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摘 要】
【摘要】 發展農村經濟讓農民增收是新農村建設的核心,但我國農村金融供求的失衡制約了農村金融市場作用的發揮,因此,創新我國農村金融體系、發揮其作用是建設新農村的根本。本文對相關研究文獻進行了梳理,并指出農村金融體系創新應從農村金融行為特點出發,完善農村金融環境,創新農村金融機構以及農村金融產品與服務。
【關鍵詞】 新農村建設 農村金融體系 創新
一、文獻回顧
1. 金融理論。①金融抑制論認為,發展中國家在努力實現工業化目標的過程中,企圖低成本利用國內和國外金融資源,從而人為壓低存貸款利率和高估本幣匯率,由此造成金融市場調節資金供給和需求的能力喪失。祝健(2007)認為農村資金供求失衡的根源在于金融供給抑制;白曉燕、李鋒(2004),何登溢(2006),諶爭勇(2007)和宋超英、張漢赟、丁瑞(2009)等人指出,解決“三農問題”、建設新農村就必須發揮農村金融機構的作用。該類研究主要以金融抑制理論為切入點,在闡述我國農村金融市場存在抑制事實的基礎上分別從制度和經濟學的角度對體系架構及金融機構服務進行了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