投入,提升技術創新能力和產品競爭能力。其三,新政策將有利于促進老工業企業加快節能降耗,淘汰落后產能,減少環境污染。
許月剛認為,我國中部地區承東接西,較之東北三省有著較大的投資環境成本優勢和地緣優勢,而擴大增值稅抵扣范圍的稅收政策優惠,勢必“零距離”吸引東部資金流向中部,也將促使越來越多的東部優勢產業轉移中部地區,進一步加快中部的產業升級。
試點城市企業各有“利好”亮點
太原、大同、陽泉和長治4市,是山西省重要的工業城市,又是重要的能源生產基地,實施擴大增值稅抵扣范圍政策后,將對4市經濟又好又快發展發揮積極的作用。
大同市是聞名全國的老煤炭工業基地,也是全國生產經營規模最大的優質動力煤出口基地。根據大同市國稅局提供的最新調查統計,截至今年6月20日,全市共管轄增值稅一般納稅人工業企業1196家,其中被列入擴大增值稅抵扣范圍的8大行業企業為499家。2006年499家企業共繳納增值稅21.18億元,2007年預計繳納增值稅為26.02億元,預計購入可允許抵扣的固定資產金額33.91億元,新增加允許抵扣的進項稅額為3.7億元,抵頂今年年初欠稅余額后,全市499家企業將會享受3.6億元左右的稅收優惠。
地處太行山深處的長治市既是聞名全國的太行(上黨)革命老區,也是全國著名的煤炭、電力和鋼鐵老工業基地。長治市國稅局局長房建殊介紹說,增值稅擴大抵扣范圍涉及全市8大行業約900家企業。從各行業情況看,電力行業1年能增加抵扣增值稅1.47億元,采掘業1.35億元,冶金業1.08億元,石油化工業9076萬元,農產品加工業1266萬元,裝備制造業1099萬元。
房建殊介紹說,長治市受益最大的企業主要為煤炭采選企業和火力發電企業。山西潞安環保能源開發股份有限公司是長治市采掘業的代表,該企業2006年采購固定資產5.35億元,應繳增值稅6.05億元,2007年全年企業預計采購固定資產4.12億元,有望多抵扣增值稅4483萬元。
試點城市陽泉市國稅局對全市的工業企業的調研顯示,全市8個行業共280家企業可以擴大增值稅抵扣范圍,占全市增值稅一般納稅人總戶數20%,占一般納稅人工業企業總戶數34%。以2006年度數據測算,全市8個行業新增生產經營用固定資產為36.81億元,測算允許抵扣進項稅額約為5.33億元。根據增量抵扣原則,2007年下半年陽泉市280家企業將增加增值稅抵扣2.66億元。
“截至2006年底,太原市屬于實施擴大增值稅抵扣范圍政策的8個行業共計1629家,增值稅轉型試點政策會給這些企業帶來4.36億元的優惠。”太原市國稅局流轉稅處處長梁文剛告訴記者。
梁文剛介紹,太原市的8個行業中,920家從事裝備制造業的企業預計2007年新增固定資產31.94億元,預計該行業2007年應抵增值稅進項稅金4.42億元(未扣除年初欠稅稅額);石油化工業預計新增固定資產5.14億元,預計2007年應抵增值稅進項稅金5832.52萬元(未扣除年初欠稅稅額);采掘業工業預計新增固定資產3.77億元,預計2007年應抵增值稅進項稅金5709.57萬元(未扣除年初欠稅稅額)。
涉煤企業獲最大政策利好
作為山西煤炭采掘業的“龍頭老大”,大同煤礦集團有限公司2007年預計新增固定資產16.71億元,按照擴大增值稅抵扣范圍新政策,可減少企業稅收負擔2.84億元。該公司總經理吳永平介紹,大同煤礦集團預計2007年實現稅收11.78億元,同比增加1.26億元。擴大增值稅抵扣范圍除減企業稅收負擔外,若考慮企業購進固定資產實行“增量退稅”因素,預計企業可以享受8000萬元左右的抵扣額。
山西省潞安集團是一個以煤為基礎,煤電化、煤焦化、煤油化多聯產發展的能源化工企業集團,2006年銷售收入規模173億元。“擴大增值稅抵扣范圍稅收政策,無疑是減輕企業負擔,增強投資動力的一劑‘良藥’。”作為潞安集團核心企業之一的山西潞安環保能源開發股份有限公司總經理任潤厚說,“擴大增值稅抵扣范圍最直接的好處就是,企業購買機器設備等固定資產時所繳納的稅金,可以在產品銷售時應繳納的稅金中扣除,即企業在購買機器設備這一環節不繳稅或少繳稅。”
