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摘要】企業發生的外幣業務不是一般業務,而是一種特殊業務,需要用特殊的會計處理方法來進行會計處理。本文詮釋了一般企業外幣交易會計處理的技巧和方法,并列舉實例予以說明,旨在幫助廣大財會人員打開思路。
【關鍵詞】一般企業 外幣交易 會計處理 詮釋
目前,外幣業務的范圍已波及許多大中型企業,但外幣業務會計處理的技巧和方法對于一些會計人員來說,尚未真正掌握。有的會計人員在進行外幣交易的會計處理時,沒有把外幣業務作為企業的特殊業務來對待,仍然像處理企業的經常性(或一般)業務一樣作出賬務處理,結果導致企業賬務系統混亂,給企業帶來沒必要的經濟損失。為正本清源,幫助企業會計人員處理好外幣業務這一類特殊業務,筆者擬在此陳述一孔之見。
一、會計人員要設置好外幣賬戶,選擇好折算匯率
當一般企業發生外幣業務時,作為企業的會計人員應按會計核算的需要首先設置好外幣賬戶。若開戶銀行允許本企業開立現匯賬戶,則應設置外幣現金賬戶和外幣銀行存款賬戶,同時還應設置外幣的債權賬戶(如外幣應收賬款、外幣應收票據、外幣預付賬款賬戶)以及外幣的債務賬戶(如外幣應付賬款、外幣應付票據、外幣短期借款、外幣長期借款、外幣預收賬款等賬戶),用以核算企業發生的外幣業務。
需特別注意的是,企業設置的外幣賬戶應進行雙重記錄(或復幣記賬),即既要登記其外幣金額,又要登記其記賬本位幣(人民幣)的金額。其賬簿的格式如下:
其次,企業應選擇好外幣折算的匯率。我們只能根據外幣折算準則的規定選擇好折算匯率,即:對于企業發生的外幣交易,應當在初始確認時采用交易發生日的即期匯率將外幣金額折算為記賬本位幣,也可以按照系統合理的方法確定的與交易日即期匯率近似的匯率進行折算。
例1:某股份有限公司對外幣業務采用發生日的即期匯率折算。2013年7月28日對外銷售產品一批,售價款共計300 000美元,當日的即期匯率為:1美元=8.05元人民幣,款項尚未收到,不考慮增值稅等相關稅費。則該公司在進行賬務處理時,設置的外幣賬戶及雙重記錄的表述為:
借:應收賬款——美元戶2 415 000($300 000×8.05)
貸:主營業務收入 2 415 000
上面的“應收賬款——美元戶”屬于外幣債權賬戶。“$300 000”是應登記的外幣金額,“8.05”是應登記的折合匯率,“2 415 000”是應登記的記賬本位幣(人民幣)的金額。
二、對資產負債表日外幣賬戶產生的匯兌損益進行會計處理
企業發生外幣業務以后,對于外幣賬戶,當匯率發生變動后會計人員不能坐視不管,應衡量它給企業是帶來收益還是損失,這就需要我們在一段時期的期末計算外幣賬戶產生的匯兌差額(匯總損益),即將各外幣賬戶的期末余額和按期末即期匯率折算的記賬本位幣(人民幣)的金額與期初、本期發生外幣交易時外幣賬戶選擇的折算匯率折算的記賬本位幣(人民幣)的金額進行比較,看其是產生匯兌收益還是匯兌損失,用公式表示如下:
在計算出企業各外幣賬戶在期末產生的匯兌收益或損失后,我們再將其進行合計,得出整個企業的外幣賬戶在本月或本季產生的匯兌損益,然后進行期末等值調整的賬務處理。
要對外幣賬戶產生的匯兌損益進行期末等值調整的賬務處理,作為會計人員還必須掌握其賬務處理的原則,現歸納如下:
(1)對于企業外幣兌換過程中或在生產經營過程中發生的外幣賬戶匯兌損益,應記入當期損益的“財務費用”賬戶,即匯兌損失借記“財務費用——匯兌損益”賬戶,匯兌收益貸記“財務費用——匯兌損益”賬戶。
(2)對于企業與購建固定資產直接相關的外幣賬戶發生的匯兌損益,在固定資產達到預定可使用狀態之前,應予以資本化,計入在建工程成本中,即匯兌損失借記“在建工程——××工程”賬戶,匯兌收益貸記“在建工程——××工程”賬戶;在固定資產達到預定可使用狀態之后,則應予以費用化,記入當期損益的“財務費用”賬戶,可參見(1)。
(3)對于企業籌建期間有關外幣賬戶發生的匯兌損益,應歸集記入“長期待攤費用”賬戶,即匯兌損失借記“長期待攤費用——開辦費”賬戶,匯兌收益貸記“長期待攤費用——開辦費”賬戶。
(4)對于企業清算期間外幣賬戶發生的匯兌損益,計入清算損益,即匯兌損失借記“清算損益”賬戶,匯兌收益貸記“清算損益”賬戶。
三、綜合舉例
例2:長興股份有限公司按規定允許開立現匯賬戶,對本月發生的外幣交易按發生當日的即期匯率折算為人民幣,并按月計算匯兌損益。該公司2013年7月31日有關外幣賬戶的余額如下:
