煤炭是經濟發展過程中必不可少的能源之一,同時煤炭行業也是環境污染最嚴重的行業之一,礦區生態環境的急劇惡化和難以恢復治理,必然會嚴重影響煤炭行業的自我發展和人類的自身生存。筆者通過分析當前的國家計劃、會計法規、煤炭企業現狀,探討建立環境會計的必要性和面臨的各種困難及對策。
一、環境會計的含義
環境會計是以貨幣為主要計量單位, 以自然資源耗費的補償為中心而展開的會計活動。環境會計采用多元化的計量手段,計量記錄環境污染、環境防治、開發、利用的成本費用,核算企業經營對社會環境的維護和開發形成的效益,是綜合評估環境績效及環境活動對企業財務成果影響的一門新興學科。
二、煤炭企業環境會計建立的必然性
(一)國家“十二五”規劃的要求
國家“十二五”規劃已經出臺,分為16篇62章,其中第1、3、6篇是關于產業改革與環境的。逐步提出“綠色GDP核算”概念,環境會計是不可或缺的一環,對于以煤炭作為主要能源的中國來說,煤炭企業環境會計更具獨特意義。煤炭企業環境成本是加強解決煤炭生產環境問題的重要內容,有利于分析、評價環境保護工作的業績,有利于我國煤炭企業的可持續發展。按照“十二五”的計劃,雖然煤炭企業環境成本仍處于起步階段,沒有很好地結合煤炭行業的實際情況,但是建立有行業生產特點和規律的環境會計核算體系將在企業中逐步推開。
(二)國民經濟可持續發展的要求
煤炭行業的自身特點,使其對資源環境破壞遠遠高于其他行業。國民經濟的發展不能以環境的透支作為代價,建立環境會計正確地核算國民生產總值和企業生產成本,把社會、企業放到可持續發展的環境中來,合理地開發和利用自然資源,保持良好的生態環境,促進經濟健康持續發展,這樣才能保證我國經濟從粗放式經營向集約型經營轉變、才能真正造福子孫后代。
(三)煤炭企業自身的發展要求
中國企業的國際化步伐正在加大,越來越多的中國企業已經走出去,然而國際上有許多國家要求企業披露出環境會計信息,這無疑為中國企業設置了一道環境壁壘,成為阻礙企業國際化進程的桎梏。建立科學的環境會計核算體系后,不光有利于企業走出去,還會在國際上樹立中國企業的環保形象,增加綜合競爭力。另外,隨著能源需求的增大,礦井開采的范圍也越來越大,掘進進尺加深、產量增加,造成三廢排放量越來越大,環境成本增加,煤炭企業環境成本控制成為降低成本的一個重要內容,沒有環境會計的計量、記錄,企業的環保成本控制很難實施。
(四)促進中國會計制度與國際相接軌的要求
隨著我國經濟的發展,與國際接軌是不可避免的,一個國家綜合國力也包括各種先進的法制法規,盡早建立起我國的環境會計體系特別是在大中型煤炭企業推行環境會計是我國會計制度與國際接軌的第一步。
三、煤炭企業環境會計的現狀
(一)法規制度不健全
在已經實施的《會計法》中缺少環境會計內容,會計準則及相關會計制度中都基本未涉及到環境會計的內容。在我國環境會計實務中,對環境會計對象的確認、計量和披露形式方面都沒有統一可循的規范。
(二)政府重視不夠
建立和實施環境會計不僅是一個會計問題,同樣也是一個復雜的環境問題和社會問題,因此必須得到國家行政管理部門和全社會的高度重視。只有政府給予各種支持,把環境會計當成一項有關國計民生的重要學科,環境會計的發展與國家環境的改善才能得以免于空談。
(三)企業環保意識淡薄
企業利潤最大化永遠是企業的經營目標。在這種觀念下,很多煤炭企業特別是一些中小企業片面追求利潤,在環境治理方面都視而不見,甚至違法排放污染物,缺乏社會責任感。大多數企業只將環境治理費用簡單列支,不愿提供更多環境資源使用的會計信息。在這種現狀下,改變企業錯誤觀念,引導企業將社會利益與經濟利益結合起來需要一定的時間。
(四)缺乏專業的環境會計人才
一個新興學科的發展,需要發展一批可以推動學科進步的人才。環境會計是20世紀70年代從傳統會計中新興出來的一個分支。現在真正掌握環境會計核算體系的人,特別是針對煤炭企業的核算體系幾乎沒有。各類職稱考試、會計專業考試,幾乎未談及環境會計。大多數大中企業的會計人員對于企業經濟活動對環境造成的影響從未想過要計量披露,加之實務中沒有明細操作規范,所以這個領域可以說是一片空白。
四、發展煤炭企業環境會計的建議
(一)制定環境會計準則和會計制度
首先,完善《會計法》,將環境會計核算、監督,以及環境信息披露列入《會計法》,以法律形式確定它的地位和作用。其次,盡快制定環境會計準則,在準則中明確規定環境會計要素,以及確認、計量和披露問題,使環境會計核算操作規范化;再次,建立環境會計制度,使環境會計具有可操作性,便于會計人員掌握;最后,除了環境會計本身的法律法規,還要修訂與之相配套的各種環境法規,加大獎懲力度,使企業、公民都能自覺維護資源環境。
(二)政府給予政策支持
政府出臺一些行之有效的鼓勵政策,有獎有罰,使環境會計更易于被企業接受。例如,由于使用技術設備,使煤炭企業減少了廢氣、污水的排放或者利用采空塌陷區建設礦山公園為社會服務等,這樣的企業要給予政策性補貼鼓勵,使企業不再只把環境治理當成負擔,使企業和環境達到共贏。對于一些破壞性極大,治理不積極的企業采取取締和加大懲罰力度的措施。
(三)在現行會計科目及報表中增加環境會計的內容
在保留現有會計體系的基礎上納入環境核算的內容,使環境會計更方便操作和推行??稍诂F行的賬戶體系下設置“環境資產”、“環境折舊”、“環境費用”、“環保收益”等科目反映煤炭企業的各項環境支出收入。企業購買的用于環境保護的各項環境資產可按原始成本或評估值入賬。當確認環境資產價值時,可借記“環境資產”賬戶,貸記“銀行存款”等賬戶。計提折耗時,借記“成本費用”類科目,貸記“累計環境折舊”,對于平時支付的各種塌補費、排污費、大氣污染費用等可以在“環境費用”科目列支。由于采用各種有效措施收益的環境效益可按相關法規折算成收入計入“環保收益”中去。同時在報表中增設環境項目投入支出的相關披露,讓報表使用者及時了解企業在環境治理方面做出的貢獻及獲得的補償。
(四)培養煤炭環境會計人才
在高校中增設煤炭行業環境會計的內容,培養專業技術人才。不斷提高煤炭企業在崗財會人員素質,要讓行業財會人員充分了解環境會計基本理論與方法以及交叉相關學科知識,從而使國家有關煤炭環境政策能夠被嚴格執行,環境會計實務工作能正確開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