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摘要]:義務教育公用經費關系到學校教育教學工作的正常運轉,關系到學校的發展和穩定。本文擬就學校公用經費的使用現狀,存在的困難,需要解決的問題進行分析,并提出完善公用經費管理和使用的建議。
[關鍵詞]:羅江縣義務教育 公用經費 調研報告
羅江建縣以來,政府一直關心和重視教育工作,教育事業取得了快速發展。特別是農村義務教育經費保障機制改革實施以來,學校的公用經費納入了財政預算進行保障,基本上解決了學校公用經費嚴重不足和學校正常運轉的困難。為了進一步完善義務教育公用經費的管理和使用,保障教育事業進一步健康穩定發展,針對目前義務教育學校公用經費的使用現狀,我們對縣轄區內義務教育中小學公用經費的使用情況進行了調研,基本情況如下:
一、全縣教育基本情況
德陽市羅江縣現有公辦義務教育學校24所,其中:高完中2所,初中6所,小學16所,在校學生15445人,其中:初中6367人,小學9078人。2011年,義務教育經費撥款為8180萬元,比上年的6957萬元,增長17.58%。其中:公用經費撥款1090萬元,比上年的917萬元增長了18.87%。
二、公用經費支出調查樣本的選擇
為了比較準確地反映學校公用經費支出的實際水平,在此次調研中,我們選取了5所小學(其中:1所縣城小學,4所鄉鎮一般小學及1所規模小農村的學校)和2所單設鄉鎮初中(我縣無縣城單設初中)作為調查對象,這些學校在財務管理、會計核算等方面具有代表性,基本上能夠反映我縣學校經費支出的實際水平。在調查材料上,我們抽取了學校2010-2011年兩年的財務決算資料,對其進行核實,并對大型修繕、房屋和建筑購建等非日常開支的費用予以剔除,確保反映的數據為正常公用經費支出。
2010-2012年公用經費調研情況匯總(單位:元)
學校 2010年 2011年 2011年比2010年增長% 兩年平均
小學 一、一般小學 2134420 2221812 4.09 2178147
A校 673843 693122 2.86 683483
B校 382161 401106 4.96 406661
C校 416601 424732 1.95 400669
D校 661815 702852 6.2 687334
學生人數 3455 3285 3370
年平均/生 618 676 9.39 646
二、小規模學校 181179 210667 16.28 195923
學生人數 204 173 189
年平均/生 888 1218 37.16 1037
初中 三、抽樣學校 1209791 1331394 10.05 1270592
A校 513094 618107 20.47 595600
B校 696697 713287 2.38 674992
學生人數 1438 1290 1364
年平均/生 841 1032 22.71 932
(一)小學公用經費情況
1、一般小學的公用經費支出
在4所學生規模比較接近的小學中,2010年共有學生3455人,公用經費支出總額為2134420元,定額補助撥款1468375元,支出總額超過定額補助撥款666045元,生均支出618元,公用經費定額補助標準是425元(其中國家補助400元,縣級補助25元),生均支出超過定額補助標準193元;2011年共有學生3285人,公用經費支出總額為2221812元,定額補助補助撥款1724625元,支出總額超過定額補助撥款497187元,生均支出676元,公用經費定額補助標準是525元(其中國家補助500元,縣級補助25元),生均支出超過定額補助標準151元。按兩年平均人數計算,生均公用經費支出為646元。
2、小規模學校公用經費支出,
規模小是我縣農村中小學布局調整后一個特點,本次我們選擇了1所規模小又偏遠的金山二小為調查對象。該校2010年有學生204人,公用經費支出總額為181179元,定額補助撥款86700元,支出總額超過定額補助撥款94479元,生均支出888元,公用經費定額補助標準是425元(其中國家補助400元,縣級補助25元),生均支出超過定額標準463元;2011年有學生173人,公用經費支出總額為210667元,定額補助撥款90825元,支出總額超過定額補助撥款119842元,生均支出1218元,公用經費定額補助標準是525元(其中國家補助500元,縣級補助25元),生均支出超過定額補助標準693元。兩年平均公用經費支出1037元,規模小的學校生均公用經費明顯高于規模較大的學校。
(二)初中公用經費情況
在選取的2所單設初中,2010年共有學生1438人,公用經費支出總額為1209791元,定額補助撥款927510元,支出總額超過定額補助282281元,生均支出841元,公用經費定額補助標準是645元(其中國家補助600元,縣級補助45元),生均支出超過定額補助標準196元;2011年共有學生1290人,公用經費支出總額為1331394元,定額補助撥款961050元,支出總額超過定額補助撥款370344元,生均支出1032元,公用經費定額補助標準是745元(其中國家補助700元,縣級補助45元),生均支出超過定額補助標準287元。按兩年平均人數計算,生均公用經費支出為932元。
從上面調研數據可以看出,2010-2011年義務教育學校公用經費支出都超過了定額撥款標準,而且呈增長趨勢。其中:一般小學公用經費總額比上年增長4.09%,生均增長9.39%;規模小的小學公用經費總額比上年增長16.28%,生均增長37.16%;初中公用經費總額比上年增長10.05%,生均增長22.71%。經過調查,超過的原因主要是辦公費、水電、設備運行、維修維護、培訓等費用支出增加。教育局在年終根據各學校的實際情況,利用當年超收的教育附加等經費給予補助。
三、分析及建議
從調查的7所學校近兩年公用經費支出情況可以看出,公用經費支出都比上一年有較大幅度的增長,主要原因是“5.12”地震恢復重建后,辦學條件大大改善,從2010年以來,各學校按照國家規定應配備的教學儀器設備、文化、體育、安保、綠化等設施已逐步配備和建設完成,要充分應用和管理維護好這些設備、設施,就必然要增大運行成本。
近兩年中央和省級財政逐步提高了公用經費補助標準,但學校公用經費支出仍然還存在較大差額(小學和初中均在150元左右),隨著物價上漲和學校所有設備設施全部投入使用,學校運行費用還會進一步加大。為了保障義務教育學校正常工作的開展,全面提高教育教學質量。為此建議:
(一)建立公用經費增長機制
今后要不斷提高義務教育公用經費標準,并建立逐年增長的機制。要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義務教育法》等法規和現行有關增加教育投入的相關政策,將用于義務教育的財政撥款增長的比例要高于財政經常性收入的增長比例,保證教職工工資和學生人均公用經費逐步增長,并根據經濟和社會發展狀況適時調整學生人均公用經費標準,以滿足教育教學的基本需求和促進學生全面發展、學校特色發展的需要。
(二)完善公用經費分配辦法
現行公用經費分配主要是按學校在校學生人數計算的,為確保規模小的學校正常辦公經費需求,必須在現行按在校學生人數計算分配的基礎上,兼顧不同規模學校運轉的實際需要,建立義務教育公用經費調節基金,對薄弱學校和規模小的學校進行公用經費調節補助,保障其運轉需求。
(三)進一步加強公用經費管理,確保有效使用
各級教育主管部門要完善相關制度,加強監督檢查;各義務教育學校要進一步制定和完善公用經費內部管理辦法,建立健全規范的經費、實物管理程序,加強單位內部控制管理。從而為提高公用經費使用效益提供制度保障,使有限的公用經費發揮最大的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