長興公司2013年8月份發生如下經濟業務:
(1)12日,收回某客戶前欠賬款50 000美元存入銀行,當日即期匯率為1∶7.0。
(2)18日,將20 000美元存款兌換為人民幣存款,兌換當日匯率為:買價1∶7.2,賣價1∶7.4,當日即期匯率為1∶7.3。
(3)24日,用銀行存款20 000美元償還應付賬款,當日即期匯率為1∶7.4。
(4)28日,用銀行存款20 000美元歸還長期借款,當日即期匯率為1∶7.4。
2013年8月31日國家公布的即期匯率為1∶7.5。
要求:
1. 針對上述經濟業務,為長興公司逐筆進行賬務處理。
2. 對長興公司8月末的匯兌損益進行等值調整賬務處理。
3. 試計算長興公司8月份的匯兌損益總額和計入8月份損益的匯兌損益。
解析:1. 逐筆業務的賬務處理:
①借:銀行存款——美元戶 350 000($50 000×7)
貸:應收賬款——美元戶 350 000($50 000×7)
②借:銀行存款——人民幣戶 144 000
財務費用——匯兌損益 2 000
貸:銀行存款——美元戶 146 000($20 000×7.3)
③借:應付賬款——美元戶 148 000($20 000×7.4)
貸:銀行存款——美元戶 148 000($20 000×7.4)
④借:長期借款——美元戶 148 000($20 000×7.4)
貸:銀行存款——美元戶 148 000($20 000×7.4)
2. 先計算8月份外幣賬戶產生的匯兌損益:
①外幣銀行存款賬戶的匯兌損益=(20 000+50 000-20 000-20 000-20 000)×7.5-(130 000+350 000-146 000-148 000-148 000)=37 000(元),即為匯兌收益。
②外幣應收賬款賬戶的匯兌損益=(60 000-50 000)×7.5-(390 000-350 000)=35 000(元),即為匯兌收益。
③外幣應付賬款賬戶的匯兌損益=(30 000-20 000)×7.5-(195 000-148 000)=28 000(元),即為匯兌損失。
④外幣長期借款賬戶的匯兌損益=(20 000-20 000)×7.5-(130 000-148 000)=18 000(元),即為匯兌損失。
上述①、②、③項中外幣賬戶產生的匯兌損益合計為:37 000(益)+35 000(益)-28 000(損)=44 000(元),即仍為匯兌收益。由題設條件可知,這三個外幣賬戶產生的匯兌損益發生在企業的生產經營過程中。因此,應記入“財務費用”賬戶。
第④項中外幣長期借款賬戶產生的匯兌損失,由題設條件可知,與企業購建固定資產直接相關,因此,應記入“在建工程”賬戶。
然后,對匯兌損益進行等值調整賬務處理:
借:銀行存款——美元戶 37 000
應收賬款——美元戶 35 000
貸:應付賬款——美元戶 28 000
財務費用——匯兌損益 44 000
同時,借:在建工程 18 000
貸:長期借款——美元戶 18 000
3. ①長興公司8月份的匯兌損益總額=37 000(益)+35 000(益)-28 000(損)-18 000(損)-2 000(兌換損失)=24 000(元),即總額仍為匯兌收益。
②長興公司計入8月份損益(即計入財務費用)的匯兌損益=37 000(益)+35 000(益)-28 000(損)-2 000(兌換損失)=42 000(元),且為匯兌收益。
四、結束語
我們對企業發生的外幣交易進行會計處理時,最主要的是要為企業設置好外幣賬戶、選擇好折算的匯率;最關鍵的是計算資產負債表日各外幣賬戶產生的匯兌損益,并匯總得出整個企業外幣賬戶在本期產生的匯兌損益;最重要的是要掌握好外幣賬戶匯兌損益期末等值調整的賬務處理原則。只有這樣亦步亦趨,最后我們才能進行正確的賬務處理。
主要參考文獻
1. 劉永澤,傅榮.高級財務會計.大連:東北財經大學出版社,2012
2. 王秀萍等.高級財務會計導學.北京:中央廣播電視大學出版社,2008
【作 者】
鄧亦文(教授) 何小燕
【作者單位】
(湖南涉外經濟學院商學院 長沙 410205 湖南生物機電職業技術學院 長沙 4101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