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摘 要:改革開放30年來,我國中小企業的發展迅速,數量龐大。中小企業不僅為國家上繳可觀的利稅,也為社會提供大量的就業崗位,它的的確確在我國經濟結構中扮演著重要的角色。而當今中小企業也面臨著眾多的問題亟待重視和解決。本文主要以溫州中小企業為例,用SWOT分析法對中小企業發展中存在的問題進行重點分析,并提出簡要的提出解決的戰略方案,以促進中小企業的持續發展。
SWOT分析方法是一種戰略分析法。S代表 strength(優勢),W代表weakness(劣勢),O代表opportunity(機會),T代表threat(威脅)。由于SWOT分析方法具有相當的科學性、有效性,從而被國內外許多大型企業運用于企業的經營與管理之中。同樣SWOT分析方法對中小企業發展戰略科學的分析,以促進中小企業持續發展也顯得尤其重要。下面筆者以溫州中小企業為例展開分析。
一、用SWOT分析法對溫州中小企業的具體分析
1.優勢(Strengths)。首先,溫州豐厚民資給企業帶來融資便利的優勢。改革開放溫州人先富起來,民間資本數額巨大。據有關部門測算溫州約有6000億元民間資本。這些天量的資本中,相當部分被通過合伙經營、借貸、注冊公司等形式流入了溫州的中小企業之中,這種優勢在全國其他地級市中是少有的。其次,天南地北的人脈渠道帶來的優勢。200萬的溫州人分布全國各地,50萬溫州人在海外經商生活,190多個溫州商會聯絡著這近250萬的游子,他們不僅把溫州產品銷售到世界各地,也是商機、技術的引進的紐帶和橋梁。再次,是聞名全國的溫商精神的優勢。企業的發展,離不開企業主的科學決策,科學決策的背后是素質,素質的提升離不開美好理念的執著追求。廣大溫商們肯吃苦、肯拼搏,講誠信的特質的的確確構成了溫商的特有的精神面貌,這溫商精神是企業發展中的難得的寶貴財富。
2.劣勢(Weaknesses)。首先,是人才難招、難留的劣勢。由于溫州的生活成本高、教育資源匱乏等因素,導致高端人才流向大城市,一線技工人員,往往留在中西部。當前,一線技工越來越難招,是一個不爭的事實。其次,企業經營成本偏高的劣勢。人才難招難留,企業需要花更高的人力成本招人留人,而溫州土地成本也高得離譜,工業用地價格是中西部的同類城市的好幾倍。而溫州不是交通樞紐城市,也不是資源型城市,從而帶來物流成本高,原材料成本相比其他一些城市要高很多。另外,溫州中小企業生產的產品主要是五金、服裝、皮革、鞋帽等類。產品科技含量低,創新能力差,附加值較低的劣勢的也非常明顯。
3.機會(Opportunities)。首先,有市場準入放寬帶來的機會。國家把原本民資難以進入的市場逐步放開了,如公路、港口、橋梁等公用事業,以及金融業中的貸款公司、村鎮銀行等。其次,有結構性減稅等國家扶持產業帶來的機會。國家當前扶持產業,如物流產業、文化產業、軟件產業、信息產業、旅游服務產業等。對于大多數溫州中小企業來說,這是一個難得的轉型升級機會。
4.威脅(Threats)。首先,是企業之間競爭帶來的威脅。溫州中小企業數量極多,達10萬多家。中小企業投資小、門檻低,帶出來的是盲目跟風,陷入小企業與小企業之間你死我活無序的殘酷競爭。另一方面是,中小企業面臨與大型企業的競爭,跨國公司、大型集團公司在資金技術人才上占有絕對的優勢,大魚吃小魚的戰爭,令眾多中小企業的生存危在旦夕。其次,歐美經濟仍沒有走出困境,使我國外貿出口需求依然疲軟,而溫州中小企業的產品主要是依賴出口,出口大幅度下降很明顯的導致企業產能過剩、產品滯銷。
二、溫州的中小企業應采取的若干對策
1.發揮優勢。首先,充分利用民資促進產業轉型升級。發生在近年的“跑路事件” 是個別,“民間借貸風波”是暫時的,溫州中小企業總體態勢還是良好。溫州中小企業應善于利用溫州成為全國金融改革試驗區,帶來的向民間融資的便利性機遇,迎勢而上。其次,溫州中小企業應充分發揮世界溫州人的人脈資源,促進企業做強做大。充分利用這個世界溫州人的大平臺,讓自己產品快速銷出去 企業的業務走出去,技術信息引進來。還有,中小企業主應傳承發揚可貴的溫商精神 。中小企業面正臨著鳳凰涅盤,浴火中重生。無疑溫商精神為中小企業不屈不撓再創輝煌,提供了強大的精神動力。
2.轉化劣勢。首先,中小企業可以考慮在技術力量雄厚的城市設立企業技術總部。比如在的上海、北京、西安等人才大城市設立研發中心,依靠技改,努力提升產品的附加值。
其次,新建或轉移生產基地。企業可以考慮在中西部建立生產基地,解決企業在本地生產中勞力成本偏高、工人難招、難留、物流費用較高等問題。
3.把握機會。首先,中小企業應把握國家對企業實行非禁即入的政策,重點把握金融業大市場,中小企業可以向溫州紅蜻蜓公司等企業學習,直接入股商業銀行,成為商業銀行的股東。或參考溫州的奧康集團等公司的做法直接參與設立村鎮銀行。其次,中小企業應清楚國家的政策導向,謀篇布局新未來。國家扶植的,又是處于藍海競爭狀態的行業,中小企業結合自身的條件,可以考慮轉型或跨行業多元化發展。
4.迎接挑戰。首先,挖掘農村鄉鎮市場潛力。中小企業要重視這一潛在的大市場的開發,這對企業去庫存化,解決產能過剩的問題是不錯的辦法。其次,中小企業即要重視電商業務,也要重視新興市場的開發。歐美需求低迷,那就嘗試開拓東南亞、甚至非洲市場。最后,中小企業要精確市場定位:進行市場細分、走差異化產品之路,避免與大型企業正面交鋒。
參考文獻:
[1]唐東方.戰略規劃三部曲之方法、實務、案例[M],中國經濟出版社2009.3
[2]朱亞萍.試論金融危機背景下我國中小企業生存與發展[ J ] .現代商業, 2010,(7).
作者簡介:陳建敏(1979- ),男,溫州職業技術學院教師,研究方向工商管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