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摘 要:
關鍵詞:
設備材料采購是企業物資供應管理工作的一個重要環節,也是項目采購不可缺少的經營活動之一,而供應商的管理又是整個采購體系的核心,其表現關系到整個采購部門的業績,涉及整個采購質量的好壞,影響到企業的利潤和經營風險。因此,完善供應商管理體系已經成為項目采購工作的重要部分。
一、供應商的選擇
供應商是企業采購管理中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采購時應該本著“公平競爭”的原則,給所有符合條件的供應商提供均等的機會,一方面體現市場經濟運行的規則,另一方面也能對采購成本有所控制,提高采購的質量。因此,在供應商的選擇方面就有如下三方面的問題值得關注。
1、選擇供應商的數量
供應商數量的選擇問題,實際上也就是供應商份額的分擔問題。從采購方來說,單一貨源增加了企業資源供應的風險,也不利于對供應商進行壓價,缺乏采購成本控制的力度。而從供應商來說,批量供貨由于數量上的優勢,可以給采購方以商業折扣,減少貨款的支付和采購附加費用,有利于減少現金流出,降低采購成本。因而,在進行供應商數量的選擇時既要避免單一貨源,尋求多家供應,同時又要保證所選供應商承擔的供應份額充足,以獲取供應商的優惠政策,降低物資的價格和采購成本。這樣既能保證采購物資供應的質量,又能有力的控制采購支出。一般來說,供應商的數量以不超過 3-4 家為宜。
2、選擇供應商的方式
選擇供應商的方式主要包括公開競爭性招標采購、有限競爭性招標采購、詢價采購和直接簽訂合同采購,四種不同的采購方式按其特點來說分為招標采購和非招標采購。在企業采購中采取公開招標的方式可以利用供應商之間的競爭來壓低物資價格,幫助采購方以最低價格取得符合要求的工程或貨物;并且多種招標方式的合理組合使用,也將有助于提高采購效率和質量,從而有利于控制采購成本。
3、選擇優秀的供應商
優秀的供應商應該能做到:
(1)供應商供應物料的順暢:使生產或施工不會因為待料而停工。
(2)進料品質的穩定:保障生產品質的穩定。
(3)交貨數量的符合:使公司設備材料供應數量準確。
(4)交期的準確:保障公司出貨期的準確。
(5)各項工作的協調:良好的配合使雙方的工作進展順利。
供應商的好壞,直接影響企業的產品或工程質量,因此,選擇優秀的供應商是非常重要的。一個好的供應商,應該有以下幾大主體:
(1)優秀的企業領導人:企業有了優秀的領導人,企業才能健康穩定地發展。
(2)高素質的管理干部:企業有了高素質,有能力的管理干部,企業的管理才有效率、充滿活力。
(3)穩定的員工群體:企業員工的穩定性,才能保證產品品質的穩定,流動性過大的員工群體,其產品品質會受到相當的影響。
(4)良好的機器設備:良好的機器設備,其產品品質更能加以保證。
(5)良好的技術:企業不單要有素質高的管理干部和良好和良好的管理,還應有經驗豐富有創新的技術人員,只有技術不斷改善創新,才能使產品品質更加有保障,材料成本不斷下降。
(6)良好的管理制度:激勵機制的科學,管理渠道的暢通,以及各種管理制度的健全,能充分發揮人的積極性,從而保證其供應商整體是優秀的,其產品品質是優質的,其服務是一流的。
二、供應商的管理
基于長期的降低采購成本的理念出發,在項目的采購管理中應該貫穿一個“供應商管理”的思想,也即是把對供應商的管理納入項目采購管理的一個部分。這樣既可通過長期的合作來獲得可靠的貨源供應和質量保證,又可在時間長短和購買批量上獲得采購價格的優勢,對降低項目采購中的成本有很大的好處。有以下兩點值得注意:
