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一、施工企業成本管理存在的誤區
1.認為成本管理是財務部門的事,與其他部門無關。目前,許多工程項目成本管理是由項目財務負責實施,其他部門的參與度不夠或者根本沒有參與。項目各職能部門之間沒有形成一個有效的聯合體,各行其是。工程技術人員只負責技術和質量,物資人員只負責材料的采購及進場點驗和發料工作,財務人員只負責成本核算和資金收支。這樣表面上看來職責清晰,分工明確,但項目的成本管理實際上是煥散的,起不到應有的作用。如果搞技術的為了保證工程質量,選用可行、卻不經濟的方案施工,必然會保證了質量但增加了成本;如果搞材料的只從產品質量角度出發,采購高強優質高價材料,即使是材料使用沒有一點浪費,成本還是降不下來。成本管理是一項系統的、全員參與、全過程控制的系統性工作,如果項目各部門人員成本管理意識淡薄、全員參與不到位,過程控制不系統,就無法真正開展成本管理工作,也必然不會創造好的經濟效益。
2.只重視施工生產過程的成本控制,忽略工程前期預測與后期決算的成本控制工作。許多施工企業只是在施工生產過程中抓成本管理,成本控制,而忽視了工程投標階段成本控制及施工生產準備期間、工程竣工期間的成本控制,沒有在施工前期更好的進行成本預測,做到事前控制,心中有數。工程竣工收尾后,對項目的竣工決算和變更索賠工作重視不夠,工作不力,造成極大的效益流失。
3.只重視直接成本的控制,忽略了非生產性開支。大部分企業把成本管理的重點僅放在成本施工階段的工、料、機等直接成本的控制上,忽視了企業的管理費用、非生產性支出的控制。片面地認為控制住施工過程中的工、料、機等費用,就控制住了施工成本,以至于造成企業的質量和成本二者完全對立起來,要么偷工減料,犧牲質量降低成本,節約費用,要么過分強調工程質量,忽視成本,質量上去了,成本也上去了。對于發生在管理機構的非生產性開支,更是管理松懈,制度不嚴,開支隨心所欲,造成項目成本的增加。
4.只重視施工生產,忽略工期、安全質量等隱性成本。有的工程項目現場調查不實,測算不細,沒有根據工程的實際情況,合理安排工期、合理配置上場人員。有的施工企業選擇的施工隊伍人員素質不高,勞動紀律性極差,技術和強度不夠,工作進程緩慢,工期延長,這樣就加大了直接成本的支出,使得實際成本超預算、超定額,工程成本無法控制。有的項目對工程質量把關不嚴,造成返工現象,加大施工成本。有的項目對安全生產重視不夠,麻痹大意,發生安全事故,導致企業蒙受巨大的經濟損失。
二、加強施工企業成本管理應采取的幾項措施
為改進施工企業項目成本管理存在的上述問題,應從以下幾個方面改進和加強項目的成本管理工作。
1.樹立全員參與意識。成本管理是全體職工的職責,項目創效益要從職工做起。工程項目要建立科學有效的內部成本管理運行機制,努力形成責、權、利相統一,決策、運行、控制機制相配套的成本制衡機制。項目部各部門之間要有機結合起來,各司其職,各盡其責,密切配合,相互聯動,形成一個高效的成本管理系統,促使全體員工在實現各自成本責任目標的同時,實現整個企業的成本利潤目標。
2.實施施工全過程成本管理。成本管理是系統的,要通過事前、事中、事后的全過程控制才能彰顯成效。事前控制,就是事先做出預算,做到心中有數,按預算執行,先算后干,即編制施工成本預算,確定成本控制目標和成本降低目標,然后分解到工程施工各個環節中去。事中控制,就是對施工過程中工、料、機費用的直接控制,嚴格按照預算執行,在施工過程中遇到預算中未預測事項,及時調整預算,使事前預算有執行力度及可操作性;有超預算部分,要及時總結經驗,及時糾正錯誤,確保成本降低目標的實現。事后控制,就是做好施工竣工結算,總結經驗教訓,具體評價成本管理工作中的得與失,梳理施工變更索賠資料,最大限度地再創利潤。
3.拓展成本管理的范圍。要從傳統的生產環節成本管理逐漸向成本干預生產經營的開拓型成本管理方向發展。成本管理對象除生產成本外,要擴展到預測決策成本、技術成本、質量成本、安全生產成本、方案設計成本、體制機制成本、人才培養成本等。在承攬工程時,要按照 “無利不攬”原則慎重承攬,杜絕經營中的“先天性”虧損項目。在施工生產中,要注重施工方案的優化。把施工方案優化同責任成本預算緊密掛鉤,注重向方案要效益,把方案優化作為責任成本控制的突破口。物資采購推行公開招標,陽光采購,并嚴把過程控制關,從計劃、采購、貯存、發放、施工等過程嚴格控制材料消耗,有效提高材料使用率,減少浪費。積極推行勞務招標制度,擇優選擇勞務隊伍,降低勞務成本。工期、安全、質量更是成本控制的重點,一刻也不能忽視。
4.控制非生產性費用開支。在市場空間越來越小的大環境下,我們不僅要靠規模創效益,同時也要靠自身管理爭效益,我們要學會過緊日子,控制管理費用等非生產性費用的支出,項目其他費用開支應嚴格控制在目標成本確定的范圍內,由項目經理確定項目各職能部門的費用指標,對彈性比例較大的辦公、差旅、招待、車輛等費用,建立完善的管理制度,定期分析檢查執行情況,獎罰分明。
5.建立成本績效評估與考核制度。為規范責任成本管理考評工作,對項目部的責任成本執行情況有一個客觀準確的評價,全面促進責任成本管理各項工作目標的落實,要制定合理項目責任成本績效評估辦法,從經濟效果和工作標準兩方面制定了詳細的考評細則。同時,對成本績效的結果實施考核兌現,通過激勵功能促使責任成本管理再上新臺階。在考核兌現時,實行兩個掛鉤,即公司向項目部收取上交款同責任預算編制掛鉤,項目部職工工資收入同責任預算執行情況掛鉤。把公司、項目部及項目部職工的收益與責任預算的編制與執行緊密聯系起來,凸顯了責任預算對成本的控制及各級收益分配的主導地位,從而為責任成本在各項目部有效開展創造了有利條件。
6.依靠科技創新實現降低成本提高效益的目標,隨著科學技術的發展,成本管理正在從經驗型走向精密管理,降低成本的根本出路在于科技創新??茖W時代下的施工企業成本管理必將與施工生產、技術工藝、企業信譽等交融在一起,在改進技術,提高工藝,降低成本消耗的同時,又通過強化成本控制,提高經濟效益來促進科技進步。這就需要把科技創新增效的重點放在高、精、難、險的工程上、放在新技術、新工藝、新設備的開發應用上;放在制度創新、管理體制機制的創新上;放在提高現代化管理手段上;從而為降低成本提高效益打下堅實的基礎。
項目管理是企業的生存之源,獲利之源,是施工企業的生存基礎。隨著建筑市場的逐步規范和市場競爭的進一步加劇,企業利潤的獲取越來越難。而加強項目的責任成本管理是解決此問題的有效途徑。只有加強項目綜合成本管理,依靠全體員工精耕細作,團結拼搏,企業方能長治久安,永遠立于不敗之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