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強化稅收職能
——助推武陵山試驗區經濟社會發展
董 飚
2011年初,湖北省率先在全國啟動武陵山少數民族經濟社會發展試驗區(以下簡稱為“武陵山試驗區”),武陵山試驗區的建立。結合近兩年來武陵山試驗區所轄湖北、湖南、重慶、貴州四省、市共52個縣(市、區)的發展現狀,筆者認為,稅務部門作為組織稅收收入、調控宏觀經濟的重要職能部門,在建設武陵山少數民族經濟社會發展試驗區過程中,需進一步強化職能,充分發揮稅收杠桿作用,助推武陵山試驗區的跨越式發展。
一、以自身建設為前提,構建服務經濟社會發展新格局
經濟決定稅收,稅收促進經濟的發展。稅務系統要以自身建設為前提,提高辦稅服務水平。在實際工作中,要始終樹立以人為本的意識,爭做凝心聚力的表率。堅持尊重勞動,尊重創造,以此進一步調動廣大稅務干部的積極性、主動性和創造性。稅務系統要始終樹立服務大局的意識,始終站在服從服務經濟社會發展大局來思考和部署稅務工作,推動稅收事業的科學發展。要緊緊圍繞武陵山試驗區富民優先戰略,擴大經濟稅源總量、優化經濟稅源結構和提升經濟稅源效益,以服務經濟發展的實際行動贏得社會各界對稅務工作的重視和支持。要帶頭加強作風建設,堅持以“求真務實、開拓進取”的工作作風,造就一支廉潔高效的干部隊伍,保持稅收增長與經濟增長的協調發展,不斷提高稅收的貢獻率,構建服務武陵山試驗區經濟社會發展的新格局。
二、以創新體制機制為手段,破除服務經濟發展瓶頸
創新是稅務部門事業永葆生機的源泉。稅務部門要以創新體制機制為手段,破除服務經濟發展瓶頸,為經濟結構優化調整提供有利的發展環境。由于武陵山試驗區行政區域的廣泛性,行政壁壘和利益分配容易造成各地協作不力,稅務系統必須加強省際、地際合作,規范稅收執法,避免惡性競爭,共同形成少數民族地區經濟社會發展的一致共識。要不斷完善納稅服務載體、豐富納稅服務形式、拓展納稅服務內容,為武陵山試驗區內全體納稅人提供基本均等的辦稅服務水平。要實施稅源管理的科學化、精細化,這是科學發展觀在稅收管理工作中的集中體現,也是經濟社會又好又快發展對稅務部門的必然要求。要以“分類管理”為重點,合理調配征管資源,建立嚴密有效的監控體系。要始終樹立與時俱進的意識,爭做敢于創新的表率,服務科學發展,共建和諧稅收。以“納稅稽查”為保障點,建立執法嚴格的稽查體系,拓展信息渠道,充分利用金稅協查以及內部各種系統、群眾舉報、上級任務交辦等方式,廣泛搜集信息,形成分工明確、行動協調、信息共享的稽查體系。
三、以優化納稅服務為重點,提供服務經濟發展財力支撐
要在武陵山試驗區發展大局中,找準稅務部門在建設武陵山試驗區中的位置,認識到稅務部門科學服務武陵山試驗區建設的新任務。稅收環境是經濟環境、投資環境,更是企業發展環境。稅收是財政的主要來源,是國家的經濟命脈,是保持經濟社會各項事業發展的重要保證。因此,組織好稅收收入是稅務部門義不容辭的使命和職責,稅收收入任務完成的好壞直接關系著政府的財政支出、經濟發展和社會各項事業建設大局,要堅持以服務試驗區科學發展為己任,以優化納稅服務為重點,以組織收入為中心,千方百計保收入、保增長,為武陵山試驗區發展提供財務支撐。
在優化納稅服務上,要推行辦稅服務廳標準化、規范化建設,統一服務廳內外標識,規范服務內容,完善服務制度,實施首問負責、服務承諾、預約服務、延時服務等多種服務,完善自助服務功能,減少納稅人等候時間。要積極為納稅人解決“咨詢難、辦證難、辦稅難、認定難(一般納稅人、福利企業等)、購票(發票)難”等熱點、難點問題。減少到企業進行稅收檢查的次數。簡化程序、手續,減輕納稅人負擔,通過聯合辦理稅務登記證,解決納稅人在國、地稅重復辦證的問題;放寬發票供應量,開設發票專售窗口,解決納稅人的發票購用問題;推行“一窗通辦”、“同城通辦”,實行延時服務、“一站式”服務,解決納稅人辦稅排隊、跑腿和辦稅時間長等問題;加快服務信息平臺建設,推進納稅服務熱線、稅務網站、辦稅服務廳之間的服務功能整合和互動,實現信息資源共享。推行政務公開,陽光辦稅。實行領導干部聯系重點企業制度,幫助納稅人解決涉稅事宜,為納稅人提供便捷的服務,以真誠服務,使廣大納稅人情系稅務,扎根試驗區,為富民強區多做貢獻。
四、以創先爭優活動為載體,營造服務經濟發展和諧文化
深入開展創先爭優活動,是學習實踐科學發展觀活動的繼續,是推動科學發展、促進社會和諧的需要,是加強基層組織建設的需要。稅務系統要注重深化創先爭優內涵,不斷拓展活動外延,多措并舉,多維聯動,形成機制規范、活動精彩、事跡感人的良好爭創局面。要通過開展好“創先爭優”活動,真正讓“科學發展上水平、黨員干部受教育、人民群眾得實惠”。要堅持“以人為本、品牌帶動、文化興稅”戰略, 注重加強稅務文化建設,提升道德素質,凝聚稅務力量,增強團隊精神。要積極組織開展“送溫暖、送愛心、送健康”活動,關注弱勢群體,以先進的事跡激勵人。要通過細化量化創建內容,制定考核細則,對各項工作全面實行督查催辦制,對基層工作進行巡視、解剖,及時發現苗頭,找準源頭,限期改正。要結合稅務工作實際,激發干部的活力,以多彩的活動凝聚人,調動方方面面工作的積極性。
稅務系統要確立“以精神文化為核心、以制度文化為支撐、以行為文化為支柱、以物態文化為表象”的稅務文化建設總體思路,架內部溝通激勵之橋,進一步密切干群關系;架外部宣傳服務之橋,促進納稅人主動納稅;架公平之橋,解決納稅人繳稅攀比難題;架需求之橋,滿足納稅人的合法需求;架提醒之橋,減少納稅人損失;架政策之橋,促進稅收與經濟協調發展。通過實現“心橋”文化品牌與稅收工作的無縫隙銜接,找到稅務人與納稅人和經濟發展的最佳結合點,提高服務水平,增強內外和諧,使廉潔勤政、服務至上的意識滲透于干部職工思想、行為、工作當中。要創新載體,發揮品牌文化引導作用。爭創學習型組織,鼓勵全員學習、終身學習,提高干部素質,對內熏陶、感染干部職工,對外樹立良好的稅務形象,營造有利于干部陶冶情操、提升境界、增長才干的文化氛圍。
總之,武陵山試驗區的建立,目標催人奮進,機遇時不我待,稅務系統一定要高度重視,強化稅收職能,注力試驗區建設,以“等不起”的緊迫感、“坐不住”的責任感、“慢不得”的危機感,借力試驗區廣闊舞臺,搶抓機遇,奮發有為,共筑“中國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