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摘要:本文對當前高級財務會計教學實踐中存在的問題進行分析,在借鑒西方教學實踐經驗和教育理念的基礎上,結合我國實際和特點,提出批判性思維的高級財務會計教學模式,并提出具體實施方法和策略,以期對高級財務會計教學活動有所裨益。
關鍵詞:批判性思維 高級財務會計教學 策略
一、批判性教育文獻回顧與理論分析
國際上對批判性教育問題的研究相對深入,Richard Paul 率先提出了批判性思維的三因素模型,形成了理論框架。Curtis Jay Bonk(1998)的研究偏重于實踐運用,提出能夠應用于批判性教育實踐的十大策略。在教學方法上,Brown 和Guilding(1993)列舉了美國大學高級財務會計課程所使用的講授法、研討法、案例研究法、角色扮演等十種教學方法。Burnnet(2003)的實證研究表明,美國會計人員的批判性思維是排第一位的技能要素。美國會計教育委員會還提出,會計教育的目的不在于將學生訓練成一個專業人員,而是在培養他們的分析和判斷、信息處理和決策等復合型素質。
近年來我國對批判性教育問題的研究也取得了長足的進展,但批判性思維還沒有得到足夠的重視。林志軍(2004)把我國從事會計工作的人員、學校的會計專業教師和學生作為調查對象,發現批判性思維的應用有待提高。古人說:“學貴有疑,小疑則小進,大疑則大進。疑者覺悟之機也。一番覺悟,一番長進?!币虼?,善教者,不但要善于答疑,還要善于激疑,更要善于啟發學生質疑。培養學生的質疑能力,就要鼓勵學生對一些問題敢于質疑,敢于提出不同的見解,激發學生的探索精神和創新意識。批判性教學思維必須強調理論聯系實際,敢于質疑,必須鼓勵學生深入實踐,在實踐中激發探索精神和創新意識,在實踐中領悟,這就決定了要建立批判性思維就必須科學地運用包括案例教學、項目研究等在內的實踐導向教學方法,但就筆者目前掌握的資料,少有將實踐導向教學方法引入批判性思維教學模式的文獻。
二、目前高級財務會計教學中存在的問題
?。ㄒ唬┱n堂教學環節未引入“批判性思維”。馬云認為:知識可以灌輸,但智慧需要啟迪、喚醒的! “批判性思維”是啟迪、喚醒智慧重要的方式,它的核心集中在“批判”二字上,把該思維應用到課堂教學上,要求學生對自己感官接收的知識或事實進行批判性思考,提出問題,比如命題的充分性及真偽、命題構成要素等,有利于激發學生的創新精神,充分發揮教師的主導作用和學生的主體作用。教師作為課堂教學的組織者和主導者,應當為學生創造從多種渠道與角度獲取信息的條件,并為學生提供多樣化的思維環境。對啟發式教學的理解一直存在著一個很大的誤區,即將教師作為課堂提問的主體,片面地認為教師需要用精心設計的問題去啟發學生進行思考,這實際上是剝奪了學生從生活實例中發現問題、提出問題的權力;導致學生在獲取知識的過程中過度依賴于顯性問題,而忽略了問題的源頭——實踐,導致學生批判性思維的缺失。
(二)“批判性思維”教學的全過程未引入實踐導向教學方法?!芭行运季S”能力是一種可持續的長期能力,而獲取知識的目的也正是為了培養這種能力。若缺乏這種思維能力,學生所學的課程知識在課程結束后很快就會被遺忘。Ennis(1989)認為“批判性思維”是指從遭遇到的“問題”開始的,當個人發現問題時,首先將個人通過觀察所得的信息與自己本身所具有的對于該問題的知識相結合,奠定個人推理的基礎,再以演譯、歸納和價值判斷的方法進行推論。在課堂教學整個過程中,教育工作者主要任務不僅是傳授知識,而且還是開發智力,培養學生的能力。如創新能力、再學習能力、運用知識的能力、解決問題的能力、溝通能力等。能力培養是終身教育的最終歸宿。
批判性思維是一門有關實踐的科學,這是由批判性思維的目標所確定的,即“決定信什么或做什么”。這兩個“什么”都與實踐密不可分,前者是前人或者他人的實踐,或者是即將要實踐的方案;后者則是使用批判性思維的主體本身要進行或已經在進行的實踐。不同的實踐方式所需要應用的批判性思維能力各不相同,因此,為了能夠有效訓練學生批判性思維,課堂的實踐內容必須緊扣多樣性與爭議性。高級財務會計是一門應用性與研究性緊密結合的學科,實踐性、技術性和操作性都很強,這就決定了不僅要傳授學生知識,更重要的是培養學生的專業技能和職業能力。傳統的具有固定答案的問題不適合用作批判性思維訓練,“千人一面”的答案則意味著課堂批判性思維教育的徹底失敗。因此,筆者提出將實踐導向的教學方法引入批判性思維教學模式,貫穿整個課堂教學過程。