任潤厚表示,擴大增值稅抵扣范圍將促使企業增加研發投入和設備升級投入,有利于提高公司的盈利能力和核心競爭力。具體到潞安集團,政策帶來的利好將主要表現在三個方面。第一,擴大增值稅抵扣范圍會使企業固定資產進項稅抵扣多出一塊,這樣將降低企業新增的固定資產的賬面價值,折舊費用也隨之減少,相應的降低企業生產成本,增加企業利潤。第二,擴大增值稅抵扣范圍省下來的稅款會充實企業現金流。由于抵扣范圍擴大,企業繳納的增值稅減少,企業的現金流將更加充裕,便于集團公司發展許多項目,如煤變油、多晶硅(煤化工領域)等被山西省政府列為招商引資的重點項目。第三,按照潞安集團戰略發展規劃,今后的發展方向是在現有原煤開采、煤炭洗選、煤焦冶煉、潔凈煤技術的開發與利用、煤層氣開發、煤矸石磚的制造、煤炭的綜合利用等經營范圍的基礎之上,建設大型坑口電廠,發展電力業。落實有關增值稅擴大抵扣鼓勵政策,可以鼓勵公司有效發揮大量消化瘦煤、貧瘦煤、貧煤、煤矸石和有效利用礦井水的節能環保優勢,以及燃料零運距成本優勢,有利于消化煤電矛盾,促使集團公司發展電力業。
大同市國稅局總會計師張真理說,擴大增值稅抵扣范圍后,大中型煤炭企業將有能力集中資金進行設備更新和技術改造,不斷提高生產效率,降低成本;小型煤炭企業除受國家煤炭產業政策的關停并轉外,受規模所限無法進行設備更新和技術改造,將逐步被市場排擠、淘汰出局。“這有利于整合有限的煤炭資源,促進大同市煤炭產業結構的升級”。
增值稅擴抵部分規定有待明確
“中部地區眾多企業多年期盼的擴大增值稅抵扣范圍政策現在終于開始實施了,但我們希望,有關部門在執行的過程中還應該對政策進行逐步的完善。”采訪中,一些企業向記者表示。
任潤厚表示,在工業企業中煤炭企業稅負本來就高,且煤炭成本中固定資產所含比重又畸高,同時隨著礦井開采年限的延長,設備老化,目前存在著很多的安全隱患,急需更新大量的固定資產設備。他建議國家應區別于其他工業企業增值稅增量抵扣的政策,對老工業基地的特大型煤炭企業實行增值稅全額抵扣政策,以鼓勵企業加大對礦井的安全技術改造和技術設備更新,減少煤炭企業在安全投入上的“欠賬”。
對政策中的增量抵扣辦法,吳永平也認為存在一定的不合理之處。他說:“其一,如果企業今年實現的增值稅未超過去年同期指標的,即使有固定資產抵扣稅金也享受不到優惠政策,實際能享受政策優惠的企業較少。其二,新辦企業計算增量沒有基數,可享受全額增量退稅。這樣一來,有些企業可能利用假新辦、假重組鉆政策的漏洞來享受優惠政策,即將存量固定資產通過變賣的方式獲得抵扣。”
吳永平還表示,擴大增值稅抵扣范圍是一項系統工程,需要方方面面的政策措施來配套,但目前有些政策并不配套。比如,企業購進生產用的汽車取得的進項稅額應予以抵扣,但是由于目前車輛管理部門辦理汽車牌照需要提供的是機動車銷售發票,沒有此種發票無法辦理汽車牌照。而根據稅法規定,沒有增值稅專用發票無法抵扣進項稅額。也就是說,對于擴大增值稅抵扣范圍企業購進的生產用汽車的行為,將不能享受擴大增值稅抵扣范圍的優惠政策,這是與政策本身的宗旨不相符的。
還有部分納稅人反映,企業在銷售使用過的固定資產時,其銷售的固定資產的進項稅額是否計入待抵扣固定資產進項稅額,是以固定資產凈值來確定的,但稅收政策中并未明確企業采取何種憑證作為固定資產進項稅額的扣稅憑證。“明確固定資產凈值是指企業按加速折舊辦法計算的固定資產凈值,還是按稅法規定的折舊辦法計算的凈值,將直接影響到企業應抵扣的固定資產進項稅額的額度。”
許多納稅人還建議,擴大增值稅抵扣范圍政策在具體執行中,國稅部門應該根據實際情況減并申報程序,簡化辦理手續,提高辦事效率,讓納稅人享受到辦稅上的便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