1. 與供應商建立直接的戰略伙伴關系
對于采購方來說,一旦確定了可以長期合作的供應商,應該與供應商之間建立直接的戰略伙伴關系。雙方本著“利益共享、風險共擔”的原則,建立一種雙贏的合作關系,使采購方在長期的合作中獲得貨源上的保證和成本上的優勢,也使供應商擁有長期穩定的大客戶,以保證其產出規模的穩定性。這種戰略伙伴關系的確立,能給采購方帶來長期而有效的成本控制利益。
2. 供應商行為的績效管理
在與供應商的合作過程中應該對供應商的行為進行績效管理,以評價供應商在合作過程中供貨行為的優劣。比如:建立供應商績效管理的信息系統,對供應商進行評級,建立量化的供應商行為績效指標等等,并利用績效管理的結果衡量與供應商的后續合作:增大或減少供應份額、延長或縮短合作時間等,對供應商以激勵和獎懲。這樣能促使供應商持續改善供貨行為,保證優質及時的供貨,從而有效的降低項目采購總成本。
有了很好的供應商評價體系,就會對供應商達到一個很好的激勵效果,促進供應商合作的積極性和主動性。供應商評定不僅記是資材采購部門的事情,還要和生產部門、品質部門和財務部門等一起對供應商進行考核,對于不同的供應商利用統一的指標和評分標準進行評定,不同的部門先設定不同的評定項目和評定評分標準交與資材采購部門后,由資材采購部門負責統計整理出一套符合兼顧各部門的統一的評定標準,主要項目可以分為品質、交期、價格、服務以及其他項目。
(1)質量評定:產品質量是最為重要的因素,在開始運作的過程中,要嚴格加強對供應商的質量控制,對每批次的來料要逐一進行全檢或者抽檢。
(2)交貨評定:交貨期是考核供應商物流供貨能力的一個重要的指標和控制庫存的一個重要因素。及時準確的交貨不僅可以及時滿足我們的生產計劃,一定程度上還可以減少我們的庫存壓力和提高資金周轉率,這個指標主要由采購部門和倉庫部門進行控制和考核。
(3)價格評定:價格是影響供應商參與競爭的重要因素,采購部門必須給自己的采購資材制定合理的價格考核機制,供應商提供的價格水平,可以和市場時候同類產品的價格進行相應的比較,從而制定出比較合理的價格指標。
(4)服務評定:對供應商服務的考察主要是看供應商的配合程度,在和供應商的相處過程中市場會出現非人為因素的影響而必須對計劃進行調整的情況,這種情況往往對于需求方來說是個很難控制的事情,這時候更需要的是供應商來改變不利的情況,及時的扭轉現狀,這樣會對采購費很有利。
(5)評定處理:通過以上不同指標對供應商進行考核后,我們就要對考核的結果進行處理,從而給供應商警鐘長鳴的作用,只有這樣才能激發供應商各方面的潛能更好的為采購方服務。對于評定等級高的供應商,進一步和供應商建立友好合作的良好關系,進一步的增加訂單數量和金額,在付款和檢驗的時候給予優惠獎勵,在一些共用的資材采購訂單上給予更多的傾向;對于某些方面存在不足的供應商,發建議書建議供應商就不足的方面進行改善,如果供應商可以認識到自己的不足和有待改善的地方,將進一步把其納入良好供應商的名單上,逐步和其建立親密的合作關系。對評定等級較差的供應商,在品質、采購、人員等方面給予必要的幫助,使其改善。對于不配合的供應商進行淘汰,讓其失去競爭地位。對于被淘汰的供應商如果想再次合作則需一切從頭開始。
總之,雙贏是企業采購建立良好供應商關系的前提,供應商的選擇是供應商管理的基礎,合理的供應商考核體系是供應商管理的保障,只要本著友好的態度和運用科學的管理方式,企業采購部門一定可以和供應商建立起良好的供求關系,從而達到雙贏的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