三、“批判性思維”的具體應用及啟示
筆者認為高級財務會計是會計學專業的核心課程,同時又是難度系數較大的課程,涉及到財務會計的四大難題,它不僅包括了對會計假設和原則的突破性專題,同時還具有開放性,剔除一些過時的理論與方法,納入一些有爭議或尚無定論的新內容,以開闊學生眼界?,F有的教材內容不統一,源于教材編者對高級財務會計內涵的理解不同,這些都增加了學生學習高級財務會計的難度。在課堂教學過程中,教師在應用實踐導向教學方法時,引入“批判性思維”教學的全過程就顯得重要。
(一)批判性思維在編制合并財務報表中的應用舉例。
例:A、B兩公司為同一控制下的兩個企業,A公司和B公司合并前可辨認凈資產資料見下表。
(表略)
A公司2008年末用銀行存款100萬元對B公司進行股權投資,從而取得B公司100%的股權,有關編制2008年末股權取得當天的合并財務報表。抵銷與調整分析如下:
借:股本 700 000
資本公積 50 000
未分配利潤 250 000
貸:長期股權投資 1 000 000
筆者應用“批判性思維”進行分析,應用會計主體假設來理解A公司和B公司的會計要素是否符合企業集團的會計要素。引入批判性思維,立足會計主體;明確六大會計要素的概念及確認、計量條件;抓住調整和抵銷對象,可以更好掌握調整與抵銷分錄道理。母公司對子公司進行的投資形成的“長期股權投資”,是母公司的資產,符合母公司資產要素的概念及確認、計量條件,反映在母公司的財務報表中,通過“資產”這個要素來反映,同時也反映在“合計數”中,但母公司“長期股權投資”,不符合企業集團這個會計主體的“資產”的定義及確認條件,批判性思維分析如下:資產是指企業過去的交易或者事項形成的、由企業(會計主體)擁有或者控制的、預期會給企業(會計主體)帶來經濟利益的資源。企業會計準則有關資產要素的概念可以看出,作為一個會計主體的資產,要同時滿足以下條件,第一,已經發生的交易或事項;第二,由會計主體擁有或控制;第三,與其相關的經濟利益能夠流入會計主體,即該經濟利益應是從會計主體外流入會計主體內。母公司該“長期股權投資”是母公司的資產,因為與其相關的經濟利益是從子公司流入到母公司,即從母公司這個會計主體外面流入到集團內。但是從企業集團會計主體來看,該經濟利益只是企業集團內部的流動,并不是從企業集團這個會計主體外面流入其內部。站在企業集團這個會計主體來看,母公司對子公司進行投資形成的“長期股權投資”不是企業集團的資產,應從“合計數”中調減。同理,子公司接受母公司投資形成的“實收資本”等權益也不是企業集團的權益。這里的母公司“長期股權投資”和子公司“實收資本”等權益是同一個事項的兩個不同方面,同一個事項是指母公司拿資金給子公司,即資金的移動;兩個不同方面是指,母公司作為投資,以其“長期股權投資”來核算,子公司接受投資,以其“實收資本”等權益科目來核算,這兩個不同方面就是調整與抵銷的對象。
(二)啟示。知識的系統性與完備性是學生應用批判性思維的基礎。上文中提到的案例,由于其出發點均為教師提供的某個引子或是某個具體的實例,建立集知識、技能與技巧于一體的批判性思維教學模式,應用邏輯與推理引導學生用已學過的知識獲得新的知識。培養學生的邏輯與推理能力是批判性思維培養的重中之重,也是衡量批判性思維培養效果的重要指標。因此,教師在鼓勵學生運用思維與實踐的力量,吸收海量信息并獲取一手知識的同時,必須傳授如何整合知識、提煉要點,并最終形成邏輯上完備的理論體系。Z
參考文獻:
1.Robert H. Ennis. Critical Thinking..A Streamlined Conception [J]. Teaching Philosophy,1991,(1).
2.Alec Fisher. Critical Thinking. An Introduction [M].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2001.
3.(美)杜威著,王承緒譯.民主主義與教育[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
4.滕奎秀,楊興龍.運用批判性思維創新管理會計的教學方法[J].中國鄉鎮企業會計,2008,(2).