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摘 要】
【摘要】本文從會計信息的決策有用性角度分析了現行利潤表存在的一些缺陷,并通過借鑒國際上幾種主要利潤表,對我國現行利潤表進行了改進, 從而使其使用價值提高。
【關鍵詞】盈利能力 營業利潤 未實現利得和損失
一、現行利潤表存在的缺陷
1. 企業主要經營業務的獲利能力代表了企業的基本盈利能力,并決定了企業未來的發展前景。不管是對企業的外部信息使用者還是對企業內部管理者來說,企業主要經營業務的獲利能力都是非常重要的會計信息。但是現行利潤表并沒有對主營業務利潤單獨予以反映,而是將其與其他業務利潤混合在一起,并與期間費用、資產減值損失、公允價值變動凈收益和投資凈收益共同構成企業本期的營業利潤。顯然,利潤表的這種處理方法沒有突出企業主要經營業務獲利能力的重要性,降低了信息含量,不利于信息使用者判斷企業盈利能力并預測其未來發展,給他們的決策帶來不便。
2. 在市場經濟條件下,企業間的競爭非常激烈,企業為了規避風險,常常會進行多元化經營,從事不同的經營業務。經營業務不同,其風險和報酬也不相同。不同經營業務的盈利能力對企業的股東、債權人和內部管理者來說也是非常重要的財務信息。因為他們只有通過了解企業不同經營業務產生的不同毛利潤,才可以更深入地了解企業的經營現狀,并由此進一步做出決策。所以,企業不同業務的具體盈利狀況對信息使用者的決策同樣有著極其重要的作用。可現行利潤表并沒有反映此項財務信息,僅僅在利潤表附表的分部報告中間接地反映出來,這樣的處理結果降低了現行利潤表的使用價值,在某種程度上會影響信息使用者的決策